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2015-02-01 06:0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1期
关键词:环境规划十二五

曹 炜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环境保护局,南通 226300)

《南通市通州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曹炜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环境保护局,南通226300)

【摘要】本文对《南通市通州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当前环保工作形势与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规划实施建议。

【关键词】“十二五”环境规划;中期评估;南通市通州区

1引言

《南通市通州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数据基准年为2010年,期限为2011~2015年。范围为通州全区,包括金沙镇、川姜镇、先锋镇等19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525.7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351平方公里。其目标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常规(传统)污染因子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得到基本改善,突出的环境问题基本解决,环境安全基本有所保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削减率达到南通市确定的指标,创建国家生态区。城市空气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等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有所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效果,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初见成效,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得到保障,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取得突破。有效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使环境保护有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促进生态文明奠定良好的基础。《规划》初步确定14项指标,包括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质量指标、污染治理指标和生态建设四类。

2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规划》确定的14项指标,采用2012年现状值,同基准值(2010年)和规划目标值对比,以评估规划目标实施情况。

表1 通州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主要指标实施情况

注:1.增幅是相对于基准值而言的;2.★表示该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表示该项指标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表示该项指标未完成时序任务;3.*项数据与《规划》中不同,根据实际统计数据进行了调整。

由表1可知,《规划》14项指标中的10项指标实施情况达到规划时序进度,阶段性规划目标实现率为71.4%;对照2015年规划目标,有9项实现了规划目标,规划总目标实现率为64.3%。除总量控制4项指标的实施暂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外,环境质量、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等10项指标实施情况均良好。

3规划重点任务实施情况

3.1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全区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结构性、工程性和管理性减排成效显著。一方面,全区保持了经济总量上、污染指数下的发展势态;另一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近两年仍在逐年增加,与“十二五”总量控制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到2015年底,要求通州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715吨、2170吨、4205吨、1706吨以内),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十二五”中后期减排任务繁重。

3.2 环境质量状况

(1)水环境质量:通州境内主要河流9条,由区环境监测站按规范要求实施例行监测,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判定水质类别。2011年,全区12个断面中,Ⅲ类水质断面有10个,占83.3 %;Ⅴ类水质断面2个,占16.7%;无Ⅰ、Ⅱ、Ⅳ类水质。与2010年相比,Ⅲ类水质断面仍维持在10个,占83.3 %;两个劣Ⅴ类水质断面改善为Ⅴ类,总体水质有所好转。2012年,全区13个断面均为Ⅲ类水质,与2011年相比,总体水质明显好转。

(2)空气质量:采用“大气质量指数”和“污染负荷系数”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近两年环境空气都属于轻污染,为大气质量标准水平。可吸入颗粒物和自然降尘是影响该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2011~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百分率分别为91.2%、92.1%,相比2010年(空气良好天数百分率为88.2),环境质量有所好转。

(3)声环境质量:2011~2012年,通州城区功能区噪声各功能区昼、夜等效声级均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区域环境噪声主要声源为交通噪声,年平均等效声级值分别为54.9、56.8分贝,分别达到声环境质量1、2类标准,处于一般水平以上;通州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年平均等效声级值分别为66.5、64.4分贝,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类标准,质量等级为好。

3.3 生态建设情况

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2011年以来,该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六整治”、“六提升”这一核心内容,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85个村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建成三星级康居村3个、二星级康居村47个,超额完成上级下达通州区村庄环境整治任务。二星级以上康居村均配套建有污水处理设备、小游园、公共厕所、路灯亮化工程,全区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全面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通过腐熟后下田作肥料、作有机肥生产原料、利用沼气池进行处理等方式,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的控制。采用科技与法制等手段,大力控制农业自身污染和环境污染。

3.4 工业污染治理情况

(1)严格环境准入。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将总量控制作为项目审批的“总闸门”,进一步提升项目环境准入;从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三同时”制度及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严格环评审批、验收,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2011年以来,共否决突破环境容量、不符合环保和产业政策要求的新建项目20多个。

(2)持续开展污染减排。2011~2012年,全区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18项。截止2012年底,共完成18项,总投资约5亿元,完成化学需氧量削减量928吨,二氧化硫106吨,未能完成年度减排任务,下一步需深挖减排潜力,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3)强化重点污染源环境监管。持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着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十二五”以来,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1718人次,现场监察各类污染源2286厂次,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32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对26家违法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4)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按照《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环发[2010]54号)要求,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十二五”以来,全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共23家,均通过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

