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造最优水质而战

2015-01-30 21:32夕月
绿色中国·B 2014年9期
关键词:水资源量水利部污泥

夕月

近日,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了2014年中国水价值指数调查报告,水利部、环保部、北京市政府相关单位、美国大使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商会、国际水协、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多位专家和领导以及多家媒体参加了此发布会。

中国水质指数首次权威发布

水价值指数调查是赛莱默公司于2010年在美国开始启动的旨在了解社会公众对水状况认知程度的调查,每两年一次。今年是第三次调查,也是首次针对中国水状况开展调查。此次调查是赛莱默携手E20环境平台、中国水网共同开展的,希望加深中国公众对中国水问题的了解。同时,激发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和公众对如何协同合作找到解决方案开展讨论和对话。

赛莱默中国总裁吕淑萍女士在发布会上讲解了此次水价值指数调查的基本情况以及重点发现结果。此次受访者为三类人群,一类是城市消费者,即居住在北京、上海、广州、太原、长沙、合肥18岁以上的普通消费者;一类是有识公众,即25岁至75岁之间、有一定家庭收入、大学毕业并且了解新闻/时事的人群;最后一类是水业人士,即来自于科研院所或大学、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政府与NGO、咨询公司的从事水相关工作的人员。此次调查共收集了来自中国城市消费者和有识公众的2360份有效问卷和159位水业人士的有效问卷。

调查发现,96%的中国城市公众认为中国面临严重的水挑战,其中水污染、工业废水排放、过度使用被认为是三大主要水问题。高达99%的受访者一致认同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城市公众还表达了渴望了解更多节水知识并为改善水状况做出更多贡献的强烈意愿。94%以上的受访者愿意改变用水习惯,承担更多个人责任,75%以上的城市消费者表示愿意增加水费开支,以自身行动支持水设施升级改造,保障用水安全。

然而,公众中也存在一些误解。接近70%的受访者认为工业用水是我国耗水最多的领域,而实际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用水最多的领域。90%的城市消费者和88%的有识公众认为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在70%以下甚至是50%以下,而实际上截止2013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9.21%。

我国供水和污泥处理方面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依旧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供水领域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2004年、2009年及2011年人均水资源量已逼近甚至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的175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

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低于2000立方米且大于1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立方米且大于5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均水资源大体在2000立方米左右,总体来看属于中度缺水。并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根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对水资源的统计情况,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左右。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与人口、土地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地区间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加剧。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水资源短缺已对部分地区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供水领域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水体污染物越来越复杂,而自来水处理技术却没有多大进展;二是参与主体认知存在误区,自来水服务商多面向政府,而其实际服务对象应该是公众;三是责任感的缺失导致自来水的真正问题被忽略,从而导致官方数据与民众呼声的严重不一致;四是自来水成本认知存在误区,公众用于矿泉水、饮水机、纯水机的总消费额与城市自来水系统升级改造成直饮水系统的成本相比,谁高谁低还有待调研。

专家表示,供水从业人员要改变观念,将自己行业的梦变为公众的梦,从服务政府改为服务公众,要想我们的“饮水梦、水龙头直饮梦”实现,不能由政府预算决定服务质量,而应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而打开市场,实现多重价值。

污泥处理成为水环境治理短板

在过去的数年中,我国大型综合污泥处理厂并不多见,许多污水处理厂之前也没有配备相应的污泥处理设施。虽然污水得到处理,但产生的污泥仍然未解决,不仅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也没有彻底解决污染问题。发布会的讨论中,有关专家表示,如果没有将产生的污泥进行有效处理,那么污水处理也只是将污染转移,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问题。所以环境治理还需补齐污泥处理这个短板。

以往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等对污泥处理不够重视,认为污水处理是单单的净化污水,对产生的污泥无需考虑。所以提高多方对污泥的重视度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今年下半年,我国环保政策频频出台,将污泥处理处置提上日程,并初步拟定对相关排污企业的监管策略。此外,在我国重点领域融资指导中,也鼓励对民资倾向环保行业,将污泥处理、大气净化等细分领域放在重要位置。

补齐短板的另一方面就是污泥处理的运营模式。在污泥处理项目建设中,可采用PPP、BOT等多种新型模式,既为企业提供商机,也降低了政府对污泥处理项目投资、管理的难度。另外,对污泥处理的营收,也可采取在污水污泥处理费用集中收取,从而使污泥处理能够实现一定的收益,使更多的企业有动力加入到污泥处理行业中。

环境治理需要综合进行,不仅要重视污水处理、大气治理等,对污泥处理这块短板也要努力补齐。这就需要更多污泥处理设备企业投入更多精力生产更优质更强大的产品,并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污泥处理技术,排污企业依法进行污泥处理,多方携手,共同为环境治理尽力。

全面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

早在2014年2月,包括水利部在内的十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问责,更全面更系统地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endprint

我国水资源缺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用水量更是逐年攀升。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年用水总量已突破6000亿立方米,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要低12个百分点。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仁健指出:“中国人均水资源在逐渐下降,现在大约是2100方,这个数量已经是世界认为是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指出,据预测,到2030年全国达到用水高峰,需水总量将达到7192亿立方米。通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到2030年用水总量上限力争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近日,水利部、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对考核组织、程序、内容、评分和结果使用做出明确规定,这标志着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全面启动。

《实施方案》明确,由水利部等十部门组成考核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对象为各省级行政区人民政府。考核内容包括各省级行政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两部分。目标完成情况主要考核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4项指标。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包括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落实情况。

胡四一指出,《考核办法》的出台,是国务院为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重在落实,建立责任与考核制度,是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的关键。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对各地实施有效的监控将成为一大难题。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曾表示,“当前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水资源监控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仍较为薄弱,水资源管理有关法规建设进程偏慢。”陈明忠也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加快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进度,完成三大监控体系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有关法规建设,完善用水定额等技术标准体系。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区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和水量短缺造成的水资源供不应求,造成资源型缺水。而在一些水资源数量充足的地区,水环境的污染使水体已不具有原来的功能,出现了住在江河旁却没有水喝、没有水用的现象。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导致可利用水资源的减少,导致水质型缺水。这便对当今水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以流域为单元对水环境实行统一管理,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划定水功能区,制定水质控制目标,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建立和健全流域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发布水资源状况公报,进行水污染事故联防等,促使水资源保护基本目标的实现,使水资源更好地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资源量水利部污泥
基于SWAT模型分析嘉陵江流域蓝、绿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浙江省近期各分区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水利部2017年1月批准发布的第一批水利行业标准
水利部2017年1月批准发布的第二批水利行业标准
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与分析
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清水河上游流域可收集雨水资源量估算与检验
水利部将启动一批重大水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