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2015-01-29 18:50李河江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职政治思想

李河江

如果对网络做一个解释,那就是将整个地球放在你的手心。在这个虚拟的地球中,没有国界、地域的限制,它对每一个来访者不做任何要求。人们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任意驰骋,它对人们的影响较之其它任何一种媒体都更加全面、深入和开放。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每一个学生在走入职业学校后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网络,但由于技术的原因,现在无法对网上的每一个信息及时地做出准确的甄别。这就意味着全世界的丑恶与美好、正确与错误、颓废与激扬……通通呈现在了学生眼前,任其选择。这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学生的违纪、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对中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深入分析并结合现状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调整。

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1.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不可否认,走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中考成绩低、不能升入高中的学生,有的是为了国家的补贴,有的是家长为了找个地方安置孩子,有的是老师到田间地头费尽口舌招来的……学生的学习、品德参差不齐,因此学生违规违纪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学校管理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

2.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甚微,教育形式单一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中考成绩落后于人,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与自卑心。但现在大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没有结合中职生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上,各个学校也几乎都是一味地说教和“作秀”般地宣传,给学生实际体验和现场磨炼的机会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人的感觉便是缺乏真情实感,也没什么实效。

二、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1.各种不良信息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三观”和行为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消极、不健康的元素,比如色情、暴力、赌博、金钱至上等涌现到学生的面前。一些反动不法分子也盯上了网络这个极为自由、迅捷与开放的平台,大肆利用网络将反动、邪恶的思想与文化渗透到青少年的生活中。而网络行为又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学生的是非判断与正确行为的选择完全依靠其自身的信念与日常培养的道德意识。这无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际上,这些出于各种目的走入职业学校、自身本就有着或多或少不良情绪的中职生,在无人监管的状态下,其所表现的道德行为较之平常相差甚远,有时甚至连学生自己都弄不懂为什么在一种自由、隐蔽的空间中会表现出另一个“不道德”的自己。

2.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与内容的多元化,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网络环境是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其信息的开放、传播的及时,是其它任何一种媒介都无法比拟的。网络使得各国、各地、各民族、各行业的思想观念与文化形态得以汇集并进一步发展。而这些信息又并非完全呈现出对或错,更多的是以一种真假共存、美丑混淆、善恶兼备的形态存在,前后两者的标准、界限也不明确。而十几岁的中职生由于文化层次、生活阅历、认知水平、鉴别能力的限制,在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与思想价值,尤其是一些被特殊包装过的信息时,很容易受到迷惑,甚至是强烈的冲击,从而怀疑到以往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

笔者在学校曾经对几个班的学生做过一次风格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上网的目的大多是关注娱乐八卦、视听信息、玩游戏,少部分学生是为了查找资料、交友、抒发情感、看电子书。而对于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极大部分学生表示理解与包容,认为正常,没什么大惊小怪。很多学生承认,自己由于家庭、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对前途茫然却无处宣泄,便上网撒谎、欺骗,浏览不良网页。由此可见,学生有多种多样的上网需要,而如何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培养学生更加便捷、准确地选择信息、促进自身素质提高、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途径

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其视听见闻

很多学生远离人群,沉溺于网络,主要原因是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任意创造出另一个满意的自己,通过与不了解自己的人交流,发表言论,体会到骄傲与自豪,从而忘记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失败。而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创新的欲求,也没有成就感。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开设各种社团,如聘请专业教练来校教授学生喜爱的文艺活动,帮助学生成立街舞团、演唱团、乐器团等。在此基础上,与社会各界联系,开展多种文艺活动、公益活动,使学生能通过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接触到社会、增加阅历,缓解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茫然。同时这种方式又可以调节学习生活带来的单调与枯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抑与空虚。而且在活动与交流中,还可以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实其空余时间、多余精力的目的,使学生无暇沉迷于网络。

2.将网络法治、道德教育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

很多学生在网上攻击他人、从事违法行为,并非出于本意,而是以为在网络中这些行为不会被发现、不会受惩罚,一时的恶作剧心理所至。那么教育工作者就要重视学生的这一心理,及时地向学生普及网络法律法规、网络道德规范,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观念与是非观。同时通过生活中的案例,现身说法,教育学生提高自我约束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使其了解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危害,不轻信他人,不随便与网友见面等。

3.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不可否认,网络在人们生活的诸多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越来越多的“淘宝”店、网上实体商城,不仅使商品交易方式多样和方便,更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结合网络带来的机遇,结合学生的爱好,引导其向正确方向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提高教师的网络技能,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指路人作用。在信息时代,教师应主动、积极地思考网络对学生的各种影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网络知识,了解、熟悉各种最新的网络信息。如此才能想学生之所想,与学生在网络这一平台中畅通地交流,使学生更加相信教师、佩服教师。

②创建有班级特色的网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博客、微博这些网络形式不仅吸引了十几岁的中职生,也吸引了大量成年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专门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建立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网,再以专业、班级甚至寝室细分子栏目,并聘请学生参与管理。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和了解学校、同学,还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普及网络法律知识、网络道德规范,使学生做到自我监督。对教师而言,可以学生喜好和需要设立一些有特色的小栏目或信箱,比如“我爱DIY”“成长的需要”等。学校应及时了解学生的爱好、生活与心理动态,以期在最快的时间内分享他们的喜怒哀愁,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③鼓励学生开设有个人特色的网上小家,将个人爱好与学校专业结合起来。在学校,有很多文艺、手工、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开设个人博客、网上小店,组织学生在网上开设书法绘画展览、摄影比赛、寝室设计评比等,使其从中获得成就感;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手工特长,开一些校内网上“淘宝”小店,将平时练习的手工制品放在网上展览、交易,也为他们日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中职政治思想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办公室政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