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资”理论的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研究

2015-01-27 10:29舒思齐张洪涛裴荣富
中国矿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三资矿业矿产资源

舒思齐,张洪涛,周 平,裴荣富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北京 100037;2.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 100037;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基于“三资”理论的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研究

舒思齐1,2,张洪涛2,周 平3,裴荣富1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北京 100037;2.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 100037;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资源性资产和矿业资本的内在联系,探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的经验,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矿业国际合作现状,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矿产资源全球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和打造三资一体化运营的跨国矿业公司,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改变矿产资源-资源性资产直接配置为矿产资源-矿业资本间接配置以及实现经营方式由“单营”向“多营”转变等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的合理化建议。

矿产资源;资源性资产;矿业资本;全球配置;矿业

全球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决定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依靠本国矿产资源实现经济全面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直接掠夺海外资源,扩充海外资源性资产和运作矿业资本等手段,获取本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矿产资源。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应充分发挥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综合管理矿产资源、资源性资产和矿业资本(简称“三资”),统筹协调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

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赋存于地壳中的各种形态的矿物的聚集物,在目前或可见的未来可加以开发利用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潜在的、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矿产资源;也包含了能源和非能源矿产[1- 2]。资源性资产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可控制的,依托矿产资源,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价值,并在市场经济中能够为产权主体带来预期收益的,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有形物质和无形权利[3]。矿业资本,即是以生产资料或货币资金形态垫付于矿业生产要素的,在矿业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不断循环周转,在周转中不断改变形态,规避风险,以求实现其价值增值的所有者权益。资源、资产和资本作为矿产资源的三重属性,存在着内在的继承性递进(变)关系,三者是随着生产关系发展而逐渐“凸显”,并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在矿业生产活动中,三者通过与外部要素结合,在价值上表现出螺旋式的递进关系,而非同平面上的简单叠加[4]。

1 发达国家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的经验

发达国家在进行矿产资源管理时,高度重视资源、资产和资本的继承递进关系,即资产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根基是资源管理,国家要在实现矿产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下,构建有利于“三资”属性发挥及相互转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纵观发达国家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的演变历程,从三资的视角看,大致经历了“资源掠夺—资产经营—资本运作”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赤裸裸的资源掠夺。矿产资源显化是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的前提。早期,发达国家在资源国直接开展勘查工作,将隐形存在的矿产资源逐步显化,变成可经济利用的矿产的矿产储量,并对资源国矿产资源进行赤裸裸的掠夺。如冷兵器时代,由于铁器和青铜器,是战争所依赖的兵器,铁矿石和铜矿石资源,自然也是国家或部落之间争夺的焦点。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这种方式达到高潮。相对发达国家利用坚船利炮敲开落后资源国的大门,对资源国进行殖民,并通过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手段直接掠夺资源丰富国家的资源。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走上海外殖民掠夺矿产资源的道路,荷兰、法国和英国等国家步其后尘。它们通过掠夺殖民地国家金银和宝石来获取全世界财富。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相对发达国家通过施加强大的军事手段,直接霸占和掠夺相对落后国家的金银财富以及矿产资源的例子不甚枚举,导致了全球范围的资源流动。

第二阶段:资源性资产经营。发达国家通过把资金、技术和活劳动投向矿产资源并经营矿业资产。并通过将矿产资源转化为企业资产,实现矿产资源的实际利用和保值增值。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自由贸易”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该时期,发达国家通过企业对落后资源国有资本输出,但主要以矿产资源产品输出为主,落后的资源国变成了发达国家的资源产地、投资市场和矿产品销售市场。这一时期以英国最为典型,它最先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工厂”。一方面在本国市场实施矿产品保护贸易,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强制实行矿产品自由贸易。

随着欧洲和北美工业化革命以及人口增长,原材料需求大幅增加,本土矿产资源逐渐耗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成立跨国矿业公司,在海外直接进行矿产勘查、开发、冶炼和营销,在全球范围建立矿产资源供应基地。1870年,英国已经占有世界煤、铁产量的二分之一,若算上其所控制的殖民地国家的产量,则高达四分之三。日本跨国公司则注重以协作求发展,注意加强有欧美背景的跨国矿业公司及资源国当地矿业公司合作。据统计,目前参与世界矿业经营活动的公司有8000家左右,但大部分矿山产量仅由少数几家公司控制。2011年,参与世界矿业经营活动的公司有8000家左右,但大部分矿山产量仅由少数几家公司控制。全球前50家矿业公司产值几乎占全球矿业的一半,且基本上被英、美、加、澳和南非的矿业公司垄断,其产值占50家公司总产值的60%。排名前十的矿业公司及其矿业产值占全球比值分别为:淡水河谷7.34%,必和必拓5.13%,力拓4.71%,英美集团2.35%,巴里克1.76%,自由港-迈克墨轮1.58%,智利铜业1.57%,斯特拉塔1.36%,诺里尔斯克镍业1.21%,纽蒙特1.15%。前十位矿业公司合计占28.16% 。

