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2015-01-27 13:36郭敬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3期
关键词:晶状体乳化白内障

郭敬惠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郭敬惠

目的 探究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53例高度近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术的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与患者手术前的视力和前房深度相比,术后1个月得到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无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选择超声乳化术的治疗,能够促使视力提高,促使前房深度的恢复,安全性高。

超声乳化术;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ied on Phaco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method and its effect in treatment of high-myopia cataract. Methods Choosen 53 patients of high-myopia cataract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July 2015 and given them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then observe its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Patients’ optical and AC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hieve a favorable recovery after one month of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differential to be observed after three months of treatment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no statistic value (P>0.05). Conclu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is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high-myopia cataract, it is conducive to patients’ vision and AC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recovery with safety.

【Key words】Phacoemulsification,High-myopia cataract,Treatment effect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为特殊类型的一种眼部疾病,高度近视眼球结构病理性的改变增加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难度,与普通的白内障患者手术相比,手术风险高出数倍,术后的视力也较差[1]。因为高度近视造成的白内障为核性白内障,在晶状体核中出现混着,在病情加重过程中,导致核颜色发展为棕色以及深棕色。在临床上一般给予表面麻醉,然后才去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治疗,以微小切口将白内障摘除,并将人工晶体植入,达到提高视力的效果[2]。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53例高度近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术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53例高度近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术的治疗,男性28例(38眼),女性25例(32)眼,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5.82±2.64)岁,术前最佳的矫正视力:22例患者为光感-0.01。32例为0.02~0.1,16例为0.12~0.3。眼轴长度:28.48~34.86 mm,平均为:(30.81±1.96)mm。所有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然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给予常规散瞳对晶状体的部位和浑浊程度进行检查,了解是否存在晶状体半脱位,并对视功能和眼底进行检查,给予角膜曲率以及眼A/B超的检查,同时给予空腹血糖的检查。奥布卡因滴眼液为表面麻醉剂的使用药物,手术中不对眼球进行任何固定,使用开睑器开眼睑,选择颞侧或者鼻侧角巩膜缘隧道的切口进入到前房,作前房穿刺辅助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到前房中,做一个直径为5.0~6.0 mm的连续环形撕囊,将晶状体核碎裂并乳化吸出,将残余的晶状体皮质采用注吸系统抽吸出来,将黏弹剂再次注入前房,在囊袋中植入人工晶状体,封闭切口然后形成前房,手术完成后将2.5 mg的地塞米松注射在球结膜下,将典必殊眼膏涂抹在结膜囊上。对患者治疗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视力的检查,以及前房深度变化,同时了解患者是否有并发症等情况的出现。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前后视力和前房深度对比

手术前患者最佳的矫正视力为:(0.19±0.04),前房深度为:(2.91±0.35)mm;术后1个月最佳的矫正视力为:(0.33±0.06),前房深度为:(3.95±0.47)mm;术后3个月最佳的矫正视力为:(0.48±0.07),前房深度为:(3.96±0.36)mm;。与患者手术前的视力和前房深度相比,术后1个月得到较好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和3个月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

有1眼为后囊膜破裂,其破裂口较小,没有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出现,有3例有一过性的高眼压,一般采用降眼压的药物治疗,手术结束2~3 d内恢复正常,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3 讨论

在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中,白内障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目前调查研究中发现在白内障患者中有将近50%为高度近视导致,其并发的白内障主要为核性,有时还存在脉络膜血管脆性大,悬韧带的断裂或者松弛等解剖特点[3]。其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有巩膜薄、眼轴长、晶状体悬韧带的脆性大,视网膜脱离等情况,若在手术中出现玻璃体脱出,手术后易出现视网膜脱离。临床研究[4]发现,高度近视者与正常人相比,前房深度较深,玻璃体腔长,玻璃体的液化和变性发生较早,手术的风险性明显增高。目前可对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在表面麻醉下手术,植入人工晶体,对组织损伤小,视力在较短时间内可较快恢复,切口无需缝合,角膜的散光小,且手术时间较短,手术效果好,而且没有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造成的呕吐、恶心等全身反应,不良反应较小,没有身体不适症状,适用性强[5]。与患者手术前的视力和前房深度相比,术后1个月可较好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3个月没有明显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选择超声乳化术的治疗,能够促使视力提高,促使前房深度的恢复,安全性高。

[1] 惠玲,张自峰,王雨生,等.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2,32(8):756-759.

[2] 郭照洪,王宏,宋爱平,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J].眼科新进展,2013,33(1):83-84,87

[3] 贾溟.80例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6):70-71.

[4] 韩艳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4):61-63.

[5] 徐乃华,程远.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89例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6,14(5):449-450.

Clinical Study on Phacoemulsification in Treatment of High-myopia Cataract

GUO Jinghui Maternal and Children Hospital in Mudanjiang, Suifenhe 157300,China

R776.1

A

1674-9316(2015)33-001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33.010

157300绥芬河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晶状体乳化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干细胞与晶状体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