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雅”的老地名

2015-01-27 15:04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 2014年12期
关键词:基隆敦化谢氏

每条街巷名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有的仍流传,有的已淹没。

山西太原以“敦化”命名的街巷有八条之多,诸如敦化巷、敦化南巷、敦化东巷、敦化北路等等。其中最长最宽者莫过于敦化南路。其得名于敦化坊村,因其路北端终至该村之南,故名。明之前,今敦化坊村一带,并无村落,为荒草滩。明初,晋王朱?的爱妃谢氏去世后,遂埋葬于此。后晋府凡凭吊祭祀谢氏亡灵之时,所乘马匹均在此饮喂圈牧。久而久之,便有为其放喂马匹者居住于此,并得名东马片,亦称东马房、东马棚等。及至清代,一位张姓的富有进士,选中这里修建了“思居别墅”,觉得“东马房”之名俗而不雅,便改“马”字为“化”,取名“东化坊”,取“化马为龙”之意。但与之交往的一些文人学士们,又以为“东化”太白,选取二字谐音“敦化”为名。

类似的情形还有位于该市解放路的韶九巷,显然这是由烧酒巷更名而来。过去以手工作坊、集市贸易命名的街巷,还有帽儿巷、大小剪子巷,大小铁匠巷、靴巷、盘碗巷、酱园巷、炒米巷、猪耳朵巷、锣锅巷、阴阳巷、馒头巷、牛肉巷、豆芽巷、棉花巷、米市巷、柴市巷等等。位于柳北的依仁巷,为一条相交侧身的窄巷,显然是由一人巷更名而来。

雅名现象不仅太原有,其他地方也多。比如台湾的基隆,原名鸡笼,盖因其地山形若鸡笼状而得名,光绪元年设立基隆厅时,改作现名,附会曰“基地昌隆”。吉县“克难坡”原名叫南村坡,抗战时期,阎锡山率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山西省政府等首脑机关驻跸于此,为避讳“难存”谐音,遂改现名。长治城内有巷曰“梅辉坡”,实则由“煤灰坡”而来。另外,屎壳郎胡同易名时刻亮胡同,劈柴胡同易名辟才胡同,棺材胡同易名光彩胡同,哑巴胡同易名雅宝胡同。据统计,清末民初用此法改名的北京胡同有百条之多,全国各地不知有几。(介子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隆敦化谢氏
基于FKM标准的敦化抽蓄电站转子磁极疲劳强度分析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谢氏南征记》
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方法
《东山再起》
高门与孤寒:南朝谢氏族人的升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