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市政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15-01-27 10:04郭顺来林美香林丽烟黄勤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6期
关键词:余氯末梢出厂

郭顺来,林美香,林丽烟,黄勤

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莆田 351100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其占人体组成的70%~80%,这些均表明水对人类的重要性。但由于气候、环境变化,社会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人类无法直接饮用这些受污染的水,自来水公司需对其进行过滤、净化等措施的处理。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因水质污染而患病的人约占世界各国医院患者的50%,在发展中国家,80%的病例和近一半的儿童死亡与饮水水质不良有关[1]。因此供水单位需对日常饮用水的水质严格监控,为了解市政供水水质现况,为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该市2007—2011年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莆田市自来水公司、涵江区自来水公司、涵江区供水厂监测的末梢水、出厂水、高层建筑二次供水。

1.2 方法

1.2.1 监测点(末梢水、二次供水)的设置 该市中心市区供水人口31万(人员基本上喝自来水),涵江区供水人口29万。莆田市自来水公司日供水能力19万吨,实际日供水量13.5万吨,涵江区日供水能力13万吨,实际日供水量7万吨。依据《全国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方案》,按人口比例每区设东南西北,远端近端20个末梢水监测点;高层二次供水根据省饮用水文件精神,各设区市城市至少设15个监测点,并覆盖寄宿制学校比例不低于20%,设立20个高层二次供水监测点。

1.2.2 监测次数和时间 出厂水每个监测点每年丰水期(4~9 月份)、枯水期(1~3、10~12 月份)各监测 1 次,末梢水每个监测点每月不定时抽样检测1次,二次供水每季度监测1次。

1.2.3 检验方法 按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2]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和分析。

1.2.4 检验项目 出厂水检测26个项目(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铜、锌、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砷、汞、硒、镉、铅、铬(六价)、氨氮、硝酸盐、耗氧量、亚硝酸盐氮、游离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末梢水检测12或15个项目(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氨氮、耗氧量、硫酸盐、铜、氟化物);二次供水检测9或14个项目(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氨氮、耗氧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硝酸盐、氟化物)。

1.2.5 评价依据 按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即判定该水样不合格。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α=0.05 为 P<0.05。

2 结果

2.1 各年度市政供水水质合格率概况

2007—2011年共监测水样1461份,依次每年合格率分别为 68.38%、84.29%、70.82%、70.21%、95.78%,总合格率 80.97%(1183/1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6,P<0.01),说明各年度间饮用水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85.96%、96.11%、79.03%、91.43%、9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0,P<0.01),末梢水水质总合格率为9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3.90,P<0.01);二次供水合格率分别为28.24%、54.67%、52.81%、70.59%、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0,P<0.01),且合格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出厂水水质总合格率为8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各年度水质合格率均高,分别为100.00%、100.00%、83.30%、70.00%、100.00%。

2.2 中心市区、涵江区供水水质合格率情况

中心市区及涵江区监测出厂水及末梢水共1033份,中心市区水质检测总合格率为9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0,P<0.01),涵江区水质检测总合格率为99.82%,比中心市区合格率高出20.00%。分别比较两区出厂水及末梢水水质检测结果:涵江区两者合格率均高于中心市区。出厂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1),末梢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0,P<0.01)。

2.3 水质监测不合格项目的超标率比较

将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单项指标进行汇总,其中出厂水中游离余氯超标率为10.26%;末梢水中浑浊度、锰的超标率较高,分别为3.02%及4.53%;二次供水不合格项目超标率最高,其中游离余氯超标率为30.14%,其次是浑浊度超标率为14.95%。

2.4 枯水期及丰水期水质监测情况比较

枯水期水质合格率为94.30%,丰水期水质合格率为8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P<0.01)。 另分别比较两者出厂水及末梢水监测结果: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出厂水水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05);而末梢水枯水期水质合格率高于丰水期水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P<0.01)

