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

2015-01-31 05:47侯桂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结肠癌切口发生率

侯桂英

探讨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

侯桂英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结肠癌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

结肠癌属于临床中较为多见的消化道疾病,它具有致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进展期。近几年,我国结肠癌发病率呈升高、年轻化趋势。临床中治疗结肠癌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这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60例结肠癌患者,探讨结肠癌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8.6±4.5)岁;疾病分型:左半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横结肠癌、降结肠癌分别为11例、8例、6例、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9.2±4.3)岁;疾病分型:左半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横结肠癌、降结肠癌分别为10例、8例、7例、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饱胀感、黏液血便、贫血以及肠梗阻等症状。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具体过程包括:

1.2.1 术前护理 (1)健康教育护理: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发病原因、注意事项以及预防治疗措施等方面,从而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2)心理护理:护士应积极进行宣传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因、治疗手段、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内容,防止患者因疾病恶化而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另外医护人员还应建议患者采取转移注意力、听音乐等方式排遣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其负面情绪有效释放出来,同时鼓励患者与疾病做斗争,并关心患者,尽量解决其合理要求。

1.2.2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协助医师进行麻醉、体位安置等工作,并严格观察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术中还应进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准备工作。

1.2.3 术后护理 (1)病情监测:术后,将患者送至普通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仔细交接。选择合适体位以确保呼吸道的畅通;术后1 d内严格观察患者体温、心率以及血压等生理指标,并加强巡视力度;术后可实施低流量吸氧,记录呼吸频率以及深度等方面;(2)切口护理:仔细检查患者切口是否发生渗血等情况;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发生积血情况;积极更换辅料等卫生用品;增加切口换药频次,防止发生感染;(3)并发症预防护理: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并行咳嗽、排痰等训练,避免出现肺感染;定期按摩受压骨突部;保持床铺卫生清洁,避免褥疮;建议患者定期顺时针按摩下腹部,确保大小便通畅;(4)肠道护理: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肠道的通畅,并定期冲洗引流管;并锻炼膀胱收缩能力,促进患者自动排尿功能的快速恢复;(5)出院指导: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食用腌、烧烤等食品,提高蔬菜、水果摄入量,劳逸结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 (21/30),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情况分析研究

(1)观察组27例(90.0%)耐受性良好,对照组为66.7%(20/30),两组耐受性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25例(83.33%)一周内伤口愈合良好,对照组18例(60.0%)愈合良好,两组伤口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住院天数(11.96±2.34)d短于对照组(17.03±2.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研究

观察组出现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观察组出现3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期结肠癌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进而发生便秘、腹泻、黏液血便等情况。因此若患者发生上述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入院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护理力度,积极做好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负面情绪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同时做好术前肠道准备工作,指引患者进行咳嗽训练,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建议患者及时下床训练,加快肠道功能的快速康复,防止肠粘连的出现[2]。另外护士应注意观察发生造瘘口的患者并实施细致护理,确保瘘口附近皮肤的清洁卫生[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结肠癌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同时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杨林芹. 探讨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68-169.

[2]李素娟. 探讨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8):2768-2769.

[3]戴彦英. 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2): 240-241.

专利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著录格式为: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Nursing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HOU Guiying, Mudanjiang Forestry Central Hospital, Mudanjiang 157011,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olon cancer patients.Methods60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The complications and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e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olon cancer patients is ideal, can promote the rapid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Colon cancer patients, Perioperative care, Clinical efect

R473

A

1674-9308(2015)32-026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194

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结肠癌切口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