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5-01-31 05:47王凯超方秦模夏宏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肋间微创肺癌

王凯超 方秦模 夏宏伟

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王凯超 方秦模 夏宏伟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近1年收治的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行上纵隔肿瘤和肺手术切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30例同期进行常规胸部手术切口标准后外侧切口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手术中采用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不仅可以切除病灶,还可以清扫淋巴结,符合肺癌外科手术操作规则,效果较好。

微创切口;胸部手术;临床应用

常规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大、切口长、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所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治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学上的需要,所以近年来,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在胸部手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效果较好。本次研究主要选取60例胸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探讨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所收治的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行上纵隔肿瘤和肺手术切除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7.38±6.23)岁;原发病:4例小细胞肺癌,19例非小细胞肺癌,2例肺良性病灶,5例上纵膈肿瘤。肺部手术25例患者中,3例左全肺切除,1例右全肺切除,15例肺叶切除,6例肺楔形切除。选择30例同期进行常规胸部手术切口标准后外侧切口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11±5.94)岁;原发病:3例小细胞肺癌,20例非小细胞肺癌,3例肺良性病灶,4例上纵膈肿瘤。肺部手术26例患者中,2例左全肺切除,2例右全肺切除,16例肺叶切除,6例肺楔形切除。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双腔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手术过程中给予单肺通气,采用侧卧位,将患侧上肢悬吊在手术台支架上,使手术视野可以充分暴露。经患侧前外侧小切口作标记线,范围在患侧锁骨中线至背阔肌前缘之内的8~18 cm。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患者要注意给予乳房保护,经皮切口可以下移,以免伤到乳房。手术具体操作如下:使用电刀沿着标记线,切开表皮和皮下,沿着前锯肌肌肉纤维方向钝性分析直到肋间表面,注意不用切开背阔肌和胸大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肋间进胸。置入中型肋间撑开器撑开肋间,部分撑开肋间隙,使用电刀向前向后沿着肋间切开肋间肌,注意避开肋间的神经和血管,再使用小型开胸器顺切口方向撑开背阔肌和胸大肌,两者呈垂直交叉。手术操作以胸腔内放入单手加器械操作为主[1]。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得到的所有实验数据和资料都经过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30例:切口长度(14.6±2.7)cm 、手术时间(110.9±29.6)min、术中出血量(120.5±40.2)ml、住院时间(9.4±3.6)d。对照组患者30例:切口长度(30.9±7.4)cm、手术时间(130.4±30.3)min、术中出血量(190.3±48.7)ml、住院时间(11.9±4.4)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胸部手术患者时,仍然将标准后外侧切口作为常规方法,从腋前线到肩胛骨内侧缘与第四胸椎棘突连线的重点,要切断斜方肌、前锯肌和背阔肌,必要时,还要横断斜方肌和菱形肌,同时切断肋骨[2]。这种切口手术虽然可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但是手术创伤较大,对血管、神经以及胸部软组织造成的损伤都比较大。多数患者的手术都是经第四肋间进胸,所以可以充分暴露淋巴结区域,从而方便医师彻底的对淋巴结进行清扫。肺下叶切除应该从第五肋间进胸,有助于分离粘连,肺裂发育不全、较大中央型肺癌等患者,要注意手术操作的顺序,先分离支气管和肺静脉,然后再处理肺裂和肺动脉[3-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胸部手术患者采用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有助于缩小切口长度、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量。此外,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胸部手术中采用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不仅可以切除病灶,还可以清扫淋巴结,符合肺癌外科手术操作规则[7-8]。

[1]宋平平,刘希斌,李辉,等. 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 山东医药,2010,50(24):46-48.

[2]张为迪,宋平平,刘希斌,等. 改良前外侧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肺癌杂志,2006,9(5):471-472.

[3]侯波,张胜卫,付玉东,等. 改良胸部后外侧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J]. 云南医药,2002,23(5):377-378.

[4]俞建琦,李少军,郭楠楠,等. 多种手术方式在肺癌手术中的疗效探讨[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30(z2):166-167.

[5]韩孔启,李志强,宫心明,等.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3):44-45.

[6]尚勇,高会敏,李志伟.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 2012,31(28):49,51.

[7]魏慎海,田进涛,宋小平,等.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760-1761.

[8]张学宪,梁庆正. 实用肺外科学[M]. 郑州:河南医学大学出版社,2000:269-272.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Lateral Minimally Invasive Incision in Thoracic Surgery

WANG Kaichao FANG Qinmo XIA Hongwei, 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 Field, Daqing 163411,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lateral minimally invasive incision in thoracic surgery.Methods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perior lateral minimally invasive incisio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ast 1 year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incision length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mount of bleeding was signif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ConclusionThe improvement of the anterior lateral minimally invasive incision in chest surgery, not only can remove the lesions, but also can clean lymph nod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surgical operation of lung cancer, the efect is signifcant.

Minimally invasive incision, Thoracic surgery, Clinical application

R655

A

1674-9308(2015)32-006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044

163411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猜你喜欢
肋间微创肺癌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肋间痛的研究进展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