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核桃提质增效措施浅析

2015-01-27 13:37于玉芳
绿色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措施

于玉芳

摘要:分析了昌宁县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水肥管理、土壤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老树复壮、成熟采收、无烟烘烤等8个方面提出了核桃提质增效的措施。

关键词:昌宁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2-0083-03

1昌宁县核桃栽培现状

昌宁地处滇西横断山脉南延部,位于美丽的澜沧江畔,总面积3888km2,总人口34.94万人,其中山区面积占97.1%,农业人口占91%,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海拔高差明显,立体气候突出,干湿季节分明,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是云南省重点核桃生产基地县。但由于后期抚育管理跟不上,导致核桃单位面积产量低,低产低效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昌宁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1产业概况

根据昌宁县林业局统计,2013年末,全县核桃种植面积18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95.45万亩,实现干果总产量2.5万t,产值7.5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65.4%,农民人均核桃种植面积6亩,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24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5%。有核桃收入1万元以上的农户8769户,5万元以上的农户457户,10万元以上的农户21户。全县有核桃加工企业193家,年加工核桃超过3万t,除加工本县核桃外,还吸引周边州市5000t核桃到该县加工销售,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核桃产业已成为促进昌宁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绿色支柱产业,成为广大山区林农的生态树、摇钱树、致富树。

1.2品种分布

昌宁县栽培核桃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细香核桃”、“大泡核桃”、“宁香核桃”、“鸡飞香茶核桃”、“大尖嘴核桃”等优良品种,均已通过省级林木良种认定。目前,昌宁种植面积最大最广的品种是“细香核桃”和“大泡核桃”。

1.2.1细香核桃

主要分布在县城南部及西南部的鸡飞、翁堵、柯街、勐统、更戛、卡斯、湾甸等乡(镇),分布在海拔1400~2200m的温热和温凉地区,种植面积77.6万亩。细香核桃果呈圆球形,三径(横径×纵径×棱径)为:3.6cm×3.5cm×3.5cm,刻纹深而密,缝合线隆起突出,核重9~12g,壳厚0.8~1.0mm,种仁饱满,出仁率54.8%。,核桃仁呈琥珀色,含油率高达76.77%,口感细糯,香味浓,没有苦涩味。具有成熟早、大小年不明显、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的优良栽培特性。

1.2.2大泡核桃

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部及东北部的珠街、苟街、漭水、大田坝、田园、温泉等乡镇,分布在海拔1600~2000m的温热温凉气候交汇区,种植面积102.4万亩,大泡核桃果形呈扁圆形,三径(横径×纵径×棱径)为:4.1cm×4.2cm×3.4cm,刻纹较深,缝合线隆起,核重10~14g,壳薄,厚度0.7~1.0mm,种仁饱满,出仁率高达59.7%。核桃仁浅黄白色,含油率72.83%,口感松脆,香味好。具有丰产性好、产量高、果形大、卖相好等优良特性。

1.3种植现状

1.3.1种植方式

昌宁县历来重视核桃产业发展,在种植方法上,采取栽植嫁接苗、嫁接改造、间密栽稀等多种办法。在发展模式上,采取林粮、林烟、林草、林药等模式。大力实施绿色扶贫、干果基地、核桃产业化、退耕还林等项目工程造林,核桃种植方式从“好田好地四边栽,房前屋后零星栽”转变为“好田好地中间栽、工程造林连片栽”。全县13个乡镇、117个村(社区)、55637户农户种植核桃,有10个乡镇的核桃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80个村(社区)的核桃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1.3.2单产效益

2013年末,全县核桃种植面积18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95.45亩,产量25000t,平均亩产干果26.19kg,亩产效益仅为900元。根据《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GB 7907—87),树龄≤15年的丰产指标为78kg/亩,16~20年的丰产指标为172kg/亩,21~30年的丰产指标为232kg/亩,31~40年的丰产指标为259kg/亩,可见昌宁县核桃亩产量与国家标准差距较大。根据昌宁县核桃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9月份开展的全县核桃现状调查结果,全县核桃低产低效林面积60.70万亩,占全县核桃种植面积的33.7%,占挂果面积的63.6%,核桃低产低效林中,中龄林55.74万亩,占91.8%,衰产老树4.97万亩,占8.2%。

