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营销为什么冲击到百货业

2015-01-30 12:29丁家永
中国储运 2015年12期
关键词:百货业百货公司经营者

互联网营销为什么冲击到百货业

近几年在商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可能就是百货业一家一家的倒闭。不少经营者主要从市场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而我们认为,最大问题是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和与之相适应的品牌营销策略的缺失。目前百货业经营者把精力放在招商、营销方面,忽略了自身品牌的塑造。商场除了要根据市场需求,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外,还需强化服务品牌的建设,特别是特色品牌活动不仅对消费者有吸引力,也能得到经销商的积极响应。目前,百货业除自身品牌塑造欠佳外,品牌商品同质化、营销模式趋同也使其有限的利润空间更加狭小。

我们知道百货业的商品来源基本相同,很难就商品特色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形象。同时市场细分不够明确,品牌组合上的千篇一律,很难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的资源非常有限,不可能在每一个市场上完全拥有优势。企业需要用自己合适的资源瞄准目标客群,同时商场可以通过市场的细分化从消费者身上挖掘更多的附加价值,通过拉动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增加销售业绩和利润。另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当百货公司被逼进了死胡同时,电子商务正大行其道。

然而面对这一事实该如何认识,这是经营者必须关心的。从哲学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本质,首先要分析事物间的差异。大多数人认为,实体商有很高的成本,电商好像没有很高的成本,显然这是错误的。其实电商也有很高的成本,主要是网络推送的成本。没有网络推送,电商如同把店开在渺无人烟的荒漠,无人问津。电商和实体商的原理一样,实体商要开在闹市中心才好,而电商商店要开在人思维路径的主干道的“临街旺铺”上。电商中的所谓“临街旺铺”通常是通过关键词来实现的,你的店铺要离这个关键词很近才行,否则就无人问津。当然电商要为这个关键词“缴铺租”,缴得少了还不行,所不同的是实体商是按月固定地缴费的,而电商是按天缴费或按点击率缴费的,并且电商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多缴或者少缴,而实体商不行,必须按“包月”的方式缴。

互联网时代对百货业的冲击关键要从消费者消费心理变化角度来认识可能才能真正深入到本质上去。从消费者心理角度分析来看,如果说80后追求主流化,90后追求非主流化,80后追求品牌品质,90后追求自成一派,80后追求身份认同,90后追求与众不同,80后追求成为“精英”,90后追求“我就是我”等等,这一切消费者心理的变化我们大多数经营者并不了解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消费者心理发生变化的时候,百货公司受到冲击就不难理解了。

过去消费者将百货公司当作生活方式,现在他们只将它看作一个生活场所,希望在其中完成他们的聚友、购物、休闲的综合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希望百货公司能够在功能业态丰富性、空间体验感、服务完备度等方面都达到更佳水准。多业态多功能复合、体现一站式消费的购物中心正是迎合此类消费趋势的类型代表。可今天大多数商家仍视百货业为“商场”的本质即卖东西的场所,所以可以说百货公司与当下主力消费者(80后、90后)的需求已经产生了错位,消费者疏远百货公司就是必然的了。

今天在中国不管是80后、90后还是其它群体可以说对互联网的认识与使用都是较为普遍的,这与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有关。然而对80后、90后来说他们则是生活在互联网的一代或数字原住民,因为他们从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就开始接触到互联网,在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上,80后、90后群体普遍产生了心理依赖。与此同时,80后、90后对网络作为工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娴熟。80后、90后群体正过着一种“链接”的生活,即随时随地的上网,生活高度依赖网络。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已经远远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调查发现2014年,80后、90后群体还是移动互联网的关键人群。今天86%的80后、90后都是通过手机上网,其次才是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电脑。而在中国其它年龄段的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只有60%。

所以今天的百货业要想要打动80后90后,一定要学会从消费心理认识他们,洞察他们的潜在心理需求,从他们的价值观、情感需求、消费观念特别是对品牌产品的偏好入手,而简单地推断他们是新潮、追求酷和时尚的,而就贸然去迎合,不成功是必然的。记住:谁能为消费者在需要时提供对的商品,并且更灵活更贴心地服务他们,谁就能颠覆市场。这方面电商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例子,百货业应该向它学习。(作者丁家永,摘自中华品牌管理网)

猜你喜欢
百货业百货公司经营者
《经营者》征稿启事
“圣诞季”提前
钱不是攒来的
百货业O2O模式的转型及开展策略探析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近20年中国百货业演变
计算营业额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压机——精明采石场经营者的不二选择
超长牛仔裤
钱不是攒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