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工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工会走向法治化的历史必然

2015-01-29 15:48金明鑫宁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国工会法治化依法治国

金明鑫,宁宇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新时期中国工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工会走向法治化的历史必然

金明鑫,宁宇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航程。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改革洪潮中,中国工会肩负着通过法治方式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历史使命,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把握好通过法治方式实现自身全面转型的历史契机。

改革;中国工会;法治

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担负起深化改革的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开启了中国政府由权威性政治向法理型政治真正转变的新征程。中国工会是中国职工的利益代表,在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工会也面临着自身的改变,深化改革对于工会来说既是机遇,也面临着挑战。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重大领域的改革,对于中国工会提出了很多新的历史任务与课题。在实行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历史背景下,走向法治成为工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体制改革为工会法治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各种关系必须在规则的框架内运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就要求我们的上层建筑必须建设法治政府与之相适应。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指引下,2014年党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鼓励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比重将会进一步加大。国家打破户籍对人的束缚,鼓励更多农民就近城镇化成为农民工,未来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进入到城镇成为新时期的农民工。新兴的农民工群体权益保护成为关系民生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工人阶级的利益代表组织—中国工会必须从组织形式、维权方式和手段上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对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进行利益代言和权益保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进入我国投资建厂,成为经济成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将会把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体制企业进一步推向市场,国家鼓励混合所有制成分发展,未来国有企业中的非公有制成分将进一步加大。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将愈加明朗。外资、私营等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去经营,这类企业内的劳动者权益将会处于弱势地位,在有限政府的背景下,政府不能更多去介入管理和维护,劳动关系将会越发契约化、法制化。由于资强劳弱的总体格局和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的现状没有改变,劳动力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由于维权机制的不健全也将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要实现依法治国,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树立法律的权威,通过法律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对于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劳动关系也必须通过法治的方式去调整,让各种劳动关系问题逐步纳入法治的轨道。这就要求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必须加强工会的维权力度,赋予工会更多的手段和资源去维护劳动者权益。

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法治化的工作方式成为中国工会的必然选择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进一步加以确定。在依法治国背景下,中国工会改革也必然要走法治化的道路,这是中国工会在依法治国背景下走出困境的出路。中国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联合的社会群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重要的社会团体,随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政府将把越来越多的维权资源让渡给工会,中国工会通过被赋予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来维护党的政权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内容,工会必将会在依法维权的道路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中国工会通过法治方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改革开放初期,以GDP增长为标准的政绩观使得我们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环境资源代价。在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背景下,各个地方政府都想尽一切办法去招商引资,对企业十分重视,个别政府甚至在维护企业的个别利益时,以牺牲环境和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代价去推动GDP发展,因为企业的发展能够给地方财政GDP做出贡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在政策调整中提出对于地方的考核不再唯GDP论,而是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以及幸福指数将会作为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将成为各级政府加以重视的工作内容,在各个企业中工会工作将会得到政府切实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地方区域内也需要工会切实发挥维护职工的职能,这就要求中国工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切实维护职工的权益,通过法治途径协调劳资平衡,职工的合法权益才能在“资强劳弱”大背景下成为政府重视并迫切解决的执政理念和导向。

四、社会治理现代化呼唤中国工会法治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命题,并将之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之一,社会管理逐步向社会治理转变。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政府将会简政放权,把更多的权力让给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来承担“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后剥离出来的职能,让市场更好地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家治理形成一个政府、企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共同治理的格局,总之“小政府、大社会”是一个为之努力的社会治理方式。从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可以看到,对于此项改革,政府是下定决心去践行的。2013年政府下放203项行政审批权,2014年下发行政审批权600多项。政府在未来社会运行中的职责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划底线,即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加强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另一方面是定规则,即政府加强各种规则的制定和监管,使得每一个社会治理主体都在法治的框架内行动。中国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体系最大、涉及面最广的社会组织,同时也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社会团体,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工会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政府让渡的应该属于社会治理的权力和职责,同时工会法治化也是未来工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于工会如何通过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来开展工作,这个课题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工会实务界研究还相对薄弱,很多有创新性的实际做法并未汇总形成理论体系。工会如何通过法治手段来开展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工会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无论对于工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实现法治中国,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国工会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林文.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学习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鲁微]

The Situation and Tasks Facing Trade Unions of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JIN Mingxin,NING Yu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Liaoning Province,China)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headed by XI Jinping has started the new period of deepening reform.In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reform,China’s trade unions shoulder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protecting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ough the rule of law.

reform;trade unions of China;rule of law

D412.6

A

1673-2375(2015)01-0036-02

2014-11-30

金明鑫(1979—),男,辽宁抚顺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在读博士,辽宁省总工会法律工作部主任

科员,主要从事工会法治化建设研究;宁宇(1979—),男,辽宁沈阳人,辽宁省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

猜你喜欢
中国工会法治化依法治国
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三十二)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八师一四四团掀起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新热潮
善为精准发力之举 2013-2018:中国工会服务职工样本录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公路债券主推公路融资法治化
由“内容法律化”到“政策法治化”——以互联网行业产业政策法治化优先进路选择为视角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