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在老年性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15-01-31 05:47孟静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艾司西帕罗西普兰

孟静伏

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在老年性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孟静伏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抑郁症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8.18%;且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6周HAMD评分表现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低于对照组的29.0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帕罗西汀。

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老年抑郁症

老年性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精神障碍疾病,临床数据表明其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20%[1]。为探讨罗帕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性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笔者选取我院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25±3.14)岁;观察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7.43±3.26)岁。上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43)治疗,每次10 mg,依患者个体反应酌情增加用量,每天1次,连续治疗6周;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H.Lundbeck A/S(丹麦)(西安杨森制药分装),国药准字J20100165]治疗,每次5 mg,并依照患者个体反应增加药量,每天1次,连续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

依照患者HAMD评分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2],治疗后患者HAMD评分减少80%以上,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HAMD评分减少50%~80%,视为有效;治疗后HAMD评分减少幅度低于50%,视为无效。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中,无抑郁症状:<8分;轻度抑郁:8~17分;中度抑郁:18~24分;重度抑郁:>24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55例患者中,治疗后显效33例(60.00%),有效19例(34.55%),无效3例(5.45%),治疗有效率为94.55%(52/55);对照组55例患者中,治疗后显效17例(30.91%),有效26例(47.27%),无效12例(21.82%),治疗有效率为78.18%(43/5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为(29.57±3.32)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30.04±3.41)分,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分别为(25.31±4.22)分、(21.46±4.18)分、(15.38±4.36)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6周HAMD评分分别为(28.15±3.46)分、(26.37±3.82)分、(22.76±3.3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55例患者中,发生头晕2例,恶心2例,头痛1例,乏力、嗜睡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7/55);对照组55例患者中,发生头晕4例,恶心5例,头痛3例,乏力、嗜睡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9%(16/5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临床中按照老年患者抑郁症起因的不同,将其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4],继发性主要是继发于身体疾病的抑郁症,例如脑卒中等,且机体特点、经济状况及社会心理因素等都是老年抑郁症的重要影响因素[5]。另外,由于老年抑郁症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及隐匿性[6],早期诊断较为困难,长期发展下去会对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艾司西酞普兰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临床研究证实其对5-HT转运体具有较高选择性,则对肾上腺素能受体、D-1受体及胆碱能受体亲和力低[7]。另有临床研究表明[8],该药物对肝药酶并无诱导作用,且可实现多种肝药酶同时代谢的药代学特点,不易同其它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更适用于老年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抑郁中的临床价值高于帕罗西汀。

[1]关泽滨.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14-16.

[2]徐松泉,曹江,黄文武.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2010(3):207-209.

[3]安彦敏,赵惠芳,刘亚丽,等.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 河北医药,2011,33(5):711-713.

[4]袁平,张龙华,李如华. 分析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11-12.

[5]罗儒献.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73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4068-4069.

[6]喻东山. 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1,32(5):222-225.

[7]赵振华. 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状态及神经康复的临床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4):235-236.

[8]谷岩,姜涛,郭建兵,等.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45-449.

Comparis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aroxetine and Escitalopram in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MENG Jingfu, Jiuta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chun, Changchun 1305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value of paroxetine and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Methods11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in our hospital. The control group with paroxetin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escitalopram.Results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efective rate was 94.55%,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78.18%, HAMD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t 2, 4 and 6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adverse effects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73%,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29.09%, has signifcant diference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efect of escitalopram with senile depression is better than paroxetine.

Paroxetine, Escitalopram, Senile depression

R749.4

A

1674-9308(2015)32-016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125

130500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艾司西帕罗西普兰
N-甲基帕罗西汀脱N-甲基的催化剂研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氯比普兰改善老年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抑郁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