2低产低效原因分析

2.1基础设施条件差

核桃种植区多处在陡坡山地,自然条件较差,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大,政府和群众的投入能力有限,导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缺乏配套的水利灌溉设施,不具备机械耕作的条件,生产效率低下。大多数核桃处于放任生长状态,没有根据核桃生长发育特性,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灌溉,大部分核桃只是靠和粮食、烤烟等作物间作,间接地吸收养分,树体营养不平衡或不足,使树势衰弱,产量低而不稳,大小年现象明显,极大地限制了产量和效益的提升。

2.2管理粗放单产低

核桃中后期抚育管理粗放,“人种天养”问题突出,稀密不均、缺水缺肥、树形凌乱、老弱退化、结果大小年等情况较为普遍。树体管理粗放,挂果的成龄树大都是自然回头形,树体高大,树形紊乱,冠幅较大,但外密内空,通风透光性差,结果部位外移,有效结果体积小。部分地块核桃密度过大,相互争光争养分,光照、养分、通风不足,导致核桃营养枝生长过盛,结果枝少,严重影响核桃产量,急需进行间密移植。

2.3部分区域品种不适宜

昌宁县近年来新发展的核桃面积大,涉及区域广,中幼林抚育管理任务十分艰巨,在一些高海拔冷凉地区,特别是有低温霜冻影响的区域,没有种植适应低温气候的“细香核桃”、“大尖嘴核桃”等品种,导致在这些区域的核桃“水皮”、“水心”,烤干后“缩仁”、“空瘪”,核桃品质较差。另外,也存在一些不适宜地区盲目发展核桃的情况。endprint

2.4核桃老树进入衰产期

昌宁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全县衰产期老树面积4.97万亩,占总面积的2.76%。在一些核桃老产区主产区有大量进入衰产期的老树,核桃树龄达到70~80年以上,逐渐进入衰产期,枝条萌发能力减弱,树势开始衰弱,结果量逐年减少,核桃品质下降。

2.5抢青采收烟熏火烤

核桃种植户大多以出售青皮果为主,一旦有收购商贩进山收购,还没到核桃自然开裂成熟,就急于出手,而买卖青皮果的商贩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往往优劣混杂,以次充好,最终是损害了昌宁核桃的口碑和干果加工商户的经济利益。虽然昌宁县已扶持推广470多座智能化无烟烤炉,但与全县25000t的加工量相比,无烟烘烤炉还是很少,为了核桃有好卖相,“熏硫磺”卖“火烟果”的情况依然存在。

3提质增效措施

3.1水分管理

萌发前15~20d(2月下旬至3月上旬)结合施春肥浇水一次。挖深30cm的穴或沟槽,施肥后每株浇水50~200kg,然后回土并覆盖地膜或秸秆、杂草等覆盖物,幼树覆盖树盘,成年树覆盖浇水面。

3.2土壤管理

3.2.1树盘覆盖

采用秸秆、山草、枯叶等覆盖树盘,覆盖物压实后厚度大于6cm,覆盖面积大于4m2,覆盖时间9~10月份。

3.2.2合理间作

间作物的种类和间作方式以有利于促进核桃生长发育并有一定经济收益为原则。间种时必须留足树盘,树盘大于4 m2。不宜间作高秆作物及易滋生或感染病虫害的植物。

3.2.3深翻土壤

生长季节及时中耕除草,并将杂草覆盖树盘。9~10月份结合深施有机肥,中耕一次,树盘附近宜浅,以防伤及主根。坡地种植核桃,还应结合中耕、施基肥逐年扩大树盘,筑造小台地,以便保水、耕作。

3.3合理施肥

3.3.1春前肥

在核桃萌发前20d左右(2~3月)进行,幼树采用环状沟施,成年树采用多点穴施或条状沟施。施肥沟(穴)深度30cm,施肥后适当灌水、盖土、秸秆或地膜覆盖保水。幼树、弱树及衰老树以氮肥为主,辅施磷、钾肥;结果壮树施氮、磷、钾复合肥。施肥总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50%~70%,并遵循大树多施、小树少施的原则。

3.3.2夏季追肥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幼树沿树冠外滴水线挖深、宽20~30cm环状施肥沟;成年树采用多点、条状、放射状施肥,内外皆施。肥料种类以磷、钾肥为主,辅施氮肥,并根据当年坐果量及树势,调整施肥种类配比及施肥数量。树势旺盛而结果数量多,以施入磷钾肥为主的复混肥,可适量多施;树势旺盛而结果数量少,可适量少施或不施氮肥而多施磷、钾肥;树势弱而结果数量多,同时施入氮、磷、钾肥,适当加大施肥量;树势弱而结果数量少,施入以氮肥为主的复混肥,适当加大施肥量;树势中庸、结果数量适当,按氮∶磷∶钾=1∶2∶1施入。

