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知识产权智库的思考

2015-01-30 08:14
知识产权 2015年4期
关键词:智库知识产权研究

赵 勇

建设知识产权智库的思考

赵 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关键时期,知识产权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急需开创性的思想引领、专业的理论创新、实用的政策建议和前瞻的战略规划作支撑,因此,建设和发展知识产权智库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宏观角度和政策层面创造有利于知识产权智库成长的条件和环境,推动各级各类知识产权智库实现跨越发展,建设知识产权的思想力量。

智库 知识产权 战略 思想

现代智库一般是由不同领域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组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和产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谋划,提供理论支持、策略和解决方案等的研究机构,在国家社会分工中扮演着“思想者”和“建议者”的角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初现端倪,各项工作决策的复杂性、重要性不断增强,智库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2014年5月提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智库”,明确了建设知识产权智库的任务和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国家智库,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

一、建设知识产权智库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国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硬实力”已经实现了令世界瞩目的跃升。2013年,我国科技研发投入1.2万亿,十年增长了近7倍,专利、商标申请量多年世界第一,国际PCT专利全世界第三,专利质量全面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2013年,我国专利运营共计11.3227万次,涉及专利数量超过10万件。2014年,我国全年实现专利质押金额489亿元、同比增长近92.5%;全年有530家企业投保专利责任险,涉及专利1855件、保障金额达6438万元;正在实施的国际合作协议142项,世界创新能力排名第19位;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获得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金奖的20个项目自实施日起至2013年底,新增销售额1450亿元,新增利润195亿元,新增出口额329亿元,知识产权助推经济发展成效显著①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知识产权事业迎来了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的保护作用和对经济的驱动力,用智慧升级“中国制造”。强大的战略谋划能力和战略实施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力量,是强国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从国际经验看,美国的《21世纪战略计划》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计划、日本的知识产权立国战略、英国的知识产权国际战略、韩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新加坡的知识产权拓展计划等,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通过组织政府和社会智库进行研究,形成了符合本国实际利益的知识产权战略并加强战略协调,同时广泛凝聚全社会知识产权共识,团结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方力量,共同促进战略实施的效果,实现知识产权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建设一大批中国特色新型知识产权智库,对内加强战略规划、凝聚最大共识、实现理论突破、促进政策创新,全面推进事业发展;对外提升国际影响,彰显思想力量,使我国知识产权“思想力量”得到“世界认同”,并能为“世界分享”,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是我国提高“软实力”的需求,也是适应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地位和作用的客观需求。

二、知识产权智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智库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国内重大知识产权决策,特别是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政治、经济、民生、外交等重要或知识产权突发问题上,常常陷入“集体失语”、“反应滞后”或“词不达意”的尴尬处境。比如2012年,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创新迷途: “中国的专利政策与实践如何阻碍了创新的脚步”的报告》,其中指责中国专利数量虚高和质量低下的问题;还如最近反腐落马官员中屡屡出现的“专利腐败”现象(职务发明人权力归属和利益分配问题),都需要我们的知识产权智库及时研究、快速反应,从政策制定和社会舆论方面作出回应。然而,目前这方面我们做得十分不够,究其原因主要为:一是未形成规模。目前研究知识产权问题的智库数量十分有限,从业人员不多,除了国家级的研究机构,国内知识产权智库通常倾向于各自为政,资源整合得不够好,“弱、小、散”现象比较突出,整体实力不强。影响力强、知名度高的知识产权“龙头”智库更是凤毛麟角。二是成果实用性不强。研究存在理念固化,“书斋式”、“纯学术”的研究普遍存在,而且较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一些研究成果对现行政策的阐释和宣传多,创新建议少,可行性论证多,不可行性论证少,发现问题多,解决问题少,应用对策研究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鉴别力和反应力,成果缺乏理论的超前性和创新性,滞后于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就知识产权论“知识产权”,缺乏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视角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在决策咨询领域缺乏竞争力。三是缺乏协调合作机制。智库型研究是一个综合性、协调性和合作性较强的工作,了解政策需求才能预判前瞻,信息充分对等对称才能分析有力,发挥特长多方协作才能全面实用,而目前这些机制尚未形成或效率不高。四是人才储备不足。从业人员和高端人员双不足,具有国际声望和影响力、跻身国际领军人物行列的顶尖人才更少。人才同质化,专业性不足,缺乏特色鲜明的研究人才。后备人才不足,人才培养水平整体不高。

三、建设知识产权智库的对策建议

(一)知识产权智库建设构想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为有效统筹、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产权智库体系,增强智库研究的前瞻性、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应重点打造以下四类知识产权智库:

一是用好高端知识产权智库,构建“高智”。以全国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全国知识产权专家库为主要力量,借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国家经济、科技顶级智库,集合一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同时选拔一批来自政府、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性问题研究,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为中央决策提供咨询。

