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学设计题初探

2015-01-30 20:39冯加根
中国考试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师资格学科知识试题

冯加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改革项目之一。教育部于2011年下半年首先在浙江、湖北两省进行改革试点,随后扩大到上海、河北、山东、广西、贵州等省(区、市),2014年下半年参加改革试点的省份达到12个。截至2014年年底,累计报考人数135.5万人。[1]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中学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三科。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基本能力。教学设计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独特题型,语文、数学等各科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科目普遍采用教学设计题,且所占分数权重最大。探讨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结构、类型与特点,有利于规范教学设计题编制,强化对教学设计能力的考核,提高教师资格考试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1 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题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中小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和主要职责。“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教学活动伴随人类社会始终。

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中小学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条件。国内外对教学设计开展了广泛研究,研究的角度和认识不尽相同。教学设计的英文表述是“Instruction Design”(简称“ID”)。ID诞生于美国,较早提出教学设计构想的是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他于1910年提出发展一门联接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的构想,“二战”后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R.M.加涅等在《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提出,有多少设计者与设计情境,就有多少种设计模型。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没有一种教授所有事物的最佳方式,适合于我们预期的结果类型的学习条件将影响我们对学习活动与材料设计的思考。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最基本模型包括五个阶段或者成分。取其五个成分的英文首字母而将其称为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这五个阶段是逻辑上的联系而不一定是程序上的联系,即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ADDIE各主要成分中的步骤或子成分会随模型所应用的情境而变化。[3]P.L.史密斯等在《教学设计》(第三版)提出:“教学设计指的是把学习与教学原理转化成对于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规划这一系统的、反思性的过程。”[4]

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有教学论与课程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三种角度。[5]“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的目的性、过程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不但需要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而且需要适切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6]“现代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和安排,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7]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某些学科开始实现了从教师系统讲授为主到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探究为主的转变;二是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开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三是通过教学进程设计的研究,在揭示学科教学内在教学特色方面初步获得若干规律性认识。”[8]

综合来看,教学设计要考虑教学目标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教学资源与环境等影响教学活动进程和效果的多方面因素,是动态的多环节过程,目的是为顺利实施教学活动准备最优化操作方案。教学设计没有完美无缺、包打天下的“套路”。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对新教师的基本要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笔试科目“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中,普遍采用教学设计题,旨在通过教学设计方案来测评新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知识、方法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独特题型。鉴于教学设计在教师能力素养与专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教学设计题的分数权重是各种题型中最大的,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音乐等各科目“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中,单个教学设计题分值占25%左右。例如,教学设计题分数在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中占20%,在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中占26.7%,在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中占23.3%。教学设计题分数在小学教育教学能力试卷中占26.7%。[9]

2 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教学设计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特色题型。由于考试时间所限,教学设计题一般仅要求设计教案的局部内容或教学活动过程若干环节,一般不要求考生完成完整的课时教学方案设计。考生所应完成的教学设计内容与任务,与试题分数权重相匹配。

从测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题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活动过程的模拟与简化,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其基本结构形式是:情境+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情境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内容及相关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时间、教学资源环境等,其中,教学内容一般选自中小学各科课标教材,适合进行教学设计,与考生报考的任教课程一致。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属于试题设问,是考生应按照规定具体完成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同于对问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的回答,均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是考生进行教学设计所完成的任务。例如,2011年下半年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材料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电磁感应”的内容标准。

材料2:某高中物理课标教材“电磁感应”一节为“科学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设计了三个实验,探究1、探究2、探究3(具体内容,本文略)。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场、电路和磁场等知识。

教学设计的要求与任务是:说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分析教材中“探究2”在“电磁感应”一节课中的作用;完成“探究3”的教学片断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10]

2014年下半年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试卷中的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试题给出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

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走进维吾尔族舞蹈世界》之教学材料《送我一支玫瑰花》谱例及特色乐器手鼓等鼓点谱例,并列明了教学重点(具体内容,本文略)。

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是:设定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11]

考生对这些教学设计题的解答,不是问答式的,不必进行详细论述论证,而应根据具体的试题情境与任务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设计题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有不同标准。例如,可以依据课的类型进行分类。按照教学任务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课的类型可分为单一课与综合课,相应的,把教学设计题划分为单一教学设计题、综合教学设计题。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等;根据教学任务不同,可分为:新授课、巩固复习课等。教学设计题也可进行相应的分类。

本文在总结分析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各个科目教学设计题编制实践与经验基础上,从中小学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来看,教学设计大致有三种情形: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学为主、师生互动。姑且相应地把教学设计题划分为教师主导类、学生自主类、师生交互类三种类型。顾名思义,教师主导类教学设计题,试题要求设计的内容以教师活动为主;学生自主类教学设计题,试题要求设计的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师生交互类教学设计题,试题要求设计的内容,以师生互动为主。这一分类,把握住了实际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和根本特点,有利于规范教学设计题编制,提高命题质量和考试科学化水平。

一般来说,教学内容与任务侧重于基础知识传授与讲解的,通常可编制为教师主导类教学设计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设计的方案,以教师的教为主线,围绕教展开教学进程。例如,2011年下半年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材料1:教科书“苯”的内容。

材料2: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材料3: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材料1、材料2、材料3具体内容,本文略)。

