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职技学院:专任教师有支“混合编队”

2015-01-29 18:54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工程师课程体系

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的实训教室里,陈国平老师正指导学生在通信现网模拟平台上配置数据,调测性能。陈国平既是通信学院的讲师,又是中兴通讯的工程师。目前,该院像陈国平这样拥有双重身份的教师有22名,占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二。

“教学与生产脱节”是一些高职存在的通病,不仅是设备落后,在技术、能力乃至文化等方面与企业的生产实际都相差甚远。虽然南京信息职院在与中兴通讯合作的过程中引来了1.5亿元的新设备,但学院副院长杜庆波认为,仅有设备还是不够的,必须在教师素质和课程体系上与企业进行深度对接。

2012年,学院借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契机,与中兴通讯合作成立“电信学院”,试图开辟一块“试验田”,探索“双主体”办学新模式——企业负责专业教学和管理,学院负责全程督导企业的教学过程,考核企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企业的工程师与学院的骨干教师组成“混编团队”,共同进行专业开发、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

企业承担了重任,很快派出17名工程师走上讲台。他们有的在国际一流通讯企业任职多年,有的是通讯行业培训的“金牌讲师”。工程师把自己的“绝活儿”带到课堂,按照14个典型工作岗位、10个关键工作阶段,梳理出3层4类共12项岗位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模块,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并承担近六成的专业课教学。

企业的培训教材被转化成教学讲义,岗位技术的最新发展在第一时间进入课堂,在实训室里上课,在真实设备上演练,边学边做成为教学常态。按工作流程设置项目任务,按企业分工进行角色扮演,团队学习、自我评价,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把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融入专业学习中。

以往,学院教师理论素养扎实,但是缺少企业实操经验,讲解课程往往摆脱不了学科思维,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们则更注重对工作思维和经验的传递,更能抓住实际应用中的要领。通信学院副院长汤昕怡举例说,在讲解移动网络优化设计时,教师一般会将大量精力放在技术原理和技术流程上,而企业工程师则会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分析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不同类别网络的特点和方案设计上的区别。

教师“混合编队”不是简单混合,除了平时互相切磋外,企业还免费给学院教师提供新技术培训机会,学院教师每年可以轮番到企业进行3个月的现场体验。目前,参与团队的专任教师都拿到了职业技能高级资格证书或企业证书。

近年来,教师“混编团队”已经改造了20门专业课程,编写了21本教材,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长期跟踪研究这项改革的学院高教所所长徐胤莉说:“校企合作不能停留在财和物的对接上,更重要的是通过理念的对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专业素养,改变课程体系和内容,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工程师课程体系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十三五”回顾系列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开心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