第三阶段:矿业资本运作。矿产的资本属性是矿产资源在经济领域的最高级表现形式,是资源性资产在资本市场中增强流动性和经济价值的方式。资本市场中的价格,反映着资产未来可创造的所有经济价值潜力。矿产资源资本化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矿业权资本化运营,另一种是资源性资产的证券化。

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创造利于环境,推动本国企业通过垄断经营、操控全球矿业资本市场、“经济援助”和“金融援助”等方式鼓励本国矿业企业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一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兼并、购置、资产重组等方式增强竞争实力,垄断全球矿产资源经营。如,美国取代英国的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后,运用“美元外交”控制世界各国经济,矿产资源更是其主要目标。二是经济援助的方式获取发展中国家的矿产资源,始于20世纪后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发展中国家进入资源民族主义阶段。资源国政府开始对海外公司采取敌对态度,限制外资勘查开发本国的矿产资源。一些资源国政府采用了对外资进行没收和征用等方式,直接参与或通过其国有矿业公司参与跨国公司的项目。而在项目中占多数股权,进行产量分享或利润分享的形式运用得更为普遍。发达国家则更多采取经济援助的资本输出方式保障矿产资源供应。如,作为日本“政府援助计划”的一部分,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在受援国实施经济援助。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已在40多个国家开展了140项以上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等方面的技术和经济援助项目。这些项目的进行,为日本企业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开发铺平了道路。

资本输出国为支持本国矿业公司,常采用金融援助的方式到资源国开展矿产勘查开发工作,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根据矿业活动对象及融资机构的不同,通常采用如下六种融资方式。一是勘查融资,政府通过中间机构出资给本国企业用于企业勘查及购买矿区。二是股权并购融资,由财务部门出资给中间机构,由中间机构提供给符合资质的本国矿业企业进行矿业项目、矿业权的购买及矿业公司股权的并购。三是对海外矿业公司及矿山建设提供融资,主要是向本国提供长期矿产品出口的矿业公司进行支援,包括提供改善该矿山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四是政府直接出资。通过国际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矿业项目直接出资。五是帮助外国矿业公司融资,前提是这家外国矿业公司必须与本国矿业企业签订长期的矿产品进口合同,必须是本国矿业企业的专门供货商,目的是帮助本国矿业企业从海外购买矿产品。六是民营企业的债务担保,为民营企业从民间金融机构贷款时提供债务担保,目的也是打通民间的融资渠道。

资源性资产证券化是发达国家近些年采取的参与资源全球配置的新模式。主要发达国家通过打造国内矿业融资平台,控制全球矿业资本市场,达到配置全球矿产资源的目的。世界矿业资本市场主要集中在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资源大国[5]。如,美国矿业资本市场主要有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NYSE)、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和OTCBB市场;英国矿业资本市场主要有伦敦证券交易所(LSE)、伦敦PLUS;澳大利亚矿业资本市场主要有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加拿大矿业资本市场主要有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和温哥华证券交易所(VSE)。其中,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美国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矿业证券交易所。四大矿业资本市场矿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以英国最多,其次是美国和澳大利亚,最后是加拿大。英国的矿业资本市场多以大型矿业公司为主;澳大利亚矿业资本市场是澳大利亚资本市场的支柱板块,与其国家矿业发展相辅相成,其风险勘探资本市场很发达;加拿大矿业资本市场是全球最活跃的风险勘探资本市场,是矿业上市公司投资的主要场所;美国矿业资本市场是依靠发达的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以石油行业为主。四大矿业资本中心发展依靠的是活跃的矿业基础、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开放的矿业资本政策。全球矿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份额也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其中美国约占8%,加拿大约占15%,澳大利亚约占22%,英国最多,约占30%,其它国家总共约占25%;全球矿业上市公司家数的份额也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其中美国约占9%,英国约占7%,澳大利亚约占27%,加拿大最多,约占44%,其它国家总共约占13%。近来,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也逐渐成为矿业公司青睐的新矿业资本市场中心[6]。

从全球矿产资源配置的演变历程来看。相较于前两种赤裸裸矿产资源掠夺和掌控资源性资产,通过矿业资本输出方式配置全球资源的手段更加高级、隐蔽、多样化。优点如下:一是以获取资源为目的的政府已经从资源配置的前台退居幕后,主要以搭建全球矿业资本市场、对资源输出国的经济援助和对本国企业的金融援助等方式推动矿产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二是跨国公司走向前台,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矿产资源配置的主要执行者;三是资本已成为推动资源全球化配置的主要力量,其掌控矿产资源、资产的能力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 我国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现状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近些年来,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投资境外矿业。据统计,2012年中国企业投资境外矿业的金额为68.42亿美元。其中,矿业企业投资境外的金额为17.93亿美元,占当年总额的26%;地勘单位3.64亿美元,占5%;跨行业企业达46.85亿美元,占69%。从企业性质来区分,中国投资境外矿业的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2012年,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境外投资矿业项目49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矿业项目108项。可见,中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企业主体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跨行业企业已成为中国投资境外矿业的主力军。

