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育肥猪群“整齐度”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2015-02-05 02:37吴正杰
养殖与饲料 2015年1期
关键词:腹膜猪群仔猪

吴正杰

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湖北黄石 438204

提高育肥猪群“整齐度”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吴正杰

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湖北黄石 438204

商品猪场养猪最终效益的实现取决于育肥阶段饲养水平的高低。育肥猪饲养的好坏可以通过猪群“整齐度”来判断。如果育肥猪群呈现常态化“整齐度”高,即预示猪群整体健康、生长发育正常、饲料报酬好、出栏周期短、经济效益优。本文旨在与养猪业界同行分享提高育肥猪群“整齐度”的某些对策。

育肥猪;整齐度;措施

“育肥猪”是相对“种猪”而言的一个概念,广义地讲是指从断奶后至出栏时作为商品食用性质的生猪。狭义地讲是指60 kg以后待催肥出售的商品猪。笔者在此结合养猪生产实践中的阶段划分下一个定义:育肥猪是指保育阶段以后20~110 kg的生长育成猪。

1 提高育肥猪群“整齐度”的意义

在一个自繁自养一条龙模式的猪场,具有优良的种质资源、良好的繁殖性能是提质增效的开端,而养猪最终效益的实现则取决于育肥阶段饲养水平的高低。育肥猪饲养的好坏可以通过猪群“整齐度”来判断。如果育肥猪群呈现常态化“整齐度”高,即预示猪群整体健康、生长发育正常、饲料报酬好、出栏周期短、经济效益优。相反,若猪群“整齐度”低、个体大小不一、强弱参差不齐,即显示健康状况差、生长发育不良、饲料报酬低、出栏周期长、经济效益劣。因此,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在生产环节的节点把握上主要有两大块:一是繁殖环节要提高效率,通过强化优化公猪、母猪的饲养管理,达到“多生少死”的目的。二是提高育肥猪群的饲养水准,保持健壮的、一贯性的“整齐度”,达到“快大快出”的目的,取得较好的养猪效益。

2 育肥猪饲养管理目标

1)头日增重。从20~110 kg,日平均增重804 g。

2)饲料报酬(料重比)。从20~110 kg,全程料肉比2.50∶1。

3)死亡率。从20~110 kg,全程死亡率2%。

4)出栏天数。从20~110 kg,全程饲养112 d出栏。

3 提高育肥猪群“整齐度”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怎样做才能确保良好的育肥猪群的“整齐度”呢?笔者认为良好营养是基础,群体健康是关键,科学管理是保证。

3.1 全价营养供给,实行标准化饲养

1)科学设计饲料配方,配制优质日粮

按照瘦肉型生猪饲养标准设计饲料配方。可参照NRC、ARC和中国NY/T65-2004等标准使用计算机技术设计配方。建议育肥猪分以下4个阶段:①仔猪阶段20~35 kg;②架子猪阶段35~60 kg;③育成猪阶段60~90 kg;④肥猪阶段90~110 kg。4个阶段日粮配方要注意一定的能量蛋白水平、氨基酸水平及其平衡、钙磷比例恰当和各种维生素的充足平衡(见表1)。

表1 四阶段生长育肥猪主要营养标准

选择优质原料。能量原料选择国标二等以上的东北玉米、优质次粉、麦麸,适当添加植物油,蛋白原料选择膨化大豆、膨化豆粕、进口鱼粉,60 kg以后的育肥猪可少量(3%~5%)添加双低菜粕或棉仁粕。饲料原料以新鲜为好。禁止使用发霉变质原料、有毒有害原料,包括霉菌毒素超标、重金属超标、被工业三废污染的原料和地沟油、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之类物质。

合理加工储存饲料。选择新工艺新技术进行饲料制作,如微粉粹、高效混合、膨化、二次制粒、后喷投等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成品饲料的水分控制在最佳范围,颗粒饲料含水量夏季≤12.0%,冬季≤12.8%;粉状饲料含水量夏季≤12.8%,冬季≤13.5%。饲料的储存时间宜短不宜长,颗粒饲料夏季储存不超过15 d,冬季储存不超过30 d。粉状饲料夏季储存不超过7 d,冬季储存不超过15 d。