二是强化专业知识产权智库,提高“专智”。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等单位和组织为主要力量,围绕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路径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积极破解制约发展的各种难题,提出专业性观点,树立正确导向。目前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离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知识产权专业智库还要进一步加强前瞻性和国际性,瞄准未来10-20年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围绕国内外知识产权重大问题、前沿问题开展研究,还要加强与国外知名科技、经济和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合作,融入国际知识产权研究的主流,形成自己的声音,产出精品研究产品,提升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影响力,掌握话语权。

三是发展高校知识产权智库,打造“校智”。高校是国际学术和思想交流交汇的大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738所高等院校,拥有各类科研机构5059个,近十年来,国内高校承担各类课题近30万项。各类高端人才集中,政策研究优势明显,有利于形成多学科多领域的融汇创新之势。以高校为平台发展知识产权智库,有利于知识产权智库的理论水平,更有利于保持知识产权智库的相对独立性。根据教育部有关数据统计,全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机构仅有42家,加上20家设立在高校的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和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基地②数据来源于知识产权人才信息网络平台。,也不过40-50家左右(因部分有重合),这其中研究能力突出、形成品牌影响力的不多,如由著名知识产权学者吴汉东教授领衔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聘有110余名来自美日欧等国家(地区)的国际知识产权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及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70余项,出版专著40余部③数据来源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网站。。但大多数高校知识产权智库每年开展的研究大多来自政府的项目,自主研究不足,研究周期也较长,提升空间较大。

四是培育民间知识产权智库,形成“众智”。民间知识产权智库,或者称社会知识产权智库,具有体制灵活、专业化和自主性强等优势,是体制内智库的重要补充,可以有效淡化智库的官方色彩,避免过于行政化,而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需求提供专业、新颖、有特色的研究咨询服务,通过独特的思想和有创见的观点等智慧产品,对有关决策者和全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民间知识产权智库的建设还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改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实现知识产权政策建议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据了解,目前国内的民间知识产权智库不过10余家,大多附属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并不能单独活动,且主要集中在北京等知识产权活跃地区。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民间知识产权智库的优势将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知识产权智库主要任务

一是在知识产权理论建设上形成“中国思想”,体现思想创造力。遵循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方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各方面问题,以及未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重要问题(如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创新主体(政府、市场、企业、科研院校)和关系(如专利质量与数量)为研究对象,做出系统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知识产权领域的“中国思想”和“中国理论”。

二是在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中形成“中国方案”④顾海良:《新型智库建设与思想力量彰显》,载《人民论坛》2014年第6期,第38-41页。,体现战略规划力。敏锐跟踪国际国内知识产权变化动向,准确研判宏观发展态势,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如在我国推行“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的战略作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规划、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战略等,及时提出知识产权强国供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应对良策,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知识产权政策建言中形成“中国话语”,体现政策影响力。贯彻问题导向,紧密围绕创新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展的重大需求建言献策,如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国家建设中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应如何调整、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知识产权导航发展、如何应对TPP等,及时、适时提供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四是知识产权社会引领上凸显“中国意识”,体现社会凝聚力。优秀智库应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具有一定的社会引领作用,能够通过研究成果形成社会影响力。在此方面,知识产权智库应注重引导社会形成尊重创造的知识产权意识,培育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文化,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形成营造氛围,让“知识产权”既要走下过去普通人高不可攀的“神坛”,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又要让“知识产权”走出屡屡陷入的职务发明腐败和食品安全等的“泥潭”,让公众认识到其能为“天才之火添上利益之油”的重要作用,用知识产权“中国意识”引领社会,让知识产权文化融入社会。同时,要注重思想理论的表达,运用新媒体、新载体、新语言宣传和推广,用 “国际表达”讲 “中国故事”。

为达到知识产权智库的建议的专业性,还应考虑针对专项工作建立柔性的专项智库。比如,为提高专利等审查质量,建立外部专家委员会,对接内部审查政策制定部门和质检、质评等质量控制部门,过滤提炼外界和第三方对知识产权审查的意见建议,形成对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的有力支撑。在不同类别知识产权智库与任务的衔接上,可以推动高端智库主攻理论,形成“中国思想”;以知识产权专业智库主攻战略,制定“中国方案”;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侧重知识产权具体实践,提炼政策建议,打造“中国话语”,传递“中国好声音”,培育“中国意识”。

(三)知识产权智库建设措施

1.政策引导,市场培育

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政策研究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优势资源的能力,促进全国知识产权智库全面成长壮大。建立各级知识产权重大决策问询制度和决策咨询购买服务机制,坚持“谋”与“断”分离,在政策层面上将知识产权智库引入知识产权相关重大问题决策过程之中。支持鼓励各级知识产权智库积极参与应用政策研究,建立政策研究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信息交换渠道,一方面使知识产权智库对政策研究的需求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让不同层次和背景的知识产权智库通过较为正式的渠道获得政策研究所需要的公共信息资料。全面开展前期可行性和评估论证,提高决策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并适度向知识产权智库倾斜。鼓励高校和民间智库自主设立应用对策类课题,并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建立知识产权智库研究成果多层次的输出和讨论机制,面向全社会、向关心知识产权政策的相关公众和社会机构发布,达到引导社会、凝聚共识的作用,达到全面培育知识产权智库研究市场的目的。

