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1-31 05:47梁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疝的疝囊修补术

梁嵘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梁嵘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8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8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牵扯感、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

腹外疝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其中腹股沟斜疝最多见,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占腹股沟疝的85%~95%。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疝修补术,传统的疝修补术创伤大,缝合张力比较大,患者术后疼痛剧烈,并且容易复发[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张力疝修补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为了进一步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我院对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术式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25~59岁,平均(34.5±6.7)岁,初发25例,复发16例,左侧14例,右侧20例,双侧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23~62岁,平均(35.1±6.8)岁,初发24例,复发17例,左侧13例,右侧21例,双侧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切开患者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分离腹股沟韧带,切开睾提肌,分离疝囊,进行高位结扎。疝囊高位结扎后,游离并提起精索。在精索的后方,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于精索前方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筋膜和皮肤。无张力疝修补术:分离出疝囊后,将疝囊内翻送入腹腔。无需按传统方法高位结扎疝囊。用合成纤维网片制成一个圆柱形或花瓣形的充填物,将其填充在疝的内环处以填充疝环的缺损,再用一个合成纤维网片缝合于腹股沟管后壁而替代传统的张力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术后有无牵扯感。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记录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5.4±11.2)min、(11.3±3.8)h和(6.2±1.1)d,对照组分别为(57.6±8.9)min、(69.4±7.8)h和(11.2±2.6)d。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牵扯感、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无患者出现术后牵扯感,对照组37例(90.2%)患者出现术后牵扯感,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人数为1例(2.4%),对照组为7例(17.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腹股沟疝的发生以男性为多,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两种。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有腹壁抵抗力薄弱和腹内压升高两大因素,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疝,均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应弄清患者具体的特有发病机制作针对性处理。

腹股沟疝一般均需手术治疗。但1周岁以内的患儿,随着生长发育,腹壁肌肉增强有自愈可能,可暂缓手术。妊娠后期引起的腹股沟疝在分娩后也可能会消失。手术疗法是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方法,适用于1岁以上的小儿斜疝及各种成人腹股沟疝[3]。手术目的是高位结扎疝囊并加强腹壁薄弱部分。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婴幼儿斜疝,可单纯切除疝囊,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是在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基础上,利用邻近健康组织进行内环和腹股沟管的修补。

传统疝修补术所存在的最大缺陷是不按解剖层次强行将不同解剖组织机械性地缝合在一起,因组织愈合能力差和张力过大导致缝合线断裂或缝合缘撕裂。因而减少疝修补术时缝合张力成了改进手术方式的一个重要出发点[4-5]。上世纪80年代末,有学者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概念,即利用假体材料安放在腹股沟管后壁以填补局部腹壁缺损、加强腹壁强度、重建内环口、消除缝合张力,从而达到明显减少或彻底杜绝疝修补术后的复发。本研究显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1]张武传,王辉,吴德顺. 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法与无张力补片法疗效的临床探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84-485.

[2]林益坤,杨彪,陈壮锋,等. 无张力修补术对中老年人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J]. 医学综述,2011,17(23):3651-3652.

[3]葛永. 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对比研究[J]. 中外医疗,2012,31(26):74,76.

[4]李伟,徐明丽,宋建斌,等.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21-122.

[5]徐业凤,李辉,徐树强,等.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4(32):175-176.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in Inguinal Hernia

LIANG R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Qigihar, Qigihar 161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without tension hernia repair for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82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8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program of two group of 41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used without tension hernia repair,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hernia repair.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involved,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 a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or P<0.05).ConclusionWithout tension herni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recovery tim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higher clinical value.

Without tension hernia repair, Inguinal hernia, Clinical efect

R656

A

1674-9308(2015)32-009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067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疝的疝囊修补术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