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立医院物业监督管理

2015-01-27 10:04张雷朱晞舒亚群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6期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公立医院

张雷,朱晞,舒亚群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南京 210008

我国公立医院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医院在保洁、绿化、安保、餐饮、被服、垃圾外运、医疗废物、小型维修、电梯维保、机房运行、设备维护保养都委托给社会专业公司进行外包服务。实现了原来单位人承担的后勤服务项目转化成社会人承担后勤服务的过渡,我国各级公立医院实现了采购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实现了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但是随着购买服务项目越来越多,专业化服务外包企业进入医疗卫生系统,给公立医院监管带来了新课题。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新常态下,如何加强并改进公立医院服务外包企业的监督管理,已经越来越引起各级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 购买后勤服务是我国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产物

我国公立医院后勤服务化起源于新时期医院后勤改革产物。自2000年7月,我国实行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后,我国各级公立医院实行医疗机构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聘用制,借鉴国外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模式,大力推进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社会化的步伐。一批专业化服务外包公司应运而生,如被服洗涤、物业管理、餐饮外包、保安服务、电梯维保、空调维保、垃圾外运等等[1]。这些专业化服务外包公司随着公立医院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发展而逐步壮大,并通过多年的经验实践和积累,纷纷建立起企业服务标准。但是与我国现代化医院的发展仍有很大差距。

2 我国公立医院物业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公立医院缺少后勤管理标准

我国自实施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社会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部分公立医院参照欧美国家医院管理经验,引进ISO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美国JCI、德国KTQ认证制度,率先开展认证的医院已达20多家。但是仍然难以改变我国医院后勤管理落后的现状。乞今为止,我国没有一部全国医院后勤管理服务标准。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卫医管发33号]出台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此标准首次将医院后勤保障管理列入等级医院评审中,虽然在标准中只有10个条款,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医院后勤管理发展的需要。有些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出台过医院后勤管理规范,如江苏省卫生厅《制定医政管理规范之十七医院后勤部门建设管理规范》,在全国卫生系统中较早地提出了医院后勤管理考核评价标准[2]。但是与我国医院后勤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仍有很大距离。

2.2 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人员及队伍缺乏职业化培训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的快速发展,各种现代化设施及智能化控制等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到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如通讯自动化设备(CA)、办公自动化设备(OA)、消防自动化设备(CF)、安保自动化设备(SA)以及涉及到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力、照明与电梯系统、医用气体及负压空气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系统[3],促使医院后勤保障系统成为集管理、服务、自动化、智能信息化为一体的专业化保障体系。随着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普及,各级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人员自然减员主要是以退休为主,几乎没有补充渠道。十五年来,我国公立医院已经出现后勤管理人员年龄老化、知识陈旧、队伍萎缩、缺乏专业化培训,难以适应现代化医院后勤改革与发展需要[4-5],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公立医院管理没有去行政化,管理人员没有实行职业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缺少医院后勤专业设置,公立医院更是缺乏接受过有医学背景教育的职业化、专业化人员的补充及后续培训学习。

2.3 公立医院一把手缺乏后勤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我国现代化医院建设及发展,公立医院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现代化装备上得到了显著发展,保障设备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已经在医院运营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医院后勤保障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水平,而且还间接影响到医院声誉度和美誉。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大多数公立医院党政一把手没有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政一把手那样高度重视医院后勤改革及发展[6],没有抓住机遇,率先改革医院后勤运行保障机制,使之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缺少顶层设计,缺乏对医院后勤整体性改革的认识,严重影响了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

2.4 公立医院后勤缺乏评价指标

随着我国现代化医院建设及发展,公立医院管理发生了巨大转型。我国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各级公立医院后勤服务项目将全部推向市场化、社会化,公立医院将完全采用采购购买服务方式,由服务外包企业承担医院服务职能。公立医院后勤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将逐步转变为委托、购买服务以及监督、管理合同执行及服务评价。但是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缺少服务标准和质量标准,难于指导、评价和监管服务外包企业的工作质量,难以提高我国医院现代化后勤管理水平。

2.5 公立医院缺乏后勤监督管理人员

各级公立医院没有渠道及时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导致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严重断档,导致我国公立医院得不到所需要的后勤复合型技术专业人员;导致我国公立医院严重缺乏后勤管理人员,难于承担起日常性医院物业监督管理职责[7]。由此,日常管理往往由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人员承担。但是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人员缺少医学背景的学习经历,缺乏消毒、无菌概念及医院感染等知识的训练,从而在质量标准上与医院管理标准及规范相差甚远,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医院发展的要求。

3 我国公立医院物业监督管理的实现途径

3.1 结合新医改,将医院后勤标准列入顶层设计中

我国公立医院后勤保障支持系统,是保证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护理等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支持系统。不仅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涉及专业多、涉及设备多,并且涉及整个医院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安全。我国应结合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机遇,彻底改变没有一部完整的医院后勤管理标准现状。国家卫计委应当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做好总体规划及顶层设计,着手制定或委托中国医院协会主持制定,尽快地出台适应我国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后勤管理标准,使我国医院后勤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以法制化、标准化、程序化促进我国现代化医院的发展。

3.2 公立医院党政一把手应高度重视医院后勤改革

在深化现代化医院的改革中,医院后勤不但是医院重要的保障支持系统,也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护理等临床工作的生命线。医院党政一把手应当高度重视医院后勤改革与发展,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从组织机构上彻底去除行政化,建立起适合我国现代化医院运行及管理的后勤组织机构,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医院体制内外的限制,建立起以绩效考核为主的同工同酬薪酬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医院后勤的建设与发展,加快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利用信息化管理后勤运行成本、能耗支出,进一步提高我国公立医院的后勤管理水平。

3.3 加快我国后勤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教育

国家卫计委和中国医院协会应当积极呼吁并协调教育部门,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开设医院后勤管理专业,以适合我国新时期新常态的医院发展的需求,加快培养所需要的后勤复合管理人员,以满足我国公立医院管理和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3.4 我国公立医院应重视后勤人才引进工作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建设现代化医院需要有知识,有技术、懂专业、会管理的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各级公立医院不光要重视引进高精尖的医学人才,还要积极引进后勤管理专业人才,加强医院后勤队伍培养和培训[8],以解决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人员断档脱节现状,尽快承担起监督管理服务外包企业服务质量之责[9],医院后勤管理人员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标准,科学规范监督管理医院物业外包服务,促进我国现代化医院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

[1]李亚平.医院经营管理[J].中国物业管理,2015(2):52-53.

[2]马剑平,朱晞.医院后勤部门建设管理规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24-130.

[3]朱晞.论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医院建筑的影响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7(1):24.

[4]罗怡彬.关于医院后勤人员社会化趋势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5):42.

[5]朱晞.我国综合性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的主要障碍[J].继续工程教育,2003(6):69.

[6]桂克全.解密华西[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21-31.

[7]许玉环,郭培兰,许小红.完善医院管理体系,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6):190-191.

[8]浦佳静,易利华.后勤服务社会化中保障部门管理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6):183-184.

[9]杨蔡英,骆少敏.发挥物业管理协调办公室职能确保医院物业化管理目标的实现[J].现代医院管理,2010,39(6):61-63.

猜你喜欢
后勤社会化公立医院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后勤服务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医院后勤改革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