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

2015-02-04 00:41崔雪
慈善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国扶贫基金会善款小额

崔雪

编者按: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优先发展具有扶贫济困功能的慈善组织。鉴于中国扶贫基金会“扶贫济困”的宗旨,在管理和项目方面的改革创新,以及多年练就的“经营慈善、规矩办事”的独特品格,本刊将其所做的特色工作刊载出来,供其他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交流、借鉴。

中国扶贫基金会(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缩写CFPA)成立于1989年3月,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是在民政部注册的以扶贫济困为宗旨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是内地NGO中类似于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较为规范的慈善机构。

走在时代前列的“改制之路”

1989年3月,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前身)成立,首任名誉会长系原国家主席、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首任会长为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2000年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官办”的公募基金会,核心成员基本上由党和国家的离退休领导干部构成,面对贫困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的贫困境地,他们希望发挥余热。自2000年起,中国扶贫基金会三届四次理事会确定了“三不一专”原则,即机构不要行政级别、不要事业编制,不进行行政化募捐和项目实施,实行民间化、专业化经营和管理。直到今天,它经历了“官办”到“民办”的组织变革——由粗放的制度到精细、专业的管理变革;以贫困和受灾地区的弱势群体(尤其妇女、儿童和少数民族等)、困难地区的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等为服务对象;树立明确的使命、信念以及机构文化。坚持剔除多余动作与中间截留,直接将爱心传递给贫困人口,使每一笔善款都对捐款人做出交代,使捐助效率发挥到最大。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改制之路,即是将之前模糊的体系做成两个团队,像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何道峰在2009年全体员工大会上所讲,一个团队是基金会的理事、会长、副会长,他们是一群没有权力的热心人。另一个团队是负责日常管理的人员,他们是一群专业的爱心人。这套具有竞争力的制度设计不再单纯借用退休国家领导人的“余热”,而是将老领导的智慧经验和年轻人的敢作敢为相结合,形成“有人领导,有人掌舵,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的局面。直到现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内部管理体系,何道峰曾明确肯定,这套体系才是他们享之不尽的财富,才是基金会赖以生存并得以持续发展的条件。

颇具特色的年轻化项目

先锋、专业的管理方式必然衍生具有创意、年轻化的项目。近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项目,将慈善与金融、商业、运动等诸多领域结合,由“授人以鱼”转为“授人以渔”;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转为“高效、透明、可追踪的”慈善救助;由“传统型募捐”转为“体验与筹募”相结合的慈善活动……

小额信贷项目,授人以渔助自立

中国扶贫基金会从1996年起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小额信贷扶贫试点项目,旨在通过无需抵押、方便快捷的小额信贷业务,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自立自强,2008年,小额信贷项目成功转型为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一家专门负责实施小额信贷项目的社会企业。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小额信贷支持贫困农户开展创收性活动,提升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稳定脱贫致富。项目也旨在为解决农村地区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探索方法。截至2014年9月30日,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已覆盖全国16个省127个项目县,累计发放贷款86.6万笔,75.5亿元,有效客户近22万户,贷款余额达到16亿元,超过200万贫困农户从中受益。10月27日,青海省成为中和农信小额信贷的项目覆盖的第17个省。小额信贷项目不再依靠给弱势群体捐赠款物的单一渠道,而是“授人以渔”,为贫困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并上门服务为他们寻找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慈善与商业结合,创新募捐方式

“爱心包裹”项目至今开展5年,通过组织爱心包裹捐购、贫困农村音体美教师培训、志愿者支教等形式,改善农村小学音体美教学现状,缩减城乡差距。2014年冬季的包裹有温暖包和美术包,项目主页上列有两种在线捐赠模式——按学校和包裹类型,捐赠人可自由选择。主页每天都更新募集的捐款数据,例如:“截至2014年11月20日,本年度累计5508人次参与在线捐款,累计筹集善款859,366.82元。”该项目涉及与多个企业的商业合作,像中国邮政、大润发超市在捐赠途径和募捐场地等方面均有支持。

善品网是集慈善拍卖、爱心义卖、公益援助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站,倡导“你捐我购帮助他”,该网站与多家爱心品牌合作,人们可通过在线消费完成捐赠,其中每件商品下都明确标注捐款金额。这个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慈善品牌,捐款方式相对便捷。截至2014年11月20日,善品网通过自主经营筹集善款163271.50元。

