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甘肃省医疗机构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2015-01-27 13:48李习平
中国卫生统计 2015年6期
关键词:市州床位数投入产出

李习平

基于DEA的甘肃省医疗机构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李习平1,2

目的 探讨甘肃省各市州医疗机构卫生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了解甘肃省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及规划情况,为甘肃省进一步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法及微观经济分析法开展研究。结果 总体有效的市州占甘肃省全部市州的比例为35.7%,非总体有效的市州占64.3%,单纯技术有效的市州占整个研究市州的比例为57.14%,而非技术有效的市州占的比例为42.86%,全省各市州在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配置和卫技人员的基尼系数都低于0.2。结论 甘肃省医疗机构的效率总体上比较高,应该加强对所管辖区医疗机构的管理,进一步扩大医疗机构的规模,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效率。

甘肃省医疗机构 投入产出 效率评价 DEA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突出的问题就是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其根源在于我国在不同的区域存在医疗卫生资源浪费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医疗卫生资源往往向购买力高、人口密度大的大城市聚集,也将服务集中于那些价格高的药品或盈利水平高的治疗上。实践证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衡也是城乡卫生二元结构和医疗卫生改革成效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从微观层面来分析,医疗机构往往作为相对独立的实体,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也需要加强卫生资源的投入。尽管政府对不同区域投入存在差别[1],但是,医疗机构的产出效率高低成为很多政府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评价甘肃省不同市州医疗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及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资料和方法

1.资料来源

14个市州医疗机构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及《2012年全省卫生事业发展统计简报》,本文选取医疗机构数、卫技人员、床位数作为投入指标,分析甘肃省各市(州)的配置情况,产出指标为各市州的出院人数、门急诊人次。同时,主要以人口和地理面积为依据进行分析其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这些指标基本上可以反映甘肃省各市(州)医疗卫生机构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产出效率。

2.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 中的C2R及BC2模型[2-5],以产出为主对医疗机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本文所收集的数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运用DEAP-xp1计算相关的分析指标。同时,为了进一步说明医疗机构的效率,笔者运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来评价甘肃省各市(州)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3-4]。

结果与分析

1.总体的投入产出效率情况分析

笔者对14个市州医疗机构进行DEA分析,得到医院机构的总体效率值、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见表1)。

(1)甘肃省医疗机构总体有效性分析

从14个市州医疗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来看,总体有效(总体效率值为1)的市州有5个(武威市、陇南市、定西市、张掖市、酒泉市),这些市州在医疗机构数、配置的床位数、卫技人员数的投入上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在规模上、技术上的产出值均是最佳的。由表1可以看出所研究的对象中总体有效的市州占甘肃省全部市州的比例为35.7%,非总体有效的市州占64.3%。在非总体有效的市州医疗机构中,以兰州市医疗机构的总体效率得分最小(0.597),这说明与上面5个有效率的市州相比,兰州市医疗机构仅发挥了59.7%的效率水平。另外有5个市州(嘉峪关市、平凉市、庆阳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天水市)的效率水平在80%以上,3个市州(甘南藏族自治州、金昌市、白银市)的效率水平在7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甘肃省医疗机构的效率总体上比较高,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效率,92.9%的市州总体效率水平在70%以上。

(2)市州医疗机构的技术有效性分析

从14个市州医疗机构的技术有效性来看,医疗机构技术有效(技术效率值为1)的市州有8个,这些市州的医疗机构在现有的规模下,为其配置的卫生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从整个甘肃省医疗机构的布局来看,单纯技术有效的市州占整个研究市州的比例为57.14%,而非技术有效的市州占的比例为42.86%,说明甘肃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比较合理,能充分发挥医疗技术在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方面的作用。但是,6个非技术有效性的市州(甘南藏族自治州、金昌市、庆阳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白银市和平凉市)卫生管理部门还必须加强对所管辖区医疗机构的管理,提高其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根据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医疗服务需求的特点来扩大或减少医疗机构的规模。

(3)各市州医疗机构规模有效性分析

从14个市州医疗机构的规模有效性来看,医疗机构规模有效(规模效率值为1)的市州共有5个(武威市、陇南市、定西市、张掖市、酒泉市),这些市州医疗机构的规模收益不变,说明这些市州的医疗机构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下,已经处于理想规模,如果想提高这些市州医疗机构的总体效益,就必须从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改进。其他9个市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兰州市、金昌市、庆阳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天水市、白银市、嘉峪关市和平凉市)中,医疗机构规模收益呈递增趋势(规模效率值<1),这9个市州医疗机构的产出增长率高于规模增长率,说明这些市州医疗机构无法满足所辖区域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因此,这9个市州应加大对其所辖区域医疗机构的投入,扩大其规模。

