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2006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

2015-01-31 06:26邵淑灿
2015年39期
关键词:中间业务商业银行银行

邵淑灿

一、引言

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具有一定的发展背景。21世纪是银行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最赚钱的行业之一。银行收入不能仅仅依靠利息收入,更要依靠大力发展中间业务。2012年初,中国银监会下发的“七不准”、“四公开”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施也肯定对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造成一定影响。

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第一,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改善银行的经营结构。传统的信贷业务经营存在结构单一、缺乏品牌效应等问题,有必要优化银行的经营结构。第二,优化银行利润结构。随着不良贷款的增多,传统盈利模式 (净利差)风险变大。第三,提升银行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打造银行的核心竞争,才能迸发银行的活力。

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必须通过业务转型来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在这样的背景和现实情况下,研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文献综述概述

按照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实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第三条所规定,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所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包括:支付结算类、银行卡业务、代理类、咨询、顾问类、交易类、投资银行类、基金托管类、担保及承诺类等。

(一)理论方面的研究

Markowitz(1952)的资产投资组合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购买多种证券进行风险分散,进而实现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利益的最大化。Willing(1981)认为银行可以扩大经营范围,发展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合理的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研究对象方面,胡永涛(2012),马岩 (2012)认为中间业务空缺的原因主要来自“卖方缺位”和“买方缺位”,认为国有控股和中型股份制银行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陈一洪 (2014)对比大型和中小型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上存在的悬殊,认为大型商业银行未来应通过资本市场发展中间业务,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应在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做好文章。影响因素方面,陈胡青(2012),程凤朝、崔宏 (2009)进行了中间业务收入的整体分析、占营业收入比的分析、银行规模关系的分析,认为外部环境是造成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赵建斌、原伟玮 (2015)从发展规模、集中度和营业收入占比三个角度对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和国外银行中间业务进行比较。刘必金 (2012)认为中间业务的信贷化对银行的经营是存在负面影响的。

(二)实证方面的研究

Vincenzo Chiorazzo和Carlo Milani(2008)通过中间业务收入来考察银行的盈利能力,实证分析显示中间业务会提高银行资产的回报率,同时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在这之中会得到更多的收益,更具有发展优势。而Steve Mercieca和Klaus Schaeck(2007)认为开展中间业务会使银行总的盈利降低。银行绩效方面,邓乐平、雷洪光 (2014)采用Z-Score指数作为银行经营风险的衡量指标,认为银行业需要开展中间业务。宋丽平、李倩 (2015),汪勇、张虹 (2014),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产品创新对银绩效的影响,认为两者间存在正相关。中间业务的影响因素方面,位华 (2013)认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低越有动力开展中间业务,进行业务转型。李南成,潘夏冰 (2014)、胡涵钧,白永志 (2012)都是以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但考虑因素涉及宏微观两个层面更加全面,结果更加有效可信。

(三)文献评述方面

国外对中间业务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绩效上,学者们基本都认同银行应开展中间业务,尽管关于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全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没有考虑创新因素,因素重叠没有排除。本文合理选择影响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分别考虑了各个因素对中间业务的影响,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三、实证分析

指标选取方面,选择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 (Y)为被解释变量,净利息收入 (X1)、存款/负债 (X2)、贷款/资产 (X3)、资本充足率 (X4)、拨备覆盖率 (X5)、应收应款周转率 (X7)、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X6)为解释变量。样本方面,鉴于宁波银行数据不全、深发展和平安合并存在计算口径不一、数据不连贯等情况,我们在16家上市银行中选择了14家。数据方面,考虑到金融危机,我们截取了2009年—2015年的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锐思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国家统计局。

表1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四、对策建议

明确战略地位,充分利用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金融市场这个大平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充分利用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机遇,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为涉外企业提供基于NRA账户的直接融资业务、开发人民币信用证等业务品种、担保结算等业务,鼓励更多的境内企业走出去,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重视人才培养,加快技术创新。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做外,开展证券、保险、理财等附加值较高的业务,推广产品组合,增加业务量。商业银行应加强强开发部门和营销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使开发出的中间业务产品能够真正适应市场,被客户所接收,并培养出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建立科学的中间业务定价策略。中间业务服务和产品定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法性。金融产品定价要符合我国相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中间业务的开展营造一个和平的竞争氛围。第二,盈利性。银行产品的定价应以成本为底线,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考虑风险补偿、利润目标和服务标准等因素。第三,可行性。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应与客户进行交流沟通,考虑客户需求特征,要满足投资者承受能力的需要,价格透明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中间业务市场的供求均衡。

猜你喜欢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银行激进求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河北省各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