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之花 激情绽放

2015-02-04 00:41苏红
慈善 2015年1期
关键词:黄岩进校园美德

苏红

这里蓝天白云,这里山清水秀,这里环境清幽,这里古朴素雅,这里是“中国蜜橘之乡”——台州黄岩。黄岩天然毓秀,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2012年就落户黄岩,黄岩区慈善总会联合区教育局开展了这项传播慈善文化的奠基工程。两年的时间,从6所试点学校到全区46所中小学有步骤地全面开展,获得了成功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荣获了“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所以,我们来到黄岩,亲身感受这里是如何以“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契机,让慈善理念入耳入脑入心,让慈善文化在橘乡传播弘扬。

2014年11月25日,我随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进校园”考察团先后考察了黄岩实验小学、黄岩实验中学、新前中心小学、院桥初级中学4所学校。车行驶在桔乡的街道,我仔细地凝望这座城市,连绵不断的青山,或远或近,或浓或淡,仿若一幅水墨画;城市的建筑十分朴素,给人一种清新素雅的感觉。然而,我们到达的每一所学校,校园环境和设施都特别的好,群山环抱之中,一排排灰白色的教学楼,两者相互映衬,尽显清幽之美。

早上八点三十分我们来到了黄岩实验小学。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玻璃橱窗展示的小学生慈善文化手抄报、慈善活动剪影、《慈善读本》读后感;转过一个教学楼,墙壁上设置了一个大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各种慈善类书籍;路过四年级的教室,每个班级都有黑板报、小牛顿手抄报。学校建有图书馆,据图书管理员介绍,藏书有9万余册。一进图书馆就可以看到《慈善读本》以及各种慈善类书籍和读物。可见,慈善文化在这里处处得以展示和宣传,慈善的种子扎根在学生的心间。实验小学最具特色的慈善文化宣传形式是举办慈善文艺节目。实验小学为了展示“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成果,当天进行了一场文艺演出。走进演出室,小学生整齐的坐在那里,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我想这种活动是真的带给他们快乐。节目有师生朗读《爱心世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感恩的心》,诗朗诵《在山的那边》《中华美德》,歌舞《少年中国说》。这群孩子的表演让我感动,更是被《少年中国说》的气势所震撼,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传达出他们就是国之栋梁、国之希望。从这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中我们看到慈善文化、慈善思想与文艺节目的融合。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那清脆美妙的歌声,犹如爱一样美好;那粉衣绿裙的模样,犹如花朵一样绽放。

我们考察的第二站是黄岩实验中学。走进校园,路过操场,正赶上学生们跑操,那整齐响亮的口号声尽显他们的青春朝气。不远处就有慈善文化的宣传栏,回头望向教学楼,“让校园充满成长的快乐”“传慈善馨香·扬师生美德·筑和谐校园”的标语呈现在眼前,我想这一定是个充满快乐、慈善氛围浓郁的校园。据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慈善教育”,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慈善的校园慈善环境,把慈善文化有机融入学校的主体文化中。为此学校做了众多尝试与努力。学校积极开展慈善主题系列德育活动。第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谢国之恩、党之恩”“感谢社会之恩”“感谢师长之恩”“感谢养育之恩”“感谢帮扶之恩、知遇之恩、提携知恩”五个系列;第二,开展慈善征文创作比赛。以“弘扬慈善文化”“开展慈善教育”“实施感恩教育”为主题,通过认真阅读《慈善读本》,挖掘周围感人事迹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慈善故事,抒发自己对“慈善”的理解,2014年共收到师生征文1700余篇;第三,开展“爱心传递,绿满校园”爱心资助活动。2014年开展“送一本书·传一份爱·圆一个梦”爱心图书捐赠活动,为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共捐书2257册;“慈善一日捐”15000元左右。