3.3.3基肥

成年树在10月进行,幼树在12月进行。幼树沿树冠外滴水线挖深、宽30cm环状施肥沟;成年树采用多点、条状、放射状施肥,内外皆施。秋施基肥要与中耕除草及覆盖结合,将杂草或覆盖物铲入沟内再施入农家肥,后续均匀施入钙镁磷肥,使土、肥混合均匀,最后覆土并覆盖。

3.4树体管理

3.4.1幼树整形修剪

落叶期根据单株个体生长情况,培养自然开心形或主干分层形,保留枝过长的适当短截,以利于来年促发分枝。一般延长主枝保留1~1.5m短截,侧枝保留0.7~1m短截。已经进入初果期的旺长树,整形修剪不能急于求成,在力求保留结果短枝的前提下逐年完成整形。

3.4.2成年结果树整形修剪

结合现有树形,首先疏除过密大枝、病枝、枯枝和内膛密弱枝,改善树冠内光照条件;然后短截冠内和冠外旺长枝,培养枝组。修剪的顺序为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大(枝)后小(枝)。修剪后达到上稀下密,上窄下宽,外稀内密,大(枝)少小(枝)多的目的。修剪以落叶期修剪为主,并以萌芽前刚好结束修剪为宜。

3.5造伤促产

以生长季节,单株绝大多数短枝停长时(5~6月份),对树干胸径10cm以上,生长旺盛但结果量少或不结果的核桃中幼树,实施主枝或主干环割刻伤,可促进花芽分化,实现早产、丰产。方法可采用斜环割、斜半环割或横环割、横半环割,深达木质部。半环割应根据枝、干大小,刀痕长10~20cm,3~8条(每条刀痕间距 5~8cm)。

3.6花果管理

3.6.1人工授粉

对初果期核桃树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从铁核桃或进入盛果期的核桃树上采集成熟雄花序(约20%开放),在室内晾干,收集、贮藏。幼树雌花有1/3开放(柱头开裂至反曲即小果顶端两片裂开)时,于无风或风力较小的晴天早上进行喷雾授粉,大致比例:15kg清水兑50~100g花粉。

3.6.2疏雄花

盛果期核桃树,雄花量较大,开花消耗养分多。结合冬季修剪疏除70%左右雄花序,既节约养分,又达到增产的目的。

3.7衰产老树更新复壮

3.7.1加强肥水管理

春季(萌发前15~20d)以氮肥为主,辅以适量磷、钾肥的混合肥,施肥后浇水,以尽快发挥肥效,促进营养生长,恢复树势;夏季(5~6月)追施氮、磷、钾复合肥,壮梢、促花;秋冬季施足有机肥,为树体提供充足的有机养分来源。要求每次肥料深施(施肥沟、槽深50cm左右),以诱导和促进深层土壤中根系的更新和发展,达到根系与树冠同步更新、复壮。

3.7.2枝干更新

对严重衰老树,锯除全部主枝,促发新枝后选留位置和长势恰当的新枝培养主枝;对健壮主枝的适当部位进行回缩,促发新枝后在主枝上选留方位适宜的2~3个健壮枝,培养成一级侧枝;在每个主枝上适宜位置选留侧枝2~3个,在每个侧枝中下部长有强旺分枝的前端或下部进行剪截;疏除所有的病虫枝、枯枝、单轴延长枝和下垂枝;明显衰弱的侧枝或大型结果枝组进行重回缩,促发并培养新枝或新枝组。

3.8成熟采收无害化烘烤

3.8.1成熟采收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抢青的危害,教育引导群众成熟采收。积极引导组建专业合作社,成立核桃协会,通过行业自我管理,形成市场竞争合力,降低市场风险,共同抵制抢青行为,制定村规民约,出台地方政策,科学确定每年核桃采收时间,对抢青采收行为严厉处罚。

3.8.2无烟烘烤

大力推广户用型核桃智能化、无害化烘烤,降低烘烤耗能,减少烘烤成本,提高烘烤效率,确保核桃无公害品质,增加群众收入。核桃脱皮烘烤的初级加工,要由县城周边向核桃产区转移,由小商小贩向种植大户转移。县城要加快建设核桃工业园区,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核桃精深加工和流通贸易。

参考文献:

[1]杨源.核桃丰产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2]周志美.黄佳聪.保山核桃栽培[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贡山县核桃提质增效措施探讨
精细化管理促提质增效分析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