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合作·共赢南新经济走廊建设再获新突破

2015-02-07 02:03林涵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联通走廊新加坡

□ 文/林涵

联通·合作·共赢南新经济走廊建设再获新突破

□ 文/林涵

2015年3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明确提出,“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一时间,一廊连七国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成为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焦点。

2015年9月18日,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南宁—新加坡)合作发展圆桌会在中国南宁举行。走廊沿线国家代表以“联通、合作、共赢”为主题,就经济走廊规划范围和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关便利化、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国(境)经贸园区合作建设及工作机制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南新经济走廊建设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联通·共克时艰 相向而行

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南宁—新加坡)沿途连接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七个国家,并通过东西走廊直接辐射到缅甸,是一条纵贯中国泛珠三角地区和中南半岛国家的经济走廊。

不过,相对于以中国昆明为起点的西线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而言,以中国广西为起点的东线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即南新经济走廊建设相对缓慢。虽然南新经济走廊的框架轮廓已经渐显,但能够得到沿线各国认同的建设路线方案还未最终确定。最基本的道路“联通”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

推动南新经济走廊道路“联通”,打通中国广西与越南的互联互通是关键。对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延强建议,可先重点突出东线建设,即打通广西北部湾地区经越南、老挝到泰国、新加坡和印度洋沿岸港口这一线路,从客观上来说,该线路少有山地阻隔,沿线以平原为主,有优越的条件建成现代化的陆路交通通道。同时,李延强还说道:“我们强调重点规划建设东线,必须和西线的建设相结合,各有侧重,协同并进。”

除了沟通协调机制的联通,道路设施的联通,还需要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只有三者皆通,才能将南新经济走廊的巨大潜力发挥出来。中国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说:“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是建设南新经济走廊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各国采取措施促进贸易的自由化,消除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营造投资便利化的区域环境,促进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深度融合和发展。”

越南计划与投资部副司长丁宁江则表示,为了推进发展合作,沿线各国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规范南新经济走廊建设当中来。通过建立该统一的区域政策,为交通运输及跨境商业创造条件;努力改善投资贸易环境,认真履行各项协议;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致力于为贸易投资铺平道路。

合作·园区为载体 促产业整合升级

从全局来看,南新经济走廊的建成将为沿线各国带来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是一次通过各领域的产业合作将沿线国家彼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机遇。

中国广西与南新经济走廊沿线国家产业水平跨度大,梯度层次很明显,经济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产业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对此,李延强表示,从次区域的合作层面看,南新经济走廊呈现三级产业分工梯队,第一阶梯的中国珠三角、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其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第二梯队的中国广西、越南及第三阶梯的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转移。南新经济走廊的建成,可以将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转化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经济大通道,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有效缩短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合作,产业园区是载体。目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已顺利开园,并计划与新加坡、泰国合作共建产业园。此外,中越“凭祥—同登”、“东兴—芒街”两个跨境经济合作也在加快筹划之中。泰国东北部商会主席陈汉川则介绍了泰国那空帕农府经济特区的设立情况。该经济特区努力成为投资产品的集散中心,为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产品流通提供便利。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朴说:“‘两国双园’开辟了新时期国际经济和贸易合作的新模式,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推进产能合作、促进双向投资提供了有效载体,必将推动‘两国双园’走向‘两国多园’和‘多国多园’,为服务‘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产业合作,企业是主体。此次圆桌会上,还有专家建议,通过企业的推进、策划和建立各种大的项目库,以大的项目作为引领,来共同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在建设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到各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并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为共同打造中南半岛各国合作提供新的引领力。

共赢·达合作共识 破建设瓶颈

作为“一带一路”的六大陆路动脉之一,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的推进需要做好、做足顶层设计,包括系列共识、基本的路线规划、通关便利化举措、投融资解决方案等等。只有沿线各国共同出谋划策、齐心协力一一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才能真正让南新经济走廊这一中国—东盟合作的新引擎成功发动,带动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2006年7月,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提出了共建南新经济走廊,构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全新构想,得到沿线各方的高度认同。2010年7月,中国国家相关部委与广西相关部门组成联合专家组对南新走廊进行实地考察。2014年9月,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及随后举办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圆桌会达成了关于携手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的系列共识。

2015年9月18日,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南宁—新加坡)合作发展圆桌会,与会代表就经济走廊规划范围和重点建设项目,以及经济走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关便利化、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国(境)经贸园区合作建设及工作机制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达成了五点共识。南新经济走廊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关于南新经济走廊建设投融资问题,也是此次会议的重点议题。南新经济走廊沿线国家都不太富裕,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在世界上还属于较落后的国家。在此次南新经济走廊圆桌会议上,与会各代表也提出了,建设完善多条铁路、公路,对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而言,投融资是最大的难题之一。

如何突破投融资瓶颈,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彬表示,可以协同推进,多渠道筹措南新经济走廊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将南新经济走廊合作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列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及中国东盟各类合作基金总体安排计划。充分发挥亚投行在走廊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争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投资项目建设。同时,他还建议,南宁经济走廊的建设应积极鼓励各种资金以BOT、TOT等多种方式进入,多渠道解决南新经济走廊建设资金瓶颈制约。

猜你喜欢
联通走廊新加坡
神奇的走廊
广中江高速全线通车联通10条高速公路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走廊上的时光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走廊上
微信搭台“联通” 代表履职“移动”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