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2015-01-31 05:47宋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粉碎性克氏优良率

宋禹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宋禹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疗效理想。

跟骨粉碎性骨折;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

近几年,跟骨粉碎性骨折发生率呈升高趋势[1],它往往是因挤压、高处坠落等因素所致,临床主要表现足跟部剧痛、肿胀等症状。大部分跟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且常伴软组织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本研究选择60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为关节内骨折。两组均无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其它严重慢性疾病者。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37.54±3.50)岁;28例单侧,2例双侧;致伤因素:14例交通事故、8例坠落、6例跌伤、2例其它伤;Sander分型:23例Ⅱ型、5例Ⅲ型、2例Ⅳ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38.05±3.44)岁;28例单侧,2例双侧;致伤因素:15例交通事故、7例坠落、5例跌伤、3例其它伤;Sander分型:24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给予抬高患肢、消肿等对症治疗措施。待肿胀显著改善以及皮肤伴有皱褶后则可实施手术。(1)对照组行传统方法治疗。选择自跟骨后上缘经皮位置固定1枚克氏针,待钢针进至患部跖侧时,撬拔塌陷碎裂的骨块以恢复足弓。若跟骨骨折固定后,其稳定性较差,则可待复位后,使用钢针穿透跟骨关节并固定。同时检查跟距关节面是否正确复位。使用相同方法将1枚克氏针打入跟骨前端中部,然后使用2枚克氏针固定胫骨远端部位,完成后行石膏固定;(2)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常规止血后,选择跟骨外侧行一切口,剥离骨膜,暴露跟骨外侧表面,将固定针依次打入外踝、距骨头以及舟状骨。内翻跟骨并检查骨折情况。显露碎裂的跟骨外侧表面,将其轻微牵引后可发现塌陷的关节面。将跟骨结节进行牵引后并轻度外翻,逐步复位后采用克氏针进行固定,维持Bohler角、Gissane角至正常。严重骨缺损者使用自体髂骨进行植骨。击打根骨外侧面,将植骨块进行挤压避免间隙,同时纠正变宽跟骨。然后利用跟骨钢板进行固定,最后缝合包扎。术后行负压引流,并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一周;术后第2 d,行关节伸屈训练并拔除引流;术后半个月拆线;术后2个月可行走;术后3个月行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

1.3 评判标准

参考Maryland评分标准评估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评分内容主要包括术后疼痛度、步行距离以及支撑等方面。(1)优(90~100分):患者无痛感,不影响日常活动训练;(2)良(75~89分):日常活动训练基本不受影响,伴轻度疼痛,但可耐受;(3)可(50~74分):日常活动训练受到影响,伴中度行走痛;(4)差(<50分):出现术后感染,日常活动训练受到严重影响,关节僵直。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观察组15例优,6例良,7例可,2例差,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10例优,5例良,7例可,8例差,优良率为73.33%。两组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2 两组术后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研究

观察组愈合时间[(11.2±1.1)周]短于对照组[(15.8±2.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伤口感染、1例伤口皮缘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观察组出现2例伤口感染、1例复位不良、2例延迟愈合、1例骨折再移位,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2.3 两组临床指标分析研究

治疗后,观察组Bohler角[(36.8±3.5)°]、Gissane角[(125.3± 8.6)°]、跟骨高度[(43.2±4.0)mm]、跟骨宽度[(28.1±3.3)mm]、跟骨轴长数值[(68.0±1.1)m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

跟骨粉碎性骨折多会损伤距下关节,骨质破碎会造成足跟变宽、骨关节角变小等结构异常,不及时有效治疗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甚至可致残。此病的一般治疗方法:跟骨和关节恢复正常解剖结构;距下关节保持活动;早活动、早锻炼,促进关节的功能恢复。因此病多造成关节面受损,传统治疗易致跟骨高度降低、宽度变大等结构异常,形成关节功能障碍[2]。对于Ⅱ~Ⅳ型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是现在临床中首选的治疗方案。对关节内骨折行内固定术可有效恢复跟骨的正常解剖结构。此手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骨膜下剥离,提高术后皮肤的愈合率;(2)腓骨下间隙恢复正常结构,减除对神经、肌肉的挤压;(3)跟骨及距下关节恢复正常解剖结构。且此手术,对距下关节活动性无明显影响,可使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尽早活动,大大提高了此病的治愈率[3]。该手术方案对此病的治疗优点如下:钢板形状多,可用于多型跟骨骨折;钢板可进行不同的塑形,明显减轻皮肤的张力,减少并发症;钢板与骨骼、肌肉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内固定极少出现松动、断钉等不良现象。总之,钢板内固定跟骨粉碎性骨折疗效理想。

[1]徐志文,朱志伟,陈有芬,等. 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02-103.

[2]马荣. 跟骨骨折CT检查及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87-88.

[3]黄广聪,黄敬恩,陈庆华,等.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30(4):580-582.

The Effect of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Comminuted Fracture

SONG Yu, People's Hospital of Shuangyashan, Shuangyashan 1551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comminuted fracture.Methods60 cases of comminuted calcaneal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methods,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plate internal fxation treatment, compared the e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efect of plate internal f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comminuted fracture is ideal.

Calcaneal comminuted fracture,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Clinical efect

R687

A

1674-9308(2015)32-008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062

155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粉碎性克氏优良率
量化控制法指导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克氏针夹头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手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