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工作进展

2015-01-31 06:06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点督导智慧

动态·工作进展

教育部:2015年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

教育部近日印发《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基本完成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基本实现每校至少拥有1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50%以上,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

《要点》还明确,将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列出未接通宽带网络学校清单,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同和与企业的沟通,实施分类指导,着力解决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基本实现全国中小学互联网全覆盖。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将信息化基础设施纳入学校建设标准和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每所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

此外,在2015年,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要点》指出,将推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评,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60万人,中小学校长5万人。

(来源:新华网)

全国6.4万个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2014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发布

3月2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

据悉,为了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促进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2014年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在全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要求各地以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组织措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为主要内容,开展自查。在各地自查基础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教育部相关司局、国家督学和专家组成6个督导组对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12个省份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其间,共抽查了48个县(市、区)的288所学校(包括教学点、县乡村的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

督导报告发布了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组织措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主要内容。报告称,各省均在教育行政部门内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业务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大多数省还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跨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绝大多数省份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确立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经费投入方面,在中央财政专项投入基础上,各地加强省级统筹,弥补经费缺口。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给予优先保障。比如,陕西省在2015年项目申报中明确将“全面改薄”工程资金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多数省份明确规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标部分,用于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方面的开支需求。安徽省规定各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公用经费10%的比例建立信息化专项资金。

督导报告称,各地普遍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参与过相关培训。各地积极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有效性。绝大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相应考评指标体系,建立推进应用机制。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成立

本刊讯3月18日,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和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联合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并举办首届“智慧城市与智慧学习高层论坛”。研究院的成立旨在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服务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据悉,研究院将利用3至5年时间,建成为适度规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研发中心,并形成可大规模推广的智慧学习解决方案,为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模式指导及人才保障。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教育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2013年教育部提出把“三通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相关文件,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教育专项督导内容。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关键阶段,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指出:“把教育信息化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关注点。此次智慧学习研究院的成立,整合了业内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最先进的技术团队,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必将对推进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智慧教育的升级起到良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认为,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借助云计算、3D打印、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构建产学研之间资源共享、智能灵活的教学环境,对于打造智慧学习体系意义重大。他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和华渔教育开创的新型合作模式,有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转化,提高产学研用结合的实效,有力支撑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快我国乃至全世界智慧学习模式的创新和升级都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智慧教育微课联盟成立

近日,智慧教育微课联盟在东北师范大学成立。

据了解,该联盟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教育信息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吉林省教育软件重点实验室、部分知名高等师范院校、全国50多个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全国百余所中小学名校联合发起成立。

该联盟的目的是探索应用微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提升中小学教师微课设计、制作能力,深入研究微课环境下培养学生智慧、促进学与教方式创新的途径,建立优质微课资源应用推广机制,支撑教师利用微课构建智慧课堂,帮助学生利用微课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提升智慧水平,真正实现教育革命性变化。

(来源:中国教育报)

清华大学推出20多门创业在线课程向公众开放

清华大学3月24日宣布,清华线上教育平台“学堂在线”开设“中国创业学院”频道,向公众开放《设计思维》、《社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20多门创业在线课程。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高建介绍,此次推出的20多门创业在线课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思维类”“技能类”“职能类”“领域类”四个层面的课程设置,涵盖清华大学已有的相关课程资源、针对“大众创业”需求与业界资源整合推出的实用性课程、面向国际需求人群推出展示“中国创业”的课程,以及从国际引进的课程等,以期让学习者拥有企业家思维、管理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多元能力,接触前沿的产业与新兴领域。

清华方面还表示,将探索线上与线下学习、互动融合的方式,虚拟与实体孵化器结合的模式,不仅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课程资源,还将使学习者获得真实的创业平台体验。

清华大学 “学堂在线”在线教育平台于2013年10月发布,目前已汇聚近400门国内外顶尖名校课程,选课人次突破117万。

(来源:新华网)

成都启用全市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进一步健全教育科研管理体系,提升成都教育科研品质,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印发《成都教育科研2015年工作要点》,今年,成都市将围绕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来蓉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教师人才资源开发等重要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

根据工作要点安排,今年成都市将结合成都教育年度重点工作,市教育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参考国家、四川省及发达地区年度科研选题重点方向,研究制定本年度成都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选题指南。

按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评审工作规划,年度市级课题立项数控制在100项以内(不含名师课题),包括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专项课题。根据规划编制工作需要,我市将确定5个左右的重要课题开展研究工作,为确定“十三五”成都教育发展目标和重大政策、项目、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其中,将重点围绕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来蓉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教师人才资源开发等重要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

据了解,为了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成都市今年将启用全市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其应用于课题立项、阶段评审及成果评选全过程,并探索建立教育科研课题备案制度。根据安排,今年我市还将修改完善优秀成果评选办法和评选标准,组织开展成果推荐与评选工作。拟评选第三届成都市优秀教学成果80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50项。

(来源:成都日报)

猜你喜欢
教学点督导智慧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有智慧的羊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智慧派
教育部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