黄岩实验中学的慈善文化教育极具特色,为拓宽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平台,学校自创成立了学生德育社团——“崇德社”以及校园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崇德社成立于2012年5月,结合慈善开展活动。以“汇聚青春力量,践行快乐公益”为活动宗旨,以《弟子规》为行动指南,以修身崇德为最终目标,逐渐养成“孝、悌、责、信、礼、义、律、耻”八德。崇德社是学生自己的社团,开展义卖、环境美化、温暖“衣”冬、校外远足并捡沿途垃圾讲环保等系列活动,他们的身影闪过校园内外,留下干净与整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校园正能量。学校还于2012年开展校园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美德少年还有具体的分类:“孝敬少年”“爱心少年”“自强少年”“诚信少年”“责任少年”“礼仪少年”六大类,至今已有30位校园美德少年。学校还会举行颁奖表彰大会、为美德少年撰写颁奖词、为美德少年的家长佩戴红花,让家长共享美德少年的荣誉和喜悦。如今,校园美德少年已成为“实中骄傲”式的人物。那天,我们见到了责任少年——陈艺柳,她讲了学校组织以及她参与的各种慈善文化活动,也谈了她对慈善的理解,她说:“慈善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给人以温暖。”

下午两点三十分我们来到新前中心小学。这所小学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前武术传承教学基地。武术,是中国文化的精粹,这里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别具一格,将慈善文化与中国武术相融合。我们观看了一场由全校师生共同表演的武术,寓武功于慈善文化之中,这使考察团人员眼前一亮并给予热烈的掌声。为了更好的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制定了计划和方案。第一,将慈善教育纳入课程计划,通过课堂实施慈善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安排《慈善读本》的阅读和教学活动,并要求全校各年级的学科教学特别是思想品德课进行渗透教育。第二,结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新前武术的传承教学工作,促进地方武术文化与慈善文化的相融相通。学校将武术教育与德育教育、慈善教育相结合。我们知道学武之人要做到内外兼修、德艺双修、内外合一;“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崇尚侠义英雄、见义勇为、团结互助、慈悲为怀。这与慈善文化相融相通,甚至一脉相承,因此在新前武术传承教学当中结合习武礼仪、习武口号、武术精神的教学与慈善文化相融合。第三,为了让慈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德育处组织践行八个任务:听一堂慈善课、读一本慈善书籍、写一篇慈善文章、讲一个慈善故事、学唱一首爱心歌曲、做一件好人好事、评选慈善先进人物、做一次慈善宣传。最后,该校校长表示: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真正感悟慈善理念,培养慈善意识,从自己身边寻找慈善的美,从而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

考察第四站是黄岩区院桥初级中学。这是一所颇具足球特色的学校。足球文化为学校的发展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推动了学校慈善文化的发展。项时敏校长为我们介绍了“慈善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情况,力求慈善文化要“入校、入脑、入心”。学校高度重视该项活动,领导老师率先垂范,积极制定方案,以“我心有你,助人为乐”为宗旨,积极粘贴爱心故事、书画和板报,使慈善文化“入校”;以《慈善读本》为载体,将慈善教育纳入课程规划,通过具体课程渗透。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校园广播等传播慈善理念,播放爱心歌曲,使慈善文化潜移默化地“入脑”;积极开展“九个一”慈善活动:一本书(《慈善读本》)、一份爱、一次实践活动、一篇文章、一首歌、一名代表、一份板报、一次征文比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慈善文化“入心”。项时敏校长讲了院桥中学两件真实事例,一个是学生辍学,老师多次劝说并以爱感化使其重返校园,一个是学生扶起九十岁因病摔倒的老人,显示了满满的正能量。不难看出,学校的慈善文化真的是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心间。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种校风,慈善的精神因子已经注入到师生的血液中,慈善这根纽带使这所学校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黄岩区学校以创造“慈善校区”为愿景,以“爱心传递”为内容,“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置身于校园中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黄岩取得显著成效,硕果累累。因为,从区教育局和区慈善总会的重视,从学校的建设、办学理念,从校长的讲话到老师的谈话,都能看出学校对学生教育的重视。

参观完四所学校,我们的考察也结束了,回程的途中天空下起了大雨,这雨仿佛是一场洗礼,洗涤尘世、洗涤内心,还我们清净与自然,还我们淳朴和纯真。此行让我收获颇多,通过“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我对慈善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慈善文化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对学校教育也有更多的了解。慈善的核心是爱,让我们以爱为圆心,以慈善为半径,从学校向社会传递爱的教育,用行动营造慈善文化的氛围,使慈善活动的点点滴滴,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随着慈善雨露的播撒,让种子生根发芽,最终在孩子的心田开满慈善之花。

愿世界充满爱,愿慈善之花开满人间!

猜你喜欢
黄岩进校园美德
诚实是美德
朵云书院黄岩店
黄岩
舞龙舞狮进校园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黄岩富山佛手瓜及其栽培技术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