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是: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用教学流程图简要表示本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说明如何由实验得出苯的分子结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提出“苯燃烧为什么会产生较多的黑烟?”请你解释产生黑烟的原因;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12]

考生应紧紧围绕教师讲解、实验演示、重点难点、教学进程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其教学设计能力与水平。

教学内容与任务侧重于体验、实验、操作、巩固的,通常可编制为学生自主类教学设计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设计的方案,以学生的学为主线,围绕学展开教学进程。例如,2014年下半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教学内容:课标教材“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一个内容片断,面对“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有观点一和观点二两种不同的观点(具体内容,本文略),教师准备在课堂上组织支持观点一和观点二的学生开展辩论活动。

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是:设计组织辩论活动的步骤和策略。并参与其中一方的辩论,写一段辩论的总结陈词。[13]

考生应以教师和学生两种身份,为持有不同观点的两方学生顺利开展精彩辩论设计实施方案,展现其教学设计能力与水平。

教学内容与任务侧重于演示、讨论、探究、实践的,通常可编制为师生交互类教学设计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设计的方案,以师生互动为主线,围绕互动展开教学进程。例如,2013年下半年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教学内容:排球正面传球技术。

教学条件:排球正面传球挂图1张、传球手型图1张,排球40个,排球场2块。

教学对象:初二(3)班学生40人。

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是:设计15分钟的运动技能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14]

考生应紧紧围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示、纠错等师生活动,设计教学方案,落实教学目标与内容,充分展现其对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水平。

教学设计题划分为教师主导类、学生自主类、师生交互类,是相对的,不能绝对化。在教师主导类、学生自主类、师生交互类教学设计题中,均包含教与学及师生互动的因素与要求,教与学共同构成教学。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没有孤立的教与学,教是为了学、学会、学好,学是在教的领导、引导下进行的,不是自发性、放任自流的学。

3 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特点

3.1 模拟性

由于组织管理、考试时间、环境、纸笔考试方法等客观条件制约,教学设计题不可能全面重复、再现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整过程与内容。教学设计题要求考生所能做的,通常是模拟、模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理念、思路、方法、过程等,以集约化方式呈现教学设计方案,可以说是“纸上谈兵”。对大规模考试来说,这种方法比较可行,操作性强。通过教学设计方案,虚拟化的教学活动过程,从教学的关键信息、环节和特征,能够较好评估考生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与素养。201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对湖北、浙江、上海、海南、广西、河北、贵州、安徽、山东、山西10个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省(区、市)进行考试实施情况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考官、考生、学科教学论教师与行政部门及考试机构人员,回收调查问卷2 134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笔试试题考核了教学设计能力。对问题“你认为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考察了哪些能力(可以选择多项)”,考官选择教学设计能力的比例为59.8%,考生选择教学设计能力的比例为54.8%,学科教学论教师与行政部门及考试机构人员选择教学设计能力的比例为72.0%。[15]

3.2 综合性

教学设计题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内容的综合性,试题涵盖中小学课程标准、课标教材、学科教学论等多个领域。其次,试题集合了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要素。有研究者提出,教学设计方案,应包括四个元素:“(1)列出安排的教学事件;(2)确认施行目标所需的材料、媒体或中介;(3)叙述计划之学习活动;(4)规划教师和学生的角色。”[16]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数学等各个“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均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与过程等要素不同组合,各具特点。第三,考生应进行综合性解答。教学设计题情境比较综合,包括多方面材料和背景,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也是多方面的。考生通过分析、归纳、推理、预测、反思等,充分理解试题背景、内容与要求,撰写教学方案。例如,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给出语言素材“How can you stop smoking?”(具体内容,本文略)

教学对象: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40人。多数学生已经达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六级水平,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一般。

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是:设计一节英语阅读课教学方案,该方案没有固定格式,但须包含下列要点: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nts;key and difficult points;major steps and allocation;activities and justification。[17]

该教学设计题涉及课标、教材、教学目标、师生活动、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等多方面综合内容与任务,考生设计的教学方案,应涵盖试题所要求的关键信息和要点。

3.3 开放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设计题具有高度开放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模板。本文所列举的教学设计题许多示例,没有完全一样的。适合在中小学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均可作为试题素材。中小学不同课程内容,各有其内在逻辑和特点。试题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素材及其组合、变换,可以说不胜枚举。试题情境设置,具有极大的拓展性,不容易固化。要求考生完成的教学设计任务,与试题情境一脉相承,千差万别。即使相同的情境与任务,不同教师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不会千篇一律。教学设计,见仁见智。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统计分析报告(内部材料)[R].北京,2014.

[2] 王策三.教学论稿(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R.M.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P.L.史密斯,等.教学设计(第三版)[M].庞维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张景焕,金盛华,陈秀珍.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

[6] 禹明.21世纪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生成发展之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9]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试行)[EB/OL].[2015-02-06].http://www.ntce.cn/a/kaoshitongzhi/bishibiaozhun/.

[10][12]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汇编(内部材料)[R].北京,2011.

[11][13]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汇编(内部材料)[R].北京,2014.

[14]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汇编(内部材料)[R].北京,2013.

[15]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点省实施情况问卷调查报告(内部材料)[R].北京,2014.

[16] 黄显华,霍秉坤,徐慧璇.现代学习与教学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17]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汇编(内部材料)[R].北京,2014.

猜你喜欢
教师资格学科知识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