另一个慈善与商业结合较为成功的案例是“One cares One 买一善一”,这个公益品牌开启了中国“以消费推动公益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型公益模式先河,实现“一对一”实名制购买捐赠。“买一善一”由中国扶贫基金会、361°、奥美集团、天猫、新浪等联合发起,消费者每购买一件361°指定的公益专款鞋,就同步以消费者名义向受捐赠的贫困小学生捐出一双适合其尺码的鞋子,捐赠人并能收到孩子们寄来的“回音卡”。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贫困儿童数据库提供孩子的联络地址、鞋子尺码等信息,天猫商城作为商品的售卖、捐赠与递送的在线电子平台,一方面加快了捐赠物资的物流速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透明公益——每位爱心消费者将通过物流跟踪的方式看到被捐赠鞋子的物流信息。面对质疑,相关人员表示,专款鞋成本60多元,公益鞋成本70元(主要贵在路费),二者成本已超出售卖价格129元。截至目前,已有近6万名贫困山区儿童被捐赠。

在我国,商业和慈善的结合模式一直在探索中,政策和法律上的困境、社会的质疑也使社会企业在“与慈善合作”方面举步维艰。据悉,2010年起江苏省就发布了禁止企业打出募捐促销行为的禁令。慈善事业是市场化大环境下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企业文化中可以借鉴的内容。慈善与商业合作,信任是前提,法律是保障,若是能真正开展起来,二者共同发挥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善行者,实现慈善与运动“双赢”

“善行者”是中国内地首个百公里公益徒步活动,鼓励公众参与50公里及100公里徒步挑战,4名队员为一组,日夜赶路克服困难,通过“亲近自然+自我挑战”的体验形式,激发参与者募款,助力贫困地区儿童全面发展。据中国广播网报道,截至10月20日,“善行者”共有近10000人次支持筹款。回归日现场,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善款使用规划,善行者队员及爱心人士通过“官网次捐”和“微信一起捐”筹集的善款1594510.45元,将为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配备20个爱心厨房,捐赠2853个美术包,为鲁甸地震灾区捐赠430个生活包;45名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月捐,持续关注威宁县孩子成长;同时,还为贫困地区孩子们捐赠785双“买一善一”爱心鞋。

善行者在募集善款和宣传慈善的同时,将健康的生活方式演变成一种公益意识,让这个 “双赢”的项目更具体验性和创造性。

除了在运作机制和项目活动上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国扶贫基金会还将典型项目沿横向、纵向发展,由点及面,以项目树立整个基金会的品牌形象。上文提到的“爱心包裹”项目,首先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工商联、民政部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作为指导支持和发起单位,其次联合中央电视台等23家媒体作为共同主办单位、9家企业作为爱心活动伙伴,并在各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阵地积极跟进,使其影响力发挥到最大。

这个项目最中坚的力量是近两百所高校的青年团体。作为最活跃的宣传组织,志愿者们经常在假日街头开展“爱心包裹”劝募活动,他们身着爱心会衫,手持学生证、工作证,和路人耐心讲解。河北工业大学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秦二磊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第二年开展这项活动,每年开展两次,冬天他们做温暖包和美术包的劝捐,刚开展3周,募捐到5万多元。当提到具体的募捐过程,他显得有些激动:“很多人不信任,让我们很寒心。但想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冬天穿得单薄,生活艰苦,我们仍然会通过出示证件、展示捐赠收据等方式很耐心地讲解,就会做最大努力宣传……”这个寒冷的冬天,街头也因为有了这些年轻的身影,变得温暖许多。

成立于1989年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已步入青年之列,我国的慈善事业也正值壮年,将有更多前辈的智慧、年轻的队伍、创新的思路融入其中,而在管理方式、项目活动、宣传途径、扩大影响力和树立公信力方面,各种类型的慈善机构也迈着矫健的步伐,互相交汇融合、学习借鉴。相信“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各个领域对弱势群体多关注一点,慈善事业的前景就会更明亮一点。

猜你喜欢
中国扶贫基金会善款小额
“圣诞老人”滑雪筹善款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爱心单车项目启动缅甸试点
基于高速公路ETC卡的小额支付平台应用
赣通卡小额支付平台设计方案
警惕小额会费传销骗局
见证(2)
沃尔玛捐赠百万元启动“爱加餐”项目
公开善款去向才能拉直问号
每一笔善款都应成为“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