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衫”文化现象的转变与发掘

2015-01-28 13:31
2015年16期
关键词:文化衫功能性青少年

陈 达



“文化衫”文化现象的转变与发掘

陈达

摘要:本文从“文化衫”文化现象的角度出发,分析其现有的文化观念,从中寻找可以发展与转变的部分,并通过剖析文化衫的功能性,将文化衫更加的具体化、功能化,最终适应我们当今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文化衫;文化;青少年;功能性

文化衫,其实就是一种松紧领口短袖纯棉衫,尽管款式与结构上没有太大突出点,但加上图案和文字符号,就成为具有独特文化韵意的服饰品。文化衫以其独特的图案和文字符号来表现穿着者的个性、愿望和情绪。因此,“文化衫”服饰文化的发展,可以了解不同阶段的青少年的发展变化和趋势,同时更重要的可以传达我国民间的不老文化。

一、转变文化衫的文化观念

(一)丧失认同感题材的意识转变

代表丧失认同感的符号表达,如“我没有钱”、“一无所有”、“跟着感觉走”等,将这些代名词转变为一种积极的信号。生活中大部分的青少年到了一定的阶段,会经历为金钱困扰的阶段,产生出一种无所归依的心态。青少年正处于脱离父母面向社会开始自我独立的时期,但是,起步阶段不太可能充分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其充分的发展。当下高端的纯金首饰、钻石饰品,金利莱,阿迪达斯套装等各种高档品牌,让人目不暇接,刺激着青年人的感官,也从而激发他们对于生活的消费欲望。

在文化衫中所体现的这种消费观念与现象,应该成为青少年前进进步的动力,成为一种向上的指向标。对于此题材在文化衫上的设计应用应该极力抛弃被戏弄被嘲笑的思想,放低不满的语调,将这些符号元素成为一种象征希望的正能量,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从而逐渐产生认同感和责任感,避免无奈和随波逐流,在洁身自好之外,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满足自我价值,通过文化衫的信息传递使得年轻人尽快的融入社会。

(二)唯心主义题材的意识转变

代表唯心主义的符号表达,如“上帝死了”、“我们还活着”,“我就是我”等,将这些代名词转变为一种拥有自我特色的表现形式。“我就是我”的“我”应该是一种对价值理想、社会态度、政治理想、人生目标的表现,要避免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青年人的迷惘和孤独,尽量减少“负效应”。另一方面,“我是个小小鸟”、“我是个纯情的小姑娘”,“我很温柔”等形式表达更多的应该是女性的温柔,天真、纯情,表达对浪漫爱情的渴望,尽量在文化衫的表达上避开“不正经”、“轻浮”等随意性态度。

文化衫作为青年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其主体的表现和文化的传达应该是现在文化衫发展的主要趋势,这部分不受主流文化控制、相对于主流文化的青年文化,我们应该将这种形式的文化衫作为载体从而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避免不必要的个人主义思想。追求时尚和标新立异是青年的天性,富有刺激性的语言和奇异的图案,具有表现自我存在和价值、张扬个性的特点,故在文化衫上的表达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二、发掘文化衫的多功能性

(一)“以本为根”传递文化

回到文化衫的本质,文化衫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的思想,体现中国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国的文化形态。在文化衫上汇集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反映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以中国的大漆艺术为例,中国漆器早在西汉时期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大陆,其产品蔚为壮观。在文化衫上体现漆艺的文化色彩可以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和接触漆器艺术,让中国传统漆工艺得到现代社会更多的传播和认可,也让文化衫本身的题材更加多样化,本真化,让二者相互承载。

诚然,文化衫上面的符号表现可以为图形或文字,但不能单一的从图形文字的表面形式出发,不能只是单纯的开发设计图形文字的变化与排列,更重要的应该注重这些图形文字背后所蕴含和体现的文化含义,设计绘画出具有文化价值的图纹,像更多人传达中国多样的文化魅力,这样也能更好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失现代感,将文化衫的形象设计提高一个层次并具有中式风格。

(二)承载过往传递史件

文化衫可以作为载体去传达历史的声音。比如黑辐射的标志,它带标的是反对核武器,反对核战争的一种心愿;比如格瓦拉的头像,他代表的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再比如反映汶川地震、保护水资源、爱护野生动物等,诸如此类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都可以通过文化衫以文化传播的形式表现表达。

“文化衫”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的暗示的力量十分强大。前胸印着葛里高里·派克的头像,后背图案则是两支交叉着的牛仔左轮枪。有的画着玛丽莲梦露,她标志性的微笑,后背印着丰润的红唇。作为任务形象都在文化衫上展示着迷人的形象。这些可以看作是借影星崇拜来表现自己。还有些代表动漫卡通形式的图形纹样,例如大嘴猴、老爷车,这些也都是对于不同领域历史的记载。这些图案因其具有时间的积淀而受到推崇。

三、文化衫的需求化传播

(一)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工业的批量化生产,商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消费者的选择也受到局限。文化衫所体现的类型单一、没有文化内涵,因而无法满足于消费者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其实,现在更多的消费者在购买文化衫时不光考虑到商品的使用价值,更讲究的是文化品位,可以说,人们对个性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就更需要注重从文化衫的本质重新入手,体现出“文化含量”。

提到文化与产品,人们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消费方式如旅游、娱乐,这些方式的消费它们注重其产品的文化意义,对文化要素进行了缜密的文化营销。而我们当下很多文化衫创意缺少了实际意义上的文化性,但是人们对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文化衫本身的文化内涵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吸引力,不同的文化性质给予了不同的文化含义,为不同群体所需的文化衫提供文化的能源,创造一种属于文化衫独有领域的文化圈子。

(二)差异化的消费心理

因年龄、个性、消费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文化衫的需求层次上应具有具体的需求导向。文化衫最初的时候是一件“我很烦,别吵我”就能引起轩然大波。在那个时候,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由于商品流通速度快,文化衫在那时很快就传播开来。新事物的出现难免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会喜欢,有些人认为有些题材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到现在,文化的差异性在挑战人们接受的程度,人们的习惯不断被改变。

因此,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形成差异化,被细化。“文化衫”能够提供按照消费者需求生产的产品,同时消费者需求的差异也是要求不同文化性质文化衫旳一种体现,决定权交由消费者就从根本上体现了现代文化衫的差异化,以及人们消费观的差异化,使人们能够选择属于自己气质文化的文化衫。

四、总结

对于“文化衫”的流行现象,说法很多,褒贬不一,这也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个性。各种不同的文化衫符号和图案点缀着当今的生活,但某些不健康的文字图案的也会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这期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改善。文化衫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可以说,文化衫是具有生命力的事物,对其抱着宽容的态度,采取积极引导的措施,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魁著:《消费文化一一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吴存东著:《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3]柯锡安著:《小T恤大文化——谈圆领文化衫》,安徽:科教文汇,2012年。

猜你喜欢
文化衫功能性青少年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青少年发明家
论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播:文化衫视角
5W模式下大学生文化衫符号的传播意义探析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浅谈文化衫设计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