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规守矩 乃成方圆
——党员干部要做严守政治规矩的表率

2015-02-06 18:33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9期
关键词:守纪律规矩党中央

□ 文 忠

遵规守矩 乃成方圆
——党员干部要做严守政治规矩的表率

□ 文 忠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中国古人就有的智慧,典故是说一个人纵使眼力再好,技艺再高超,倘若没有圆规和矩尺,就画不成圆形和方形,比喻做事如果没有准则约束,将难成其事。如今,“规矩”成了2015年中国高层政治中的首要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规矩”。从“立规矩”“定规矩”到“讲规矩”“守规矩”,其中强调最多的是政治规矩。严守政治规矩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当下,面临复杂的形势,我们这个有着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自觉和常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当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的重要遵循。

政治规矩,治国治党的戒尺

政治规矩,是“2015年度热词榜”上最火热的词汇。在今年1月13日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16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又进一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

政治规矩,这一在党内政治话语体系中颇为“罕见”的词汇,一经提出,迅速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等七常委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这个词。7月27日,中组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研讨中,以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聚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政治规矩,正在从一个概念变成治国理政、从严治党的一把实实在在的戒尺。那么,到底什么是政治规矩?为什么要在今天重新提出政治规矩呢?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党的政治规矩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是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的,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政治规矩的提出,是理解当下中国政治思路的一个关键词。可以说,在今天重新提倡政治规矩,其本质就是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内团结统一、重塑党组织的纪律性和约束力,净化党的政治生态。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不可否认,当前不乏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拢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从十八大以来相继落马的省部级乃至更高级别的高官这些实实在在的反面教材中,我们要深刻总结反思,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以史为鉴,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法西斯,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政权,教训固然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在于,组织纪律涣散、党内规矩形同虚设、丧失约束力。如果把全面从严治党比作一座房子,规矩就是龙骨框架。“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现实的警示。而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政治规矩这根弦都不能松。

严守政治规矩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严守政治规矩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重规矩、明纪律,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赢取民心的重要法宝。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诞生时面临着强大的内外敌人,要战胜强敌,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没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根本不可能的。

早在建党之时,党的纲领就明确规定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党员入党之前,必须断绝与党的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的一切联系;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当保守秘密。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八项注意)。由于严明的纪律以及官兵一致、上下平等、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我们的党和军队才能在异常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保持高度的团结和所向披靡的斗志,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从而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在全国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的重要时刻,1948年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通过了《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决议强调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组织纪律性,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以便达到全党全军在方针上、政策上、行动上的完全一致。“九月会议”确立的政治规矩为我党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为党定下了“六条规矩”: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就是要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永不变色。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强调党的政治规矩。如,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的违反法纪和政策的问题,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

正因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注重严明和遵守政治规矩,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当下,针对党的纪律、党的规矩都有不同程度地被忽视、被破坏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严肃地告诫全党:“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在政治问题上,任何人同样不能越过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其政治责任。有些事情在政治上是绝不能做的,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

党员干部要做严守政治规矩的表率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面对当年毛泽东提议的“六条规矩”久久驻足,一一对照。今天,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我们这个有着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更需要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自觉和常态。只有这样,我们党才会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成为一个万众归心、坚强有力的大党。

有了规矩、懂了规矩,广大党员干部如何才能做到自觉遵守规矩?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明确的答案——要做到“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

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

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

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得违背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

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日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懂规矩才有定力,守规矩才不乱方寸。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做到这些,就要树立政治意识、团结意识、程序意识、组织意识、原则意识,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不越底线,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人和事,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勤灭蝇、勇打虎,决不手软。

毋庸置疑,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各级党员干部要做严守政治规矩的表率,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我们党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传统优势,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力量。□

猜你喜欢
守纪律规矩党中央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按规矩办”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在讲忠诚守纪律保廉洁中破除法不责众的思想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粤人吃饭讲规矩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
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