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预后影响研究

2015-01-31 05:47王连堃冯涛杨勇范玉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中重度脑血管病急性期

王连堃 冯涛 杨勇 范玉伟

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预后影响研究

王连堃 冯涛 杨勇 范玉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1 622例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81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预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ADL评分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

脑血管病;急性期;临床预后

急性脑血管病也叫做急性脑血管意外,是因脑部血管破裂以及血栓所引起的脑部疾病,患者脑组织有缺血或出血症状存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出现运动、感觉、意识等障碍,尽管现在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患者治疗后出血后遗症的几率仍然比较高[1]。所以,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接受药物治疗,还需积极开展康复治疗,改善临床治疗预后效果。此次我院对中度、重度脑血管病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共接收了1 622例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临床中为患者提供了颅脑CT等检查措施,全部确诊。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性521例,女性290例,年龄40~75岁,对照组男性529例,女性282例,年龄42~7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了常规药物治疗,脑出血患者需保持稳定的血压,使用甘露醇来改善颅内高压状态,使用辅酶A对脑细胞代谢进行调整,高梗死患者接受稳定血压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使用右旋糖酐扩容,改善患者血液循环。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除了使用基础治疗,患者发病后48~72 h内,在神经症状稳定后提供综合康复治疗:(1)物理疗法:采用TCⅢ A型电子治疗仪进行治疗,穴位器以四层纱布包裹,选择上肢曲池、外关、手三里,下肢昆仑、足三里及三阴交进行穴位理疗,20 min/次,1次/d;(2)氦氖激光照射治疗:采用红色激光进行血管照射治疗,能量为4~5 mW,波长为624.7 nm,30 min/次,1次/d;(3)穴位针灸治疗:患者的肢体处于低张力或者正常状态时,取合谷、曲池、肩窝、外关、伏兔、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及解溪诸穴;(4)肢体功能锻炼:调整患者肢体位置,辅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帮助患者翻身,进行起坐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下床进行行走和上下楼训练,开展日常生活自理训练。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28.35±2.23)分和(12.7±2.1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是(26.98±2.34)分和(18.85±1.6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评分是(24.13±3.85)分和(55.92±3.6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为(22.83±2.97)分和(46.03±2.25)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和ADL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的NIHSS比对照组低,ADL比对照组高,说明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比对照组优秀。

3 讨论

脑血管病的残疾率高,死亡率高,所以急性期脑血管病患者基本上都是中重度症状患者,临床中主要是提供抢救治疗来挽救患者的生命,而对患者的后期康复治疗并没有引起重视,所以多数患者虽能挽救生命却得不到良好的功能恢复,后期生活存在很大的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2]。

临床研究显示,急性期脑血管患者接受积极的药物治疗可获得一定效果,但仍需配合康复治疗,改善临床预后效果,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大的作用。早期药物治疗能稳定患者病情,再结合药物,激光、针灸等治疗措施对大脑皮层神经功能环路功能进行重建,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3]。待患者病情得以控制,意识状态恢复后,可开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让患者能自主学习,对肢体功能进行重建和恢复,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让患者得以康复[4]。此次研究结果和甄舒平等[5-9]报道一致。

总而言之,急性期中度和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需要结合康复治疗才能够获得比较好的预后效果,改善其生活能力。

[1]王海龙. 急性脑血管患者33例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4,33(3):39-40.

[2]何洁. 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12(35):30.

[3]刘会敏. 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1):152-153.

[4]李益强.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2013(4):72,71.

[5]甄舒平,马成利.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152-153.

[6]张啸飞.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179-187.

[7]王艳红. 1990~2010年我国城乡成年人群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流行趋势[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3):185-189.

[8]唐士婷. 介入治疗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 江苏医药,2011,37(22):2690-2693.

[9]赵莉莉.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65-166.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the Prognosis of Sever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n Acute Stage

WANG Liankun FENG Tao YANG Yong FAN Yuwei, Nangang District of Heilongjiang Hospital, Harbin 150001,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n the acute stage.Methods1 622 cases of acute 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were chosen to study and analy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81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DL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s e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n the acute stage, and it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cute stage, Clinical outcome

R473.3

A

1674-9308(2015)32-020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149

150001 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

猜你喜欢
中重度脑血管病急性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循证护理在预防中重度哮喘患儿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