2.开放合作,创新机制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曾指出,要通过好的体制机制来推进智库建设,有机整合各种研究资源,提升研究水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立开放搞研究的理念。知识产权事业本身是一个集科技、经济、贸易和法律的综合性、复合型的开放性事业,一定要有开放搞研究的意识。知识产权作为联系创新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研究工作也要走政、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使研究成果更具有权威性、导向性和实用性。其次是创新,“周虽旧邦、其命唯新”,既要创新理念,又要创新组织形式。宏观方面,有效利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协调和管理知识产权智库行业产业,微观方面,组建学术研究中心、咨询公司、营销公司和媒体等机构组成混合知识产权智库,整合智库全产业链,集知识产权学术智慧、行业智慧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智慧之大成,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各种挑战,不拘一格办智库。

3.人才优先,引领发展

智库是人才库,最核心的因素是人才。第一,培养一批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代表国内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选拔启用青年才俊、复合型人才,着力培育青年学术后备力量,完善青年人才进修、培训和选拔制度,优化人才结构,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研究队伍,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研究。第二,完善人才交流机制,实施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将研究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在职机关干部输送到知识产权专业智库、高校智库工作,或主持、参与相关重大课题研究,鼓励支持知识产权智库研究人员到政府部门或企业等基层挂职锻炼,在知识产权智库与党政机关之间实现人才双向流动,形成人才“旋转门”,增加知识产权决策部门与知识产权智库的沟通和交流。第三,建立能够有效利用国内外优秀人才参与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的机制,跨国知识产权人才和智力合作互享,借智成势,推动高层次、宽领域的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人才融入国内发展。

4.宣传推广,信息分享

智库成功的两大核心要素是其产品和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是有机统一体。也就是说,好的产品必然是有影响力的,否则智库就会失去其生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研究和对成果宣传推介就是智库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环节。有了好的研究成果,要善于宣传,通过经常和有效的宣传,打通智库产品通往市场和需求方的“最后一公里”,从而建立信誉,拓展生存空间。知识产权本身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的高度复合的学科特点,知识产权智库在发展的同时更应善于展现自我,成立专门营销部门和机构,利用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和微信等新媒体推广自己,加强与政府、媒体、产业界以及社会公众的交流,注重成果的实施效果等。还应与国际上的同行和各种传播机构交流,逐渐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取得国际话语权,努力建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

四、知识产权智库自身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对发展知识产权智库的重要性、目前现状和问题以及从政策角度提出了一些促进知识产权智库发展的意见建议,下面简要从智库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各级各类知识产权智库参考。

(一)政治立场是基本保障

知识产权智库作为政策研究机构,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大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基本的思想政治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智库的首要要求。实际工作中,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平衡创新者与广大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来探索、研究和优化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发展道路。

(二)资金来源是生命线

智库作为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要想达到一种相对稳定和独立的状态,从而保持政策建议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能否解决资金来源。而受到人、财、物等条件制约,智库的研究观点更容易受到影响,导致研究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多元化不足。因此,保证智库的资金来源是就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面向需求是根本导向

知识产权智库是知识产权领域思想的创造者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者,需求应该是知识产权智库的根本导向,思想必须来源于实践,没有需求的解决方案更是毫无意义。因此,知识产权智库在研究过程中不能仅限于政府部门指派,更多应面向市场、面向企业,贴近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同时,面向需求还要注重前瞻性、时效性和快捷性。

(四)特色和专业化是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是一门复合型且实践性较强的科学,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外交、管理等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大而全固然很好,但作为智库研究来说,特色和专业化才是王道。

建设知识产权国家智库,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政府应从宏观角度和政策层面创造有利于智库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推动各级各类知识产权智库实现跨越发展;知识产权智库发展应“立足实际,放眼世界”,早日登上“世界舞台”并后来居上,努力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创新的理论支撑、实用的政策建议和前瞻的战略规划,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 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dicates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ypes of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a consultative policy system.” Currently, China is in a signi fi cant period of not only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deep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but also accelerating the change of econom ic development mode and constructing the powerful IP country, therefor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reer have reached unprecedented breadth and depth. Herein,the uniquely visionary illum ination, professionally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ractically political suggestion and prospectively strategic planning are in urgent need, which makes it important to construct and develop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ink-tank. In this essay,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building which bene fi ts the think-tank grow th will be discussed from macro and policy perspective, for the sake of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hink-tanks at all level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intellectual power of thought.

think-ta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thought

赵勇,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副处长

猜你喜欢
智库知识产权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民居智库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中政智库“五朵云”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