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家训

2015-01-30 11:06汤园林
醒狮国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祖训后妃亲王

汤园林

朱元璋出身贫寒,当过和尚,当过乞丐,后来从军,也是从一个小兵慢慢熬成首领,经过了许多磨难,见识了许多人情冷暖,才最终建立明朝,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帝。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样,朱元璋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坐稳自己打下的江山,永远过好日子,但是子孙们生长在皇宫之中,从小受尽尊崇,不知人情世故,很可能被人骗,被人利用。如何避免子孙们受伤害呢?他决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子孙们好好训训话,为此,他殚精竭虑,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七次删改,最终,写出了一部《皇明祖训》,要求子孙们一切行动按祖训进行,一个字都不得修改。而祖训的内容,从如何行政到如何安排饮食起居,一应俱全。

为了保证子孙们生命安全,祖训规定,皇帝在和亲信大臣商量机密时,带刀侍卫只能离十丈远,这样,即使大臣有暗杀之心,也不能得逞。侍卫们的警备、衣甲,时刻都不许离左右,还要在宫门口养几匹良马,万一皇宫内发生政变,就可以骑上马出宫,不至于丧命。每天晚上都要警醒,仔细听听屋外的动静,还要经常到院子里,看看天气星象,如果发现有什么灾难的征兆,也可及时做准备,免得被弄得措手不及。

祖训还教导皇子皇孙们必须管理好后妃,如果宫内女子生病,白天的话,就可以找大夫,而且大夫进宫时,必须要有监官、门官、局官各一人,太监三人,老妇二人一起陪同,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之事,如果宫内女子晚上生病,就只能硬挺着,不能让大夫进宫。如果后妃中,有人有浮夸之词,就应该严加责问。后妃的衣食、用具、金银等供应,需要尚官先行奏知,然后监官复奏,一切手续齐备,才能到库房领取,如果手续不全,就要处以死刑。如果后妃们私递书信出宫,也要处以死刑。无论天子还是亲王,只能选择良家妇女聘娶,大臣送的不能要,免得中了奸计,娼妓更不能要,免得败坏门风。

亲王们出行需要带哪些东西也有明确规定:交椅一把、水罐一个、香炉一个、骨朵一对、香盒一个……如果带的不齐,或者带的太多,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果亲王进宫,皇帝要招待的话,只能于殿外,用简单茶饭,以家人之礼相待,君臣大宴中,亲王不许入席。

就连吃饭的细节,祖训也规定得清清楚楚:每天要早睡早起,酒要少饮,饭要按时吃,午后不许吃得太饱,若外出时,可不受此限制。

皇子皇孙们如果有了孩子,怎么给孩子取名呢?不用操心,祖训都有交代:各拟名二十字,日后生子及孙,取一字以为上字,其下一字,临时随意选择,以为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后,照例续添,永为定式。

看着这些祖训,不得不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强悍如朱元璋,居然心细如发到这种程度。可惜,虽然家训面面俱到,朱元璋的后代中却涌现了许多奇葩皇帝,要么贪玩,要么胡闹,要么依赖宦官,一代又一代的瞎折腾,最终葬送了大明王朝。

家训虽好,但束缚了子孙的手脚,更束缚了子孙的头脑,让他们无法审时度势、大胆创新,只能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与其煞费苦心地写家训,把子孙束缚在条条框框里,不如给他们健全的翅膀,让他们自由飞翔。endprint

猜你喜欢
祖训后妃亲王
祖训,一件最有价值的传家宝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宋代后妃形象初探
书法欣赏
祖训家规重传承
英菲利普亲王为车祸伤人道歉
联墨双馨七
宋代后妃与帝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