从投入目标值和变化量来看,卫技人员投入过多的有甘南藏族自治州(多270人)、金昌市(184人)、白银市(多423人)、平凉市(多336人);机构数设置过多的市州有金昌市(多47家)、临夏回族自治州(多244家)、平凉市(多145家)、庆阳市(多283家),临夏回族自治州床位多配置了643.57张。从产出目标值和变化量来看,甘南藏族自治州出院人数未达到目标值,差0.521万人次,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出院人数差0.559万人次;金昌市的门急诊人次与目标值相比差25.519万人次,庆阳市的门急诊人次与目标值相差更大,达59.572万人次(表2)。因此,甘南藏族自治州、金昌市、白银市、平凉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庆阳市出现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医疗资源配置过剩。

2.各市州卫生资源配置基尼系数测算

借用洛伦兹曲线研究的原理,以甘肃省各市州的人口占该省总人口的累计百分比为横坐标,以医疗机构数、卫技人员和床位数的累计百分比作为纵轴来描述指标的洛伦兹曲线,继而计算其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3]越向横轴凸出,它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越大,说明该项卫生资源配置越不公平;反之,洛伦兹曲线越靠近对角线,则卫生资源配置越公平。根据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围成的面积计算基尼系数,参照经济学理论的评判标准。本文认为:当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绝对公平;当基尼系数在0.2~0.3时,表示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比较公平;当基尼系数在0.3~0.4时,表示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基本合理;当基尼系数在0.4~0.5时,表示卫生资源配置警戒状态;当基尼系数在0.5以上时,表示卫生资源配置为非常不合理。

将卫生资源指标的洛伦兹曲线(图1),对每个指标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进行计算获得相应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i为第i市州所代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Qi为每项指标第i市州累计百分比,wi为每项指标第i市州所占百分比,Vi为从第1个市州到第i个市州累计百分比。根据计算数据计算得到相应指标的基尼系数如表3。

通过计算得出的基尼系数可以发现,对全省各市州在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配置和卫技人员的配置上都低于0.2。

3.医疗卫生资源地理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基于各市州地理面积及医疗机构的机构数、床位数和卫技人员数据,将各市州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和卫技人员所占百分比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并计算累计百分比。以医疗机构的机构数、床位数和卫技人员累计百分比为Y轴,各市州地理面积累计百分比为X轴,绘制洛仑兹曲线(图2)。

通过计算得出,2012 年甘肃省医疗卫生资源的机构数在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24,床位数在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18,卫技人员在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16(表3)。

讨 论

从甘肃省14个市州医疗机构投入产出效率来看,总体有效(总体效率值为1)的市州有5个,这些市州在医疗机构数、配置的床位数、卫技人员数的投入上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在规模上、技术上的产出值均是最佳的。由此可以看出,甘肃省医疗机构的效率总体上比较高,92.9%的市州总体效率水平在70%以上,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效率,能满足甘肃省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从14个市州医疗机构的技术有效性来看,医疗机构技术有效(技术效率值为1)的市州有8个,从人口和地理面积计算得出的基尼系数可以发现,利用人口数量对全省各市州在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配置和卫技人员的配置上都低于0.2,这三项卫生资源的配置比较公平,说明甘肃省卫生主管部门对全省不同区域的政策具有公平性,不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政策。仅有医疗机构人员配置处于0.2~0.3,依据判断标准说明各市州人员配置是合理的、有效率的。利用地理面积计算的基尼系数,床位数和卫技人员的基尼系数低于0.2,仅医疗机构数处于0.2~0.3。

这些市州的医疗机构在现有规模下,卫生资源投入得到了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比较合理,能充分发挥医疗技术在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方面的作用。同时,还必须加强对所管辖区医疗机构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其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医疗服务需求的特点来扩大或减少医疗机构的规模。

通过洛伦兹曲线描绘和基尼系数的计算可以发现,甘肃省对全省各市州在财政补贴、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配置和卫技人员的配置上比较公平。除了利用人口来分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外,还要结合地理面积考虑甘肃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性,以往配置公平性研究,主要强调人口配置,且卫生政策的制定也是以人均拥有量为标准进行制定,而较少考虑到地理因素对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甘肃省机构数的人口配置公平性与地理配置可及性不一致。因此,从区域卫生规划的观点看,需要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等6个市州进行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同时,从投入产出效率来看,这6个市州也是非技术有效性。

综上所述,甘肃省卫生资源不足与浪费共存,配置资源不合理,呈倒金字塔型,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嘉峪关、兰州、张掖市和酒泉等河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州,需要根据甘肃省的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状况合理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在那些医疗卫生机构过多的市州,考虑数量的同时,应进一步考虑医疗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对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布局时,既要考虑居民享受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性,也要考虑甘肃地理位置。

[1]郭斌,于晓敏.关于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几点建议.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114-116.

[2]齐明珠,童玉芬.北京市区县间医疗资源配置的人口公平性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10,(5):27-33.

[3]郭振友,石武祥.广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医学与哲学,2012,33(3):49-51.

[4]李丽,王传斌.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0,27(5):535-536.

[5]张庆, 赵志广.应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深圳市街道预防保健所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估.中国卫生统计,2013,30(5):719-720.

(责任编辑:郭海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3075);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D20152005)

1.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430065)

2.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市州床位数投入产出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2017:市州报社长在谋划什么?
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9所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