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医院民族药品种应用调查(一)

2015-02-09 12:45贺雅琴李丹平杨天鸣胡吉清龙娓芳万定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性温本品中医院

贺雅琴,李丹平,杨天鸣,陈 璞,胡吉清,龙娓芳,万定荣,3*

(1.中南民族大学 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64; 3.武陵山区特色资源植物种质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鄂西医院民族药品种应用调查(一)

贺雅琴1,李丹平2,杨天鸣1,陈 璞1,胡吉清1,龙娓芳1,万定荣1,3*

(1.中南民族大学 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64; 3.武陵山区特色资源植物种质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目的:考察鄂西地区咸丰县、宣恩县及利川市中医院民族药品种应用情况,并进行品种整理研究。方法:通过医院药房民族药材(饮片)品种的调查与样品收集、民族医生访谈、野外原植物标本采集鉴定及资料整理研究,得出研究结果。结果:明确了首批13种鄂西医院用土家药(苗药)的名称、基源、功效应用,纠正了某些品种文献记载及使用中的疏误。结论:研究结果为促使医院规范用药及土家族苗族常用药物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民族药;鄂西;医院;调查研究

1 调查研究方法

实地收集恩施自治州的咸丰县、宣恩县及利川市中医院的民族药材(饮片)样品,采访民族医生掌握用药经验,对咸丰县中医院2012-2013年的中医民族医处方进行用药品种调查,同时采集原植物标本并进行鉴定研究,结合查阅参考大量土家族(苗族)药学专著,包括土家族主要分布省份的湖北、湖南、贵州等省级中药材标准等,对医院用民族药品种的名称、基源、功效应用及其相关使用等情况进行规范整理,并对相关文献中某些记载的疏误进行修订。

2 调查研究结果

2.1 八角枫

咸丰县中医院较常用。经样品调查及文献[1-9]考证,为八角枫科植物瓜木Alangiumplatanifolium(Sieb. et Zucc.) Harms和八角枫A.chinense(Lour.) Harms的干燥支根(“白筋条”)和细须根。性温,味辛,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性疼痛、瘫痪、跌打损伤、四肢麻木、劳伤腰痛、鹤膝风(膝关节肿痛)、癫狂症、胃痛、阴疽。本品用于阴疽在国内各主要药物学专著中未见记载,湘西土家族还用其治疗肚腹胀满[1]。

某些标准及文献[2-3,5-6]记载其基源仅有八角枫,本研究组调查考证土家族还常用瓜木。鄂西土家族还用伏毛八角枫A.chinense(Lour.) Harms ssp.StrigosumFang,该品种做药用在国内各主要药物学专著中未见记载。有文献[7]记载小花八角枫A.faberiOliv.根也作八角枫入药。

有些译员根据自己对于“调解者”的理解,可能会采取大胆改述。比如,一个巴基斯坦籍申请人在说明自己没有选择纽约而是选择加拿大申请难民身份时说:“在美国,我听说加拿大更好,人更好,我们不知道应该来加拿大。我们在那里没有经验,不知道美国和加拿大不同,而且美国没有这么多黑人。我们以为美国的黑人比巴基斯坦的黑人更好更干净,但是他们不是。”

本品有毒,多省药材标准[2-4]规定其须根用量1.5~3g,侧根用量3~6g;但《中国药典》1977年版[5]记载须根及侧根用量为3~9g,有文献[1]记载须根用量达10~15g,侧根15~30g。鉴于用量范围差异过大,为使用安全,宜对其“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的用量范围。此外,有文献[3,5,6]记载其侧根质坚脆,断面有粉性,但无味微辛。经实际样品观察,本品侧根质硬不易折断,仅皮部有粉性,味微辛。

2.2 十大功劳(功劳木)

咸丰县中医院有使用。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bealei(Fort.) Carr.、十大功劳M.fortunei(Lindl.) Fedde的根和茎[1,8,10,11]。此外,宽苞十大功劳M.eurybracteataFedde、安坪十大功劳M.eurybracteataFedde ssp.Ganpinensis(Levl.) Ying et Burff.在鄂西、贵州等土家族地区同等药用。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痢止泻、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痢疾、肠炎、红眼、风火牙痛、烧烫伤、湿疹、疮毒、急性关节炎、流行感冒、黄疸型肝炎、咽喉肿痛、肺痨咳嗽。鄂西土家族还用其治疗脱肛、痔疮,其中治疗痔疮在国内各主要药物学专著中未见记载。

不同文献对土家族地区该药物的基源记载较复杂,《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9年版[4]记载的十大功劳木基源还有长柱十大功劳M.duclouxianaGagnep.、小果十大功劳M.bodinieriGagnep;《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3]记载功劳木基源为台湾十大功劳M.japonica(Thunb.)DC.,但该种仅产于台湾。此外,某些文献[1,3-4,10-11]记载将其根、根茎、茎多单独或部分一同作药用部位。茎与根是否具有同等的质量或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咸丰县中医院所用一批“十大功劳”饮片,其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灰棕色,气微,味淡。均与正品十大功劳药材断面鲜黄色、味苦等特性不符,属误用,应予以纠正。

2.3 鱼鳅串(泥鳅串)

咸丰县、利川市中医院有使用。为菊科植物马兰Kalimerisindica(L.) Sch-Bip