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中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关系浅析

2015-01-28 19:05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卫生防护面源污染源

杜 渊

(扬州市江都区环境保护局江苏扬州225200)

环境影响评价中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关系浅析

杜 渊

(扬州市江都区环境保护局江苏扬州225200)

剖析了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置,以及二者的对比和距离关系的设置,为环评工作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关系

在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我们会经常对大气污染因子进行影响预测分析,而其中无组织排放的问题又是常见现象,因此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无组织排放,就必须对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进行预测与分析。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预测结果是否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建设和周边环境的影响都可能产生诸多影响。如距离设置过大,项目建设的投资成本会大幅提高;如距离设置过小,项目建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也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对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预测分析要科学、客观、合理。面对这两个防护距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

卫生防护距离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边界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的最小距离。它的设置首先应根据各行业已制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来确定,其次是按照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确定具体距离。对于无行业标准用计算法来确定的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进行翔实的气象参数收集整理,其中特别是近5年平均风速等参数。(2)生产单元的面源计算要注意如是矩形源要注意长宽比不能过大,如比例过大笔者认为应进行面源划分;多个低矮的相对集中的点源合并考虑。(3)污染因子种类的选择应以有毒、有害、高深度、大排放量的物质为主要对象。(4)污染因子数量选择笔者认为以两个主要影响因子为宜,当然也可考虑两个以上;其主要原因为当卫生防护距离不在同一级内时,均以按距离大的一级进行设置。(5)如计算得出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内,应提高一级。(6)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是由生产单元的边界到居住区最小距离,而不是厂界到居住区的最小距离。(7)如项目内有多个无组织排放源应分别进行计算,分别设置卫生防护距离;根据计算的结果形成一个全厂的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8)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有环境敏感目标,但同时不能忘记在此区域内要有必要的绿化。

2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设置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指: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物对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影响距离,以厂界为边界外扩的环境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均是以SCREEN3模型法来确定的,此方法偏重于理伦的数学模型。此方法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相关参数选择,特别风速是指高度10m的风速,预测点相对污染源的高度均是0。(2)对同一个生产单元或相距较的生产单元应进行合并,作为一个面源来进行预测分析,对相距较远的则应分别进行预测分析。(3)面源的长宽比不能大于10,否则应划分成多个面源来进行分析。(4)计算时应采用小时深度标准值或居住区最高允许浓度一次浓度标准值来进行预测分析。(5)对分开污染源应分别进行计算预测,并绘制全厂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包络线图,标注出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3 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对比分析

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1)气象参数、公式计算系数较多;(2)污染源参数较多(面积、源强等);(3)要考虑不同的地形地貌;(4)许多污染因子只日均环境质量标准,而无小时或一次浓度限值,不宜操作;(5)考虑了有组织排放与无组织排放的叠加。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较为简易主要表现为:(1)气象参数、公式计算系数少;(2)考虑源强、有效源高、源的长和宽;(3)此方法只考虑了无组织排放源强的计算,未考虑有组织排放源的排放叠加和低矮污染源等处置问题;(4)预测模式中只有一种地理环境模式,不够全面。

4 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关系分析

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两者之间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在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中我们应同时考虑这两种预测评价问题,使其互相补充。从两种影响预测计算方法来看,它们对污染源参数的要求严格基本一致,因为污染源参数的科学、客观、准确直接影响到预测结果。在进行影响分析时,应首先进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预测分析。因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分析是以厂界达标为基准的。同时还要结合卫生防护距离的预测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科学的、严格的为结果为标准。如在实际工作中,同样的污染源在不同地形地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卫生防护距离,而大气防护距离则不然。对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区域提出相关防范措施要求,如拟建项目的设置、区域内居民拆迁等等。同时结合预测结果,对项目的生产工艺、污染防治措施等提出改进要求。如工艺革新、清洁生产、改变排放方式,降低排放量、降低排放浓度,改变能源结构等。

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两种预测模式,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评价问题。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有一定的互补作用,但建议在以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方法的修订中要考虑地理环境、参数设置的特殊性和全面性,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方法的修订中要考虑简易操作性。通过这两种预测模式分析评价,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管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使得建设项目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良性发展。

[1]信晶,郎延红,伏亚萍.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区别及应用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0,36(3):105-108.

[2]张新莉,吴新敏,雷玉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108.

杜渊(1976—)男,江苏江都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猜你喜欢
卫生防护面源污染源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的苯系物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浅谈高校图书馆卫生防护工作策略
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措施探讨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 青政〔2017〕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