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与措施

2015-01-27 11:54宝银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压氧科室风险管理

宝银平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高压氧科,山东烟台246100

高压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与措施

宝银平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高压氧科,山东烟台24610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于高压氧护理管理意义,为高压氧室安全高效的运行提供积极的指导。方法将该院高压氧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科室内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法。结果高压氧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失误的发生率降至0%,高压氧不良反应的出现率降低7.06%,患者的满意率达100%。结论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地降低高压氧舱的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使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改善。

风险管理;高压氧科;护理

医院高风险科室中高压氧科,应该注意加强风险管理,对治疗时可能发生的爆炸、氧舱燃烧、患者减压病、气压伤、氧中毒等风险因素进行监控,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这是保证高压氧科安全的重要措施[1]。为进一步研究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管理中的意义,该研究将2012年9月—2014年10月间在该院高压氧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将该院高压氧科应用风险管理的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在2012年9月—2014年10月期间高压氧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该院高压氧科有5名护士,年龄29~49岁,平均为37.2岁,职称组成: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学历组成:中专2名,大专3名,本科1名。

1.2 高压氧室的安全事故原因和风险因素

安全事故主要原因:管理的滞后,不能根据最新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方法,灵活实施各项管理措施;科室人员对高压氧医学理论知识掌握不完全,缺乏研究;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素质存在一定差异,没有统一规范的接受培训;法律法规不完善[2]。

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科室内各项规章制度不规范,执行不力,氧舱的设计、安装及日常的维护修理不合理,使用过程中存在潜在危险;工作人员的失职,工作不认真;治疗时不遵循治疗原则,不能及时观察高气压变化导致患者病情的变化[3]。

1.3 方法

在预防风险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应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针对易诱发事故的因素,实施合理的措施减少这些危险因素,如认真定期对氧舱整体及部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尽量降低发生损失的各种可能性对一些已经存在的风险可以选择中途放弃,彻底解除特定的风险,可以变更或是放弃造成此类风险的活动方式。避免过度追求经济效益,通过检查和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明确了解患者是否有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相对或是绝对禁忌症。在治疗时,一旦出现异常,需要采取紧急减压措施,立即出舱,防止事故发生。检查科内的医疗器械按时详细的填写氧舱的使用记录,开舱前,由操舱员负责检查氧舱,填写氧舱及各附属设备的使用情况,如舱门、观察窗、供氧阀门、测氧仪、排压阀门、减压阀门、加压阀门、应急报警、监控系统、加湿系统、压力表、温控、对讲等。为确保安全,定期检查,一般为每年1次。压力表及安全阀需要定期送到市质监局接受检验,一般为半年检验一次,通过检验才能使用[4]。负责氧舱维修的工作人员定期每月对氧舱进行认真的检查。

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全程管理步骤:包括入舱前,治疗中及出舱三个基本流程。在患者入舱前需详细地向其说明各注意事项,让其对治疗过程有所了解,并认真检查核对患者,不可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入舱。治疗时注意多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为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在加减压力时提前通知患者积极配合,避免屏气,完成开启咽鼓管的动作。如有异常应立即、有效地进行处理,避免患者出现幽闭综合征。出舱时注意患者的保暖,观察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有无耳痛、关节痛、皮肤痒痛等症状,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记录治疗过程[5]。合理进行急诊的安排,值班护士负责将每天的急诊治疗安排好。为预防患者因治疗不及时而错过救治机会,当病人较多时,应告知其他护士随时准备上岗。对高压氧室的护士不能随意进行调动,应保证科室内的人员供应。高压氧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对患者应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平等的对待每位患者。应有耐心,对患者的疑惑及困扰及时作出解答给予帮助,使患者对医院及工作人员充分信任,主动配合治疗,避免医患之间出现不愉快事件[6]。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工作人员对仪器管理的规范程度,强化操作流程中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岗位的责任制。鼓励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自身的交流能力,和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为保证高压氧室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应定期组织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举办讲座,定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核。

2 结果

和实施风险管理之前比较,在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后,该院高压氧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由高压氧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量减少,护理人员操作失误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R19

A

1672-5654(2015)01(b)-0112-02

宝银平(1969-),女,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高压氧医学。

猜你喜欢
高压氧科室风险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爱紧张的猫大夫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高压氧治疗后会引发减压病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