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机制创新推动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探索

2015-01-31 18:05甘柯林吴美珠唐铁鑫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肇庆市药学校企

甘柯林,吴美珠,唐铁鑫,刘 燕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以协同机制创新推动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探索

甘柯林,吴美珠*,唐铁鑫,刘 燕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长效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他们适应现代化产业竞争的能力。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协同机制创新;药学服务

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教育部详细描述了“协同创新”的战略,协同创新的总的战略意图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引领创新潮流,从而在新的机制下,突破各种障碍,使不同的创新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要素,最后达到创新的目的。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而言,推进协同创新,就是要加强校企合作,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长效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化产业竞争的能力。于教学而言,协同创新就是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学到来自生产一线的知识。另外,在教材的编撰、教学设计、课程安排等方面加强创新。于科研而言,就是要研究专业中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企业科研人员一道,攻关课题[1]。

一、我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

(一)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机制。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有一系列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2004年设立了产教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由医院、医药公司、药监部门、药厂和药检所等行(企)业专家组成的药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1-2次研讨会,研讨药学专业发展规划,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引领指导,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研合作、产学结合等方面开展工作。

近年来,与周边的医院、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等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在校内共建了药品检验室和模拟药房等实训基地。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产业需求。

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根据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药学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深度改革,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确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计划。根据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经营和药品使用等岗位工作[2],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1.创新开发优良药房工作实务课程。药房工作是药学专业学生将来工作的主要工作岗位群[3],以模拟药房为教学平台,立足优质药学服务,围绕药房工作的职能,根据药品分类陈列、处方调配、药品销售、药学咨询、经营过程中药品的质量保证等五大工作任务,开设了优良药房工作实务课程。

2.重构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对药学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为主线。所有任务的理论内容是在实训项目中产生的,使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时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训为主,理论为辅,理论支撑实训、服务实训;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3.培养“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学校专任教师依托医药行业企业参加企业实践,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足够,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70%以上,具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达40%以上。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4-6名,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

4.服务行业。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师主动为相关企业职工岗位培训服务,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产、学、研水平,在服务中提高自身能力,使职业素养与职业岗位实现有机对接。

5.成效。近三年,我校药学专业学生年底平均总体就业率99.49%,平均对口就业率86.45%,其中约75%就业于医疗机构和医药零售企业等药学服务行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的满意度达98%,学生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充分显示我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产业需求。

二、以协同机制创新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2002年、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两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制定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工作逐步展开。《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纷纷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宏观性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建立[4]。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积极吸纳国家、地方、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多方的支持与投入。学校方面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订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主要思路:结合肇庆市当地实际情况,建设药学专业集教学—研究—服务三结合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可争取创建肇庆市药学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1.计划建设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完善的综合性药学专业实训基地,可满足各层次药学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验实训教学需求。以仿真实训为核心,产学研训相结合。新建、扩建具有职业氛围的仿真、模拟实验实训室,校院(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专家指导学生实训,开展“情景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得到锻炼。并依托与医院(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

2.合理安排,促成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需注重教育资源的拓展和外延,集教学、培训、科研、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以服务本校为主,为我省中西部地区药学技能操作竞赛及医药卫生机构药学专业人才继续教育、技能考核提供场所、技术与装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教育培训,向社会、行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等社会服务功能。目标是建成广东省医药行业专业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基地。

3.拟组建肇庆市药学科研服务中心。由于现多数基层药学人员搞科研缺乏条件和设备,拟在我校设立科研服务,提供场地和设备,方便肇庆市各医院、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专业人员科研需要;建设肇庆市临床药学服务中心,虽然肇庆市有很多医院设立了临床药师室,大多无相关的设备做临床药物使用有关数据的测定,可利用现有药学实训室的仪器和设备,为各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提供服务。

4.拟成立肇庆市药学信息服务中心。(1)设立肇庆市药学人才数据库,主要以我校药学专业学生为主,可吸纳其他药学人才,方便各医疗单位、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人才招聘;(2)为肇庆市药学人员进行科研提供交流、合作、技术支持的平台;(3)争取医疗行政机构、药监部门和药学会的支持,及时了解国家、省、市颁布药学专业方面的政策,聘请相关人员讲解、提供场地和组织各单位人员进行解读和学习。

在实践观念和实践行动上,我们还远没有“科学”的表现,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5]。所以通过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加强建设,形成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订总体发展路线,使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1]刘华强.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43-44.

[2]宋智敏,魏东华,张琳娜,等.关于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J].医学教育,2005,2:27-33.

[3]刘 燕,吴美珠,谭雄斯,等.药学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10,29(5):32-33.

[4]刘占山.以制度和机制创新推动校企合作[N].光明日报,2013-11-21.

[5]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 (6):68-73.

Study on promo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pharmacy on innovation of collaborative mechanisms

Gan Kelin,Wu Meizhu,Tang Tiexin,et al
(Zhaoqing medical college,Zhaoqing526020,Guangdong,China)

The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 is actively reformed to establish stable long-ter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adjust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alty,and guide reforms of curriculum,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And focus is laid on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capabilities to adapt to moder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By exertion of the guiding and aggregation effects of the innovation of collaborative mechanisms and sufficient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conditions,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constructed.Th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further promoted.Open sha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chieve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Innovation of collaborative mechanism;Pharmacy services

G47

A

1002-1701(2015)11-0017-02

2014-12

甘柯林,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制剂。

广东省创新强校校级项目。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11.009

猜你喜欢
肇庆市药学校企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