然而,中国矿业企业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中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方式比较单一。约70%的石油、80%的铁矿及铜矿、90%以上的铅锌矿及钾盐等大宗资源产品,都是以现货贸易方式直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二是中国矿业市场发育不成熟,矿业融资渠道单一。三是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矿业跨国公司,很难通过矿产资源供应和贸易调控世界矿产品价格。

3 我国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建议

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矿业格局持续深刻调整。一是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全球矿产资源需求仍将进一步增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争夺矿产资源将越发激烈,二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绿色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矿产资源开发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矿产资源与其他资源的争夺也将上升,如矿产资源与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选择。三是传统的矿产资源争夺将演变为产业链的竞争,随着矿业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型矿业公司将走向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发展方向。为了增强我国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竞争力,建议加强“三资”综合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矿产资源全球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是推进国有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改革,培育和打造“三资”一体化运营的跨国矿业公司,参与矿产资源全球配置。“三资”一体化运营的大型跨国矿业公司,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掌控全球优质资源,保障本国资源供应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应按照“产权多元化、企业集团化、资产证券化”的思路,以市场发展为导向,通过地质勘查、矿业开发、资本运作,实现资源、资产和资本三者互动,使国有地矿企业脱胎换骨,全面转型,打造国际矿业公司,提高我国矿业公司国际竞争力。

二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走出去”和“引进来”是中国矿业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通过多种引资方式,合资合作、债券融资、私募融资、借壳上市等方式吸引具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国外矿业企业来中国投资办矿。同时,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矿业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有实力的中国矿业企业到海外勘探开发矿产资源和投资矿业资本市场。

三是积极推进国有矿业企业改革,构建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的结构来看,成熟矿业资本市场不仅有证券交易所市场,还有场外交易、柜台交易、直接的产权转让交易。中国矿业资本市场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资金、融资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放开国有矿业企业的股权结构,向民资开放,鼓励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国有矿业企业改革。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应由集中交易“国家级”大型矿业企业及中小矿业企业证券的全国性证券市场、有主要交易区域性矿业企业证券的地方性证券市场,以及从事未上市矿业企业证券或上市证券的费集中交易的场外交易等场外交易市场等多个层次构成;另一方面,中国矿业资本市场应由公司债券市场、国债市场、股票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等多元产品市场构成。总之,中国在建设矿业资本市场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层次、多元化现代矿业资本市场。目前,可通过利用国际矿业资本市场和打造国内矿业资本融资平台两个途径来打通国际资本通道,满足中国矿业企业对资本的需求,让矿业资本在参与全球资源的双向配置中发挥独特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方式从“直接(完全控制资源)”向“间接(由资本掌控资源)”转变。努力打造国内矿业融资平台,形成“五位一体”格局:一是将现有的天津矿业权交易所进行改造、提升,建成勘查成果与资本对接的平台。二是完善第三方服务体系,即为风险勘查市场提供服务的要素体系,包括律师事务所、矿业权评估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钻探公司和化验公司等。三是筹备资本蓄水池。包括各种专项基金、私募基金、金融机构等各种金融产品、矿业企业资金等。四是办实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搭建造势、联络、信息交流作用的一个平台。五是充分利用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目前,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已逐渐成为矿业公司青睐的新矿业资本市场中心,是中国矿业企业上市融资的重要平台之一。

[1] 宋瑞祥.中国矿产资源报告[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7.

[2] 加拿大矿业、冶金及石油协会.CIM DEFINITION STANDARDS-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Mineral Reserves.[EB/OL] [2014-05-12] .http://web.cim.org/UserFiles/File/CIM_DEFINITON_STANDARDS_Nov_2010.pdf.

[3] Mining CIo.Metallurgy and Petroleum(CIM).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Valuation of Mineral Properties(Cimval)[R].Canada, 2003.

[4] 张洪涛,唐金荣,齐亚彬,等.矿产资源资产资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 地质出版社,2014.

[5] 程前.国际矿业资本市场融资概论[J].消费导刊学术要论, 2009(24):27-32.

[6] 范宇峰.基于CAGE距离模型之资源型央企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Study on the global alloc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theory of mineral resource-assets-apital

SHU Si-qi1,2,ZHANG Hong-tao2,ZHOU Ping3,PEI Rong-fu1

(1.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a Academ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2.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China;3.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ng 100037,China)

Based on the inherent relation among mineral resources,mineral assets and mining capital,the paper studies the experiences of global alloc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According to Chines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nomy developing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ining,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global alloc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building the cross-country mining companies integrately operating mineral resources,mineral assets and mining capital,combinating “walking out ”and “coming in ”mining,transferring direct alloc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mineral assets to indirect allocation of mineral assets-mining capital,as well as replacing single-component operating model with multi-components operating model.

mineral resources;mineral assets;mining capital;global allocation;mining

2014-09-22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矿产资源战略若干问题研究”资助(编号:1212011220306)

舒思齐(1976- ),男,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矿床地质专业。

F407.1

A

1004-4051(2015)01-0056-04

猜你喜欢
三资矿业矿产资源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