2)分段饲喂,做好过渡

在饲养过程中,针对生长育肥猪的不同阶段、不同体质量必须选择不同品质品种的饲料。依照饲料本身的营养标准参照猪群猪只的日龄大小对应选料喂料。不同阶段品种的饲料都有编号,比如健丰现在的颗粒料编号是91系列,仔猪料是9100#,架子猪料是9200#,育成猪料是9300#,肥猪料是9400#。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前述四阶段划分来选择饲料。每一饲料品种更换时需要用3~5 d时间过渡。换料过渡的方法是:原用料逐减,新换料逐增,两种料混合均匀,平缓完成过渡。事实证明,不按照要求过渡采取紧急换料的饲喂方法会造成换料应激,对健康不利,常常成为疾病的诱因。

3)坚持正确的饲喂方法,吃饱不浪费

饲喂方式。以自由采食为主,限饲为辅。在90 kg以前实行自由采食,满足其生长需要的养分。90 kg以后给予限饲,既可以限制脂肪的沉积,提高瘦肉率,也可以节省饲料。从生长发育规律看,育肥猪后期,体质量越大采食量越大,肥膘增长越多,饲料报酬也越来越低。

供料方式。一是采用机电控制的自动供料系统,二是采用人工喂料的自动料槽供料。前者省工省力,劳动效率高,饲料浪费减少,但一次性投入设备成本较高。后者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饲料浪费稍大。

及时清理料槽内残剩料,保持饲料的新鲜洁净、适口性好。

4)保障饮水质与量

安装自动饮水器,饮水器的高度、角度适宜,数量足够。经常检查水路是否畅通,流量是否足够,通水流量应在0.8~1.5 L/min。水质应符合卫生标准。

3.2 优化保健方案,确保猪群健康

1)主动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

主动免疫的疫(菌)苗有猪瘟、口蹄疫、圆环、伪狂犬、猪丹毒、猪肺疫、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等,要按照程序进行免疫,并做到规范操作,确保免疫质量,收到应有效果。定期监测抗体,根据监测结果、修正免疫程序。

2)策略性用药,讲究时效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在育肥猪生产中不提倡用药,特别是抗生素类的化学药物应慎用。但在生产实践中一些预防保健性用药有时也是必要的。

仔猪阶段的保健。从保育间下栏的仔猪因为环境变化大,加上转群应激,对健康是有负面影响的。因此,在转群第1周须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通常使用复合电解多维、VC、益生菌、碳酸氢钠等做饮水保健3~5 d。

90~120 d的保健。为了预防增生性肠炎的发生,通常使用泰妙菌素+多西环素(或金霉素)进行拌料预防,连续使用5~7 d,效果较好。120 d后不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3)适当使用绿色保健型添加剂

使用中药保健剂,如黄芪多糖、甘草酸、板蓝根粉剂等拌料饲喂,增强猪体免疫力。

对该简易的腹膜反折悬吊装置的应用,我们积累了如下经验:(1)腹膜反折悬吊装置更适合位于肾脏腹侧肿瘤手术;(2)悬吊装置 Hem-olok 夹夹闭固定于腹膜反折上的位置应选择在相对应肾脏肿瘤位置的两侧,以使肾肿瘤附近手术空间得到充分暴露;(3)腹膜牵引的方向应能尽量使腹膜延展,术中助手可根据情况调整腹膜反折牵引的方向和高度;(4)一旦在悬吊中造成腹膜破损,将会导致后腹腔镜手术空间不佳、解剖不清,增加手术困难,因此腹膜反折悬吊不适用于腹膜菲薄的患者。

使用饲用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复合酶、植酸酶等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升饲料效率,有益于猪群健康。

使用微生态制剂。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酵母、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促进体内有益微生物的增殖,调节消化道菌群平衡,维护猪体健康。

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在饲料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铁、蛋氨酸锌、酵母硒、有机铬等制品有益于提升猪体免疫力、促进生长、改善肌肉品质。

