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庵小集》四庫本篇目删改研究

2015-02-05 05:44沈玉云
文教资料 2014年31期
关键词:四库全书

沈玉云

摘    要: 《愚庵小集》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朱鹤龄的诗文集。虽被收入《四库全书》,但因其明朝遗民身份,受清廷文化政策影响,四库馆臣进行了不少删改。本文从篇目删改的角度,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为底本,与文渊阁本和文津阁本作对校,找出其中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愚庵小集    朱鹤龄    四库全书    删改

朱鹤龄(1606—1683),字长孺,号愚庵,别号松陵散人,江苏吴江人,明末诸生。明亡后,其绝意仕途,屏居故里,一心著述。“遗落世事,晨夕一编,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谓之愚,遂自号愚庵。”[1]曾与顾炎武等参加明遗民组成的惊隐诗社,与李颙、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海内四大布衣”。年七十八卒。

《愚庵小集》凡十五卷,卷一为赋,卷二至卷六为各体诗歌,卷七、八为序,卷九为记,卷十为书,卷十一为论,卷十二为辨,卷十三、卷十四为杂著,卷十五为传。书前有康熙十年(1671)计东所撰序和王光承的序,后附《传家质言》十三则。

据虞思征《愚庵小集》[2]书前“整理弁言”介绍,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3]简称“上古本”,是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为底本,复据上海图书馆所藏抄本、南京图书馆藏本补入复旦藏本所缺篇目,为迄今最为完备之影印本。但有些篇目有文無目,如卷二《初夏过严园二首》,卷四《挽李如石明府》、《赠顾季任二首》,卷五《九日遣兴》、《岁暮杂诗六首》,卷六《送徐果亭太史还朝三首》,卷七《周易广义略序》,卷九《申子纯孝行记》、《孙义士鸣灾记》,卷十《与吴汉槎书》,卷十四《跋王贞媛传后》,卷十五《庄母沈孺人传》,附录《传家质言》。有些篇目的题目在目录与正文中不一致。如卷四《冬夜二首寄魏交让》,目录无“寄魏交让”四字,正文有;卷六《题袁重其负母看花图和杜于皇韵》,目录中无“韵”字,正文有;卷十《与李太史论杜注书》,目录无墨钉,正文“与李太史”后多两个墨钉;卷十三《书元裕之集后》,目录无“集后”两字。

四库本目前可见的有渊本[4]和津本[5]。渊本缺卷四《投赠钱宗伯牧斋先生二十五韵》、卷五《呈牧斋先生》、《赠苍雪法师六十》、《九日遣兴》、《送友人适梁溪》、《陪牧斋先生登洞庭雨花台即席限韵作》、《同冯定远夜话》、《赠孙子长》、《送文初无殊诸公适越州兼呈祁氏昆仲》、《和牧斋先生登莫厘峰同子长作》、《红豆》、《碧梧》、卷七《笺注李义山诗集序》、卷十《与吴梅村祭酒书》、卷十二《舜崩苍梧辨》、卷十三《书元裕之集后》等,共计诗十一首,文四篇。津本缺卷四《投赠钱宗伯牧斋先生二十五韵》、《秋日述怀二十四韵》、《挽吴茂申先生二十四韵》、《咏雪狮子十韵》、《韩蕲王墓碑》、《思陵长公主挽诗》、卷十《与吴梅村祭酒书》、卷十二《舜崩苍梧辨》、卷十三《书元裕之集后》,共计诗五首,文四篇。渊本删改原因多是与钱谦益有关,其余或为誊录错误,或为避清廷忌讳。津本所缺五首诗,则不知其缘故。

通过比较发现,三版中上古本篇目最全,渊本、津本则被四库馆臣各有删改,篇次大致相同。故选定上古本为底本,与渊本、津本两版作对校,借此对《四库全书》删改情况做些了解。

本文主要对《愚庵小集》中正文内容完全一致,但标题和篇目存在异同的篇目进行分析(“弘”字避讳、“丘”和“邱”通假等情况忽略不计),总结如下:

一、上古本有,渊本、津本都删除

上古本前有王光承序,渊本和津本则无。

卷四《投赠钱宗伯牧斋先生二十五韵》是朱鹤龄为讨好钱谦益,为其所作的通款之作。此诗盛赞钱谦益在文坛的领袖地位,又暗示其反清之功绩,因此虽上古本保留,但渊本和津本皆删。

卷十《与吴梅村祭酒书》则是为钱谦益打抱不平之语,故四库馆臣删去此诗。宋征舆(“云间三孝廉”之一)在《林屋文稿》卷十五《书钱牧斋列朝诗选后》中“极口诟詈”,假借梅村口实,诽谤钱谦益抄袭他人著作。朱鹤龄为钱谦益打抱不平,称赞他“高才博学,囊括古今,则敻乎卓绝一时矣”,认为宋征舆“鹊巢鸠踞,厚诬宗匠,不足当知者之一粲”。因此,他写信给吴伟业,请“出一语以自明以间执谗匿之口”,希望借吴伟业之口,澄清此事。不过就目前所见吴伟业的文稿中,并未发现他对朱鹤龄此信的回函。或是由于吴伟业当时正处多事之秋,又与钱、宋二人关系均密,故不肯多议此事。

《投赠钱宗伯牧斋先生二十五韵》、《与吴梅村祭酒书》皆为颂扬钱谦益之诗文,故渊本、津本皆删去。

二、上古本有,渊本删除,津本保留

(一)津本未改

上古本前有康熙十年(1671)计东所作之序,渊本中并未收录,津本则予以保留。

卷五《赠苍雪法师六十》是朱鹤龄为苍雪法师所作。苍雪法师(1588~1656),字见晓,更字苍雪,号南来,法名读彻,云南赵氏。清顺治十三年(1656)卒,年六十九。被王士祯誉为“明代三百年第一诗僧”。明亡后,曾积极投身反清复明大业。其亦与钱谦益有所交游。虞思徵在其《整理弁言》中考证指出:“苍雪法师生于一五八八年,当其六十之岁,即一六四七年也,岁在乙未。正与先生《杜工部诗集辑注》自言‘乙未馆先生家塾相合,则知诸诗作于其馆牧斋碧梧红豆山庄之时。”[2]故四库馆臣将此诗删去。

卷五《九日遣兴》,据金鹤翀《钱牧斋先生年谱》“重九,先生游震泽洞庭,登莫厘峰顶”[6],故此诗当作于朱鹤龄馆钱牧斋碧梧红豆山庄之时。

卷五《送友人适梁谿》诗人借眼前荒凉景象感慨世事变幻、民生凋敝,此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暗含对清廷统治的不满,故四库馆臣删去。此诗写作时间暂不可考。

卷五《同冯定远夜话》,即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居士,江苏常熟人。冯班是钱谦益的门人,也是虞山诗派主要诗人之一,故四库本删去此诗。

猜你喜欢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荟要》的四库学价值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致敬先贤字字重抄 《四库全书丛编》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
《四库全书总目》“章如愚”小传史源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论《四库全书》及《总目》对戏曲研究和学科建立的影响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珊瑚钩诗话》考辨
文斓阁《四库全书》两种概考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唐宋元人总集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