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5-01-27 14:07王颖瑛455000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6期
关键词:肾脏病蛋白尿肌酐

王颖瑛455000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王颖瑛
455000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目的:探讨尿蛋白/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肾病患者102例,将尿蛋白/肌酐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尿蛋白/肌酐比值相对于24 h尿蛋白定量最佳诊断点。结果: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尿蛋白/肌酐比值可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监测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排泄情况。

尿蛋白;肌酐;蛋白尿;肾疾病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既往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尿蛋白定量与肾功能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1],这也就意味着在临床上检测尿蛋白定量对指导慢性肾脏病的诊断、评价治疗效果以及判断预后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长期以来,临床一直采用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作为金标准来反映肾脏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情况[2-3]。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留取24 h尿液较为繁琐,对门诊患者来说就更为不便,患者往往因留尿时间不正确、大便造成尿液丢失、患者依从性差、膀胱排空不完全等原因造成尿量偏多或偏少,从而使实际测定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这就使得临床对于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的检测患者尿蛋白的方法需求程度越来越强烈。本研究主要评价尿蛋白/肌酐比值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的临床价值,以期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一定帮助,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CKD患者102例,所有病例符合美国肾脏基金会-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NKF-K/DOQI)关于CKD的诊断标准[4],年龄3~12岁,男50例,女52例。正常标本来自我院健康体检中心30例健康儿童。

检验仪器:两组标本均采用贝克曼DXC 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方法:所有测试对象留取标本期间忌食高蛋白及避免剧烈运动,于2 d内留取晨尿、随机尿和24 h尿。具体留尿方法:患者第1天留取晨尿,然后将之后24 h的尿液都收集在同一个容器中,记录24 h总的尿量。再在第2天的上午留取1次随机尿。正常人标本来自30例健康儿童,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留取随机尿测定尿蛋白与肌酐比值。24 h尿标本、晨尿和随机尿标本均当天测定。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绘制ROC曲线,并做相关分析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晨尿尿蛋白/肌酐与随机尿尿蛋白/肌酐相关性的分析:102例肾脏疾病患者对其晨尿尿蛋白/肌酐与随机尿尿蛋白/肌酐检验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尿蛋白/肌酐诊断价值评价:据NKF-K/DOQI指南,尿蛋白诊断标准为尿蛋白/肌酐>0.2 g/gcr。本试验30例健康者随机尿蛋白/肌酐均<0.2 g/gcr,所有受试者随机尿尿蛋白/肌酐均>0.2 g/gcr。分别以24 h尿蛋白定量≥1 g及≥3 g为诊断大量蛋白尿的界值,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随机尿尿蛋白/尿肌酐为0.93 g/gcr时的诊断效能与1 g/24 h的诊断效能相当,此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和84.7%;随机尿尿蛋白/肌酐2.59 g/gcr时的诊断效能与3 g/24 h的诊断效能相当,此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1%和90.8%。

讨论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较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而且尿蛋白与肾功能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临床上尿蛋白定量是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断以及疗效评估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室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对病理性蛋白尿的诊断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留尿较为繁琐且影响因素众多,易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可反映尿蛋白的排出。国外多数研究结果均提示尿蛋白/肌酐可以用来监测尿蛋白排泄情况[5]。美国NKF-K/DOQI也建议用随机尿和晨尿尿蛋白/肌酐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且有很多文献相继报告了糖尿病肾病、妊娠、狼疮性肾炎及肾移植时采用尿蛋白/肌酐比值进行监测的可行性[6-7]。

本研究观察了102例肾脏患者24 h尿蛋白与晨尿尿蛋白/肌酐与随机尿尿蛋白/肌酐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晨尿尿蛋白/肌酐与随机尿尿蛋白/尿肌酐之间无相关性,即对于肾脏患者来说,两种留尿的方式对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采用客观的ROC曲线分析方法,确定了相当于24 h尿蛋白定量1 g及3 g的诊断界点,其分别为0.93 g/gcr和2.59 g/gcr,此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最佳,与国外报告的尿蛋白/肌酐诊断界值1 g/gcr及3 g/gcr稍有差异。因此,尿蛋白/肌酐比值可以反映肾脏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量,但部分专家认为虽然尿蛋白/肌酐是个较为有效的筛选方法,但是不能完全摒弃24 h尿蛋白定量的方法。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urine protein and creatinine ratio and 24h 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on

Wang Yingying
DepartmentofClinical Laboratory,theMaternal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ofAnyang City,Henan Province 4550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inary protein/creatinine ratio and 24 h urinary protein.Methods:102 cases ofadmitted patientswith nephropathywere selected.We did a correlation analysis ofurine protein/creatinine and 24 h urine protein quantitative.We used the ROC curve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quantitative diagnosis of optimal point of urine protein/creatinine ratio compared with 24 h urine protein.Results:The ratio ofurine protein/creatinine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quantitative of urine protein of 24 h(P<0.05).Conclusion:Urine protein/creatinine ratio can replace 24 h quantitative urine protein for themonitoringof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ofkidney disease patients.

Urine protein;Creatinine;Proteinuria;Kidney disease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6.64

猜你喜欢
肾脏病蛋白尿肌酐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