4)适时驱虫

驱虫时机。2月龄和4月龄时各驱虫1次、共2次。或45日龄、90日龄、135日龄分别驱虫1次共3次。

药物选择及组合。选择伊维菌素+芬苯哒唑或伊维菌素+丙硫咪唑均可。按照兽药典规定剂量投药拌饲料,连喂3~5 d。

喷洒用药。对于外寄生虫侵袭严重的成猪可采用驱虫药体表喷洒和栏面喷洒的方法,持续3~5 d。驱虫后的粪便应集中发酵处理。

1)制定合理的责任制考核办法

制定员工责任制,健全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对员工实行劳动定额和目标绩效考核的责任制,每人饲养3个批次育肥猪,人工喂料300头,自动喂料600头。1批饲养周期112 d,空栏消毒29 d(每一间隔9~10 d)。每批次结束时均要考核日增重、饲料报酬、死亡率、出栏天数,根据绩效好坏给予奖惩。

2)注重环境控制和小气候调节

营造好的大环境。一是猪场周边有计划进行植树绿化,形成绿化带和美化区;二是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三是粪污处理综合利用后达标排放。

做好舍内小气候调控。一是温度调控。夏季使用湿帘降温系统、喷雾降温系统降低猪舍内温度,使肥猪舍温度不高于29℃,仔猪舍温度不高于30℃。冬季使用地坪水暖升温系统和地坪电热升温系统来提升局部温度,使肥猪舍温度不低于15℃,仔猪舍温度不低于18℃、腹感温度不低于22℃,为猪只提供舒适的环境;二是空气新鲜度调节。通过机电通风系统来调节猪舍内的空气质量;三是湿度调控。通过使用饮水器、控制地面冲水、撒布干燥剂、训练猪群定点排便和升温通风等措施来调节猪舍内湿度,保持空气湿度在55%~75%。

做好消毒工作。每次转群进猪前对栏舍进行一清扫、二冲洗、三消毒、四干燥、五熏蒸、六干燥这样一个流程的消毒,空栏消毒时间9~10 d,经检查合格再转入下一批育肥猪。

3)适时转群调教

定期转群。按照生产计划和两点式饲养的工艺模式安排定期定点转群。

转群注意事项。一是同期分娩的同一年龄段的保育仔猪转到育肥猪场的同一栏舍。二是转群车辆、人员的准备,包括车辆清洁消毒、垫草、笼磅、捉猪和押运人员等的准备。三是轻捉轻赶轻放,防止驱赶应激。四是点清头数、记录质量。五是按大小强弱分群合栏。六是及时调教,分栏后要调教猪采食、睡觉、排便三区定位,坚持1周即可养成良好习惯固定下来。

卫生管理。始终保持栏舍清洁卫生,内栏要勤清扫,少冲水。

4)控制合理密度

密度过大过小都不好,保持合理密度,有利猪群健康生长。把握两点原则。一是以头数论密度。每栏载猪10~20头为宜,视栏面大小而定;二是以面积论密度。仔猪阶段占栏面0.3 m2/头,架子猪阶段占栏面0.6 m2/头,成猪阶段占栏面0.9 m2/头,大肥猪占栏面1.0~1.2 m2/头。

5)密切检查巡视猪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巡视猪群。技术员和饲养员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每日勤观察猪群,看精神、食欲、粪便、毛色、呼吸、行为等是否正常,对猪群动态做到心中有数。

异常处理。在观察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对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对咬架猪要隔开护理,对弱猪僵猪要分栏单独饲养或淘汰,对所有异常情况都要果断处理。

6)预防各种应激

养猪生产者要高度重视应激反应对猪群的危害,尽可能避免和减缓应激的发生。有些应激是能够预防的,关键是靠管理者和生产人员的细心和耐心。常见的应激有:环境应激、转群驱赶应激、气候应激(酷热和寒冷)、免疫应激、去势应激、换料(饲料更换)应激、并群应激等等。

7)适时出栏

商品肥猪养到110~120 kg即可出栏销售。超过120 kg继续饲养就不合算,饲料报酬会降低。

8)全进全出

“分批饲养、全进全出”是育肥猪饲养管理的最佳模式,上述所有工作都是围绕提高“整齐度”来做的。而提高整齐度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全进全出”。这样做有利于疫病防控和效益提升。

9)做好各项记录,收集整理生产数据

育肥猪群主要收集的记录有转群头数/质量、销售头数/质量、死亡头数/质量、饲料消耗数量/金额、免疫情况、治疗情况等方面。记录要及时、真实、准确,便于统计分析,积累资料。

2014-12-26

吴正杰,男,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饲料事业部总经理,黄石市种猪场董事长。

猜你喜欢
腹膜猪群仔猪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