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病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的研究

2015-01-27 10:11毛春焕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1期
关键词:重性精神病人精神病

毛春焕

1.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2.河南骨科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导致人们精神上受到创伤的概率增加,使得重性精神病对人们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2]。该研究着重分析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以期更好地帮助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诊治和提供后期的康复服务,帮助重性精神病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重新适应社会,维护和保障社区的安全稳定。

1 “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详细内容

1.1 重性精神病社区救治

结合2012年原国家卫生部的相关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规范内容,制定相应的工作内容。对于社区而言,一方面要排查有重性精神病可能的患者;另一方面在医院的相关患者信息中,寻找疑似病人是否登记建立档案。对于已经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给予免费门诊检查,每年补贴3000元

人民币,全免240元人民币免费体检,提高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的救治效果。降低重性精神病人发生肇事肇祸的几率,保护社会的稳定和谐[3-4]。对于已经肇事肇祸的重性精神病人,要在公安机关的监护下,送到对应的精神病院进行治疗,一方面,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随访管理;另一方面要求公安部门成立对应的监控部门,评估危险性。

1.2 重性精神病社区康复

加强对重性精神病的领导工作,建立健全的康复系统。结合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情况制定对应的工作计划,大范围细化具体工作安排。建立对应的康复站点,合理进行康复相关训练。组建康复与技术的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康复相关服务。具体康复活动项目包括:音乐治疗,舞蹈、绘画、运动、锻炼等[5]。

1.3 重性精神病社区管理

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开展免费项目。对于已经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服务,在服用药物后,提供有关安全监测方面的项目,并进行对应的技术指导。具体制度的制定和操作手段有:填写特殊病种重性精神疾病的大额门诊双免申请表,专科医师开具诊断和治疗措施,经过确认后,可以办理对应等级的手续,随后由医疗保险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同意后,患者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享受双免服务[6-7]。要求有关精神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进入社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提供有关业务方面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并对疑似重性精神病的患者进行确诊服务,对应的进行有关危险性相关评估。对于危险性评估等级为高级的患者,要求定期进行随访工作,并随时针对患者的病情提供相应的治疗办法以及康复训练计划,加强监护的效力,尽量提供上门诊治的服务。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日常的社区管理工作时,也要求依靠精神病康复网络系统进行,增加社区的职责,对于已经发生肇事肇祸的重性精神病人或者疑似重性精神病人进行排查,评估危险因素,监控其肇事肇祸行为。此外,日常的管理和宣传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内容,开展有关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业务,并进行防治培训,能够更好地提升管理力度,改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病情,降低肇事肇祸的发生率。

2 “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具体操作

重性精神病社区实行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社区健康规范管理

根据国家卫生部门有关重性精神病的规定,实行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做好干预工作,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绩效考核,针对具体业务进行指导,对于疑难问题进行会诊等。此外,根据目前已经查出来的,满足重性精神病的患者,给予免费用药服务,及时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工作,保证社区性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够达到百分之百,并规范化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

2.2 转变服务模式,多个部门间协同工作,任务确切到单独的部门

社区在进行服务时,要严格按照先救治后收费的原则进行服务,有效甄别患者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各个部门联合排查精神病人,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工作。只有各个部门协调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对精神病人做好随访工作、危险性评估工作以及应急处置工作等[8]。

2.3 三位一体紧密配合,保证科学化的工作流程

对重性精神病人进行管理时,要注意几个原则:属地管理、部门协作、强制收治、属地安置、属地负担。对于住家的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管理,要求具有法定的监护人进行监护陪同,不能够放任患者到社会流浪。

2.4 社区内的街道、村委会认真管辖辖区内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至管辖区域的公安派出所进行汇报

当公安派出所接到报告以后,应立即对已经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疑似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监管,向上级医院进行汇报,上级医院对患者进行精神医学相关鉴定,确认为重性精神疾病的肇事肇祸患者,交由精神病医院进行对应的治疗工作。对于流落社会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管理,根据对应的社会治安管理条例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公安派出所向上级医院进行汇报,上级医院对患者进行精神医学相关鉴定,交由精神病医院进行对应的治疗工作。当重性精神病患者出院时,可以根据残联负担情况,对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和免费管理。要求社区严格执行送药的管理工作,确保重性精神病患者能够按时用药。增加宣传,加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培训工作,普及对应的疾病防治知识。

2.5 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式干预办法,认真执行“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社区应开展综合干预措施,建立良好的康复网络系统,成立对应的监护部门,部门成员包括患者家属、医生、志愿者等,针对每一个重性精神病患者制定对应的康复方案。成员通过认真的培训,进行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工作,要求每周至少上门随访一次,期间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进行汇报和处理,问题严重者,交由专门的医生进行上门服务。

3 结语

重性精神病社区实行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立对应的防治重性精神病机制,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精神疾病的复发率,避免发生危险行为,促进社区的和谐团结,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1]岳丽霞,吴淑娜,刘晓岚,等.西岗区重性精神病社区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31(5):366-368.

[2] 林振东,胡季明,任春生,等.“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40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精神康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12-2114.

[3]蔡梅英,龚诚华,胡号应,等.广州市越秀区重性精神病肇事肇祸倾向者社区干预模式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13,19(4):249-252.

[4]刘家胜,陈登国,徐进民,等.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在江北区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124-128.

[5]张云淑,马宁,马弘,等.农村地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及分档服务内容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3):2674-2679.

[6]周益辉,石顺松,孙全新,等.我院实施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效果及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5):104-105.

[7]陈先辉,孙国平,罗建业,等.基于三网融合的社区精神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4):155-157.

[8]涂亚婷,陈海波,余雪虎,等.社区综合干预对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3):579-580.

猜你喜欢
重性精神病人精神病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社区综合管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人监护问题研究
——以离婚纠纷为例
精神病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经鼻空肠管护理中全面护理的效果研究
基于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路径分析
都有精神病
离婚案件中精神病人诉讼权利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