谋局中国经济 供给侧改革将发力

2015-01-27 10:19/
资源再生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体系

文 / 思 远

11月,“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热词。

在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率先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1月17日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紧随其后表态“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再次强调“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什么是“供给侧”?“供给侧”就是相对于“需求侧”、涉及供给的各个方面。

从经济学角度看,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

从供给侧入手的结构性改革思路在此之前端倪已现。

“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提出,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在前不久召开的《财经》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清理过剩产能是困扰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他建议,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改革,明年应特别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尤其针对钢铁、水泥、煤炭、油气、有色金属、玻璃等上游板块产业,要进行较大力度的结构性调整。

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三驾马车”渐显颓势:投资收益下滑,国际需求低迷,国内需求也亟须升级换代。因此,相信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培育新动能,创造新供给,实现供给与需求“无缝”对接,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用市场化深化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