3 讨论

将各年度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进行比较,得知:①出厂水水质总合格率为8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各年度水质量无明显差异且水质总合格率较高,表明政府加强对水源的管理力度,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②末梢水水质总合格率为9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0,P<0.01),说明各年度末梢水质差异较大,对各年度末梢水质合格率观察发现,总体来说各年度水质合格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2009年合格率仅为79.03%,对其水质检测的各项指标观察发现4~6月份水源水的锰含量在0.31~0.42 mg/L,说明有可能因为锰含量严重超标导致水质下降,水中锰含量过高会对人体中枢神经产生危害,不仅会造成智力减退、肌颤等症状出现且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4-5]。③二次供水水质总合格率为57.94%,相对较低,从2007年的28.24%到2011年达到86.67%,水质合格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近几年政府重视水源的保护,采取果断措施拆除水源保护区内所有养殖场,对水源上游水土植采取了相关保护措施,严禁砍伐树木且积极号召群众在水源上游种植树木。其次卫生部门加强监督和监测工作;供水公司供水卫生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水质处理中工艺流程用锰砂替换了石英砂,用食用碱调整酸碱。加强了二次供水的消毒清洗等措施的指导工作,并对公司工人进行职业培训,加强其职业素质与责任心;将各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单项指标进行汇总,得知:①出厂水的游离余氯超标率为10.26%;②末梢水中浑浊度和锰的超标率分别为3.02%及4.53%;③高层二次供水不合格项目比较多,其中游离余氯超标率为30.14%,其次是浑浊度超标率为14.95%。综上可知:①游离余氯:出厂水部分游离余氯不合格的原因是水质氨氮含量<0.1 mg/L时,总氯含量高但游离余氯含量0.3 mg/L;部分末梢水游离余氯不合格主要是末端管网长有时游离余氯浓度较低,水中氯含量过多易造成人出现眩晕、恶心、胸闷等中毒反应,且对人体消化功能有损害,若长期饮用氯含量超标的水有致癌的可能性[6-7];因此未避免出厂水以及末梢水出现游离氯含量超标情况,卫生部门应加强监督和监测工作。②浑浊度:末梢水和二次供水中浑浊度超标率也相对较高,色度、肉眼可见物也有少许样本超标。③锰:2009年末梢水水质合格率相对较低,其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锰,可能由于2009年水源区周围地植遭到破坏,遇到暴雨导致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地表水呈酸性,加速了水库底淤泥中锰的析出而致水质锰含量超标。④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考虑部分供水设施不完善,供水系统缺乏必要的消毒设施,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未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生活水池未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导致水中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超标,建议加强对管网的定期更换和检修,管网中途适当加压补氯;针对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健全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对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清洗和消毒,同时加强对二次供水的监测及监督;丰水期合格率较低,显然与雨量多影响水源水质有关,相关部门应加强丰水期水源卫生防护、水质处理及监督监测,确保饮水卫生安全,保障人群健康。

[1]何琴,桂萍,李宗来,等.水质监测关键技术及标准化研究与示范[J].给水排水,2013,39(6):9-12.

[2]师艾丽,王淑媛,李昆,等.2008-2011年红塔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2):188-190.

[3]季丽丽,杨远锋,梁栋,等.盐城市亭湖区2010-2011年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3):59-60.

[4]韦丽琴,韦永红,傅剑羽,等.天峨县2008-2011年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37-39.

[5]杜玉红,徐翠花,赵向华,等.唐山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31(6):478-481.

[6]李向华,陈岩岩,李开春,等.2004至2011年六安市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安徽医学,2014,35(1):102-105.

[7]李蓉,张永梅,冯云,等.平罗县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水质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0):982-983.

猜你喜欢
余氯末梢出厂
河北: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农资产品不得出厂和销售
长距离供水管网中不同水质影响下的中途补氯优化
广日高光时刻,荣耀共同见证——广州地铁项目第一批扶梯出厂仪式
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出厂自动测试技术研究
温度对供水管网中余氯变化影响的分析
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比较
供水管网余氯模拟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