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推进我省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顶层理念及策略

2015-02-02 16:49张红延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5期
关键词:技能型办学职业

张红延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是指处在初级技术应用阶段的中职学生通过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学习,取得中高级技术应用阶段高等职业资格的教育。长期以来,中职与高职教育由于两者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的含糊、重复和不尽合理等现象,使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与贯通始终处于探索和调整阶段。我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程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尝试。但是,还没有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一体化办学的顶层理念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升并强力推进。

一、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意义

1.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就业、稳定民生。河南是人口大省,要通过中高职一体化教育途径,培养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期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把我省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有利于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是中高职两个办学层次之间,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机制等方面优势互补、相互承接贯通、相对分工而又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和重复教育、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有机结合状态。两者互相渗透、互为条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力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科技的进步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要在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方面做一些改革和探索。

1.发展现状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在国际上有英国和澳大利亚采取的职普衔接模式,法国和德国采用的学制衔接模式和美、英等国采取的课程衔接模式等。国内自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以来,近30年时间里,国家和省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实施办法,对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建立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甘肃、浙江、江苏、四川、上海、山东、福建、云南、辽宁、广西等省、市、自治区近些年一直在积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属职业院校都做了富有成效的尝试。我省近年来在建立中高职衔接的职教体系探索中先后推行了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中高职分段衔接和中职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以及中高职联合办学等方式,为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

2.存在的问题

①改革创新力度不够。我省中高职一体化办学虽然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尝试,还是没有实现实质性的衔接。主要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不敢打破常规,惯性思维主导着办学理念,从职业教育的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教学层面同时进行创新研究不够,致使中高职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②课程的一体化衔接难度大。主要问题是生源问题,中高职招生对象层次不一,中职生源来自初中文化程度学生,高职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的学生。生源文化程度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基础、领悟能力、自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出现差别。加之中高职学校相似专业的教学计划均独立设计,相对割裂,衔接过程中课程的适应性和重复性问题凸显,培养计划制订和课程选择不能统一。

③招生考试政策脱离实际。中职升高职采取理论考试确定录取分数线,忽略了对口专业技能操作考试,重理论轻实践,对于以学习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的中职学生非常不利,导致能够达到招生标准的人数很少,影响了中高职一体化的建设。

另外,由于一些高职缺乏办学特色,中高职教育衔接面窄,使中职学生难以找到对应的专业,造成中职学生深造机会少,对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有学生考上高职,也会因高职专业、课程设置的脱节或重复深感失望。

三、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顶层理念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不能仅理解为中职毕业生可以直接上高职或高职院校直接招收中职毕业生,而是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两个教育层次之间,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体制机制等方面相互承接、相对分工及不重复教育的一种有机结合状态,两者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从而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为社会输送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到这一点,顶层理念的设计将发挥纲领性作用。

所谓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顶层理念即办学的整体理念,包括总体思路、目标定位、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模式等。重点是在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素质结构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保证职业教育整体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统筹协调、资源共享、保证质量、促进就业和人才可持续发展。

1.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总体思路

河南是农业大省,要实现服务中原崛起和“三化”目标,将河南的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中高职教育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是:充分运用中职与高职各自的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优势,制定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优化配置,整合资源,激发办学活力,按照整体策划、统筹安排、重组课程、分阶段实施教学的构想,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提高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对不同层次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满足中职毕业生升大学的需要,缓解就业压力,使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得到健康快速推进。endprint

基本策略是依靠政府推动,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促成中高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招生就业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实现中高职纵向贯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新的职教办学格局。

2.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目标定位

中职与高职是同性质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的区别主要是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程度上的不同,即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层次,而不仅是知识的衔接。因此,中高职一体化的办学目标定位应是:中职面向生产建设与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和操作型的熟练劳动者,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面向生产建设与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技能型的技术人才,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毕业生较中职毕业生应有更宽的知识面、更高的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更强调创造性和独立性。

3.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管理体制

①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目前还存在着体制机制不成熟、课程体系不衔接、招生制度不完善、认识观念不统一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尽快研究推进中高职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和办法,强化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各级政府应切实把促进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协调处理好有关部门、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办学机制。一是创新理念、打破壁垒,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向。二是成立省级专业指导委员会,解决中高职专业脱节、课程设置重复等突出问题,研究课程体系,开发专业课程,确定中高职不同阶段各自的教学任务。三是充分利用职教集团化办学,发挥集团功能,在职教集团内部加强职业院校间的合作,明确参与合作学校的责权利,共同发展与提高。

②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化组织领导。成立中高职统一的管理机构,指导、协调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具体工作。制定目标明确、易于操作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如在考试制度方面,加快建立“知识+技能”的招生考试制度,为中职毕业生顺利升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提供有利条件。

③中高职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在政府主导下实行多元化的运营模式,由合作的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一是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管理机构。二是利用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模式,在职教集团内部选择中职、高职学校进行合作。三是强化契约意识,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参与合作学校的责权利,共同研究落实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培养目标和招生就业等方面的衔接。

四、加大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推进力度

1.加快理顺管理体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关键。目前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职能交叉,管理效率不高,应尽快协调中职与高职职能部门的统筹管理,体现职业教育管理的一体化,以利于更好更快地推进中高职一体化的办学进程。

2.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加快制订学制管理、招生就业、助学资金、人事调配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和规范中高职一体化办学。

3.成立专门的推进机构

要在全省范围内遴选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中高职院校的领导及专家成立专门机构,广泛调研,研究出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制订一体化办学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评估一体化办学的项目落实、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成效。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采取设立专项资金或以项目带动等办法支持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项目研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体系建设。

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还需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打破行业壁垒。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做好专业体系、课程体系的衔接。让中职学生能就业的选择就业,愿意继续读书的能有一个畅通的学习通道,让中职教育不再是断头教育,使中职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使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真正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构建具有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责编 周继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能型办学职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我爱的职业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五花八门的职业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