4规划实施情况综合评估

对照《规划》阶段性目标可知,14项指标中,环境质量、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等10项指标实施情况达到规划时序进度,阶段性规划目标实现率为71.4%;对照2015年规划目标,有9项实现了规划目标,规划总目标实现率为64.3%。除总量控制4项指标的实施暂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外,环境质量、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等10项指标实施情况均良好。

从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看,全区“十二五”环保规划建设项目分为水环境保护工程、大气环境保护工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工业污染防治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共6类、10个建设项目,规划投资6.63亿元,完成投资额5.12亿元,完成规划投资额的77%。10个规划项目中,已建成4个、在建2个、未开工4个(1个项目取消),项目执行率为60%。已实施的6个项目中,平潮自来水厂水质自动站项目执行效果较好,其余项目执行效果均达到良好水平。

综上所述,《规划》总体上在近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设进度滞后于规划要求,少数工程项目进展缓慢。按照当前的工作实绩与工作进度,只要责任再明确、措施再细化、推进再加力,预计到2015年底能完成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5环境保护形势及主要挑战 “十二五”期间,通州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将处于加快发展阶段,资源能源与环境矛盾将更加集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战略机遇期。因此,环境保护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任务艰巨。(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年度目标任务的未完成,对地区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全区污染减排载体工程脆弱,减排空间不足;农业源排放量占比高,减排基础弱、项目少,减排形势十分严峻。(3)环境空气中PM2.5与酸雨成为主要污染因子,局部地区酸雨问题突出。(4)河道淤积严重,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主要河流底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水质超过Ⅲ类标准。(5)全区功能分区不尽合理,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相对滞后,全区工业企业分布散乱,多数与商住区混杂,存在一定的环境安全风险。(6)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凸显,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有待进一步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低。(7)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偏低,工业污水处理后的污泥污染问题突出。(8)环境执法监管及应急处置能力有待加强。

6规划进一步实施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引进低能耗的高科技新兴产业,对于现有的高能耗产业进一步促进其生态工艺的清洁化、生产废物的最小化和空间布局的集中化,以及转型与淘汰。大力推动企业进区入园,实施园区外企业搬迁,通过组织管理创新和生产重组,促进项目集聚,加快行业资源整合、转型升级。

(2)强势推进污染减排工作,深入挖掘、积极培育减排项目,进一步加大重点减排工程推进力度;强化结构减排,倒逼产业转型;全面实施畜禽养殖减排项目,积极推广生态养殖,实现农业减排。

(3)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扎实推进“蓝天工程”,减少燃煤烟气、工艺废气、机动车尾气、道路扬尘污染,降低酸雨强度和发生率,深入推进秸秆禁烧、禁抛与综合利用。

(4)进一步加大对钢丝绳、印染、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专项整治力度,加快制定和实施钢丝绳产业转产转型发展规划和印染行业发展规划,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印染废水深度治理和中水回用。

(5)加强黑臭河道整治,认真排查排污口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截污入管;加大河道疏浚整治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

(6)加大农业源污染防控力度,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控制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实施氮、磷生态拦截工程,减少污染物向水体迁移。

(7)实施农业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开展土壤环境监测,进行土壤环境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建立土壤修复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确保食用农产品基地的土壤安全。

(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静脉产业”,推动传统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对超标或超量排污企业、使用和排放有毒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9)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切实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与责任追究力度;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措施,落实环保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环评、社会风险评价、听证等制度。

引用文献格式:曹炜.《南通市通州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102-104.

Implementation Mid-term Assessment about the “Twelfth-Five-Y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of Nantong Tongzhou District

CAO We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Congchuan District,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226007)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ntong Tongzhou District “welfth-five-y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planning.

Keywords:“twelfth-five-y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assessment;Nantong Tongzhou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15)01-0102-03

作者简介:曹炜,工程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环境规划十二五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乡村环境规划与评价创新团队
汽车造型设计师工作环境规划概要
浅析国内环境规划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环境规划在区域生态发展中的重要性
丘陵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规划探讨——以栖霞古镇都村为例
我国环境规划发展趋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