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某城区流动人口慢性病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15-01-27 10:31刘彩萍张嫣平于明哲马燕蓉
中国卫生统计 2015年3期
关键词:银川市流动人口患病率

刘彩萍 张嫣平 胡 皓 于明哲 马燕蓉

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科(750001)

宁夏银川市某城区流动人口慢性病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刘彩萍 张嫣平 胡 皓 于明哲 马燕蓉

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科(750001)

目的 调查研究宁夏银川市某城区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和评价流动人口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303人,包括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三部分内容。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慢性病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宁夏银川市某区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34.3%。以有无慢性病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年龄、BMI是影响某城区流动人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银川市某区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在该区域流动人口中开展慢性病的干预。

流动人口 慢性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指以生活方式、 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代表的一组疾病[1]。2008 年我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显示,全国患慢性病人数高达2.7亿人,并且有 82.5%的居民死于慢性病[2]。慢性病不仅给家庭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也影响了生产和工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2011年银川市流动人口已突破15万,带来的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在我国越来越引起关注。目前,我国关于流动人口的慢性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欠缺,针对流动人口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策略和措施也相对不足。为了解银川市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国家项目,对银川市兴庆区流动人口进行了抽样调查。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调查地区18岁及以上就业流动人口(即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并符合以下条件:(1)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所在县(区)不同,但排除同一市内跨区人口;(2)过去12个月内,在调查县(区)居住六个月以上。学生、无业人员、探亲访友者等外来非当地就业人口不纳入本次调查范围。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所有被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包括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三部分内容。由统一接受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统一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包括基本信息、吸烟、饮酒、血压、空腹血糖等。身体测量包括身高、体重。实验室检测包括血糖、血脂、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303人,其中男性128人(42.2%),女性175人(57.8%),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5.09±10.69)岁。汉族263人(86.8%),回族30人(9.9%),其他民族10人(3.3%)。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8人(42.2%),高中/中专/技校毕业95人(31.4%),大专、本科及以上80人(26.4%)。

2.患病情况 本次共调查303人,其中患有慢性病104人,患病率34.3%。分析发现,调查对象中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类型、吸烟、饮酒、BMI,其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40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商业、服务业人员高于其他职业类型。(详见表1)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为有效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是否患慢性病为因变量,对以上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采用向前逐步回归法筛选自变量),最终有三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析发现年龄、男性和肥胖是银川市兴庆区流动人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详见表2)

讨 论

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慢性病患病率也是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疾病负担和卫生服务需要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城市和农村人口不断涌入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工作和生活,他们没有当地户籍,多为暂时居住,成为流动人口。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有流动人口1.4亿,约占总人口的1/10[3],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居无定所决定了该人群在健康上也处于弱势地位,其公共卫生状况已经影响到流动人口的身体健康。

单因素分析发现,调查地区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34.3%,主要呈以下特点:男性高于女性,40岁组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商业、服务业人员高于其他职业类型,BMI为24~27.9kg/m2组高于其他BMI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男性和BMI可能是影响该调查地区流动人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显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这与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相一致[4]。这可能与男性不良生活方式多于女性有关。40岁组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显示慢性病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且20岁组患病率仅比40岁组低1.8%,说明应在青年时期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另外,吸烟、饮酒等是影响健康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影响人体的健康[5]。在单因素分析中,吸烟、饮酒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但是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吸烟、饮酒未进入模型,这与孟蕾等[6]、孙雯雯等人[7]的研究报道一致。考虑可能是排除各种混杂因素后,吸烟与饮酒并不是调查地区流动人口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群应是该调查地区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由于流动人口普遍存在居无定所、文化层次比较低、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后其医疗及社会保障等权益缺乏保障等问题,致使流动人口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困难重重。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重视流动人口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2)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采取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宣教,倡导戒烟、限酒、平衡膳食、心理平衡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和控制危险因素;(3)以社区为基础开展高危人群的健康体检,对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影响其健康的重点慢性病开展早期筛查,及早发现慢性病患者。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报告. 北京,2006.

[2]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8 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0-11.

[3]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2001-05-15.

[4]乔磊,禹震,王旭红,等.北京市某城区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情况的调查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2):111-114.

[5]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防治对策.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1-3.

[6]孟蕾,郑山,李娟生,等.兰州市城乡结合部居民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1):90-92.

[7]孙雯雯,顾清.天津市环城四区居民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2):148-149.

(责任编辑:邓 妍)

猜你喜欢
银川市流动人口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无 非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银川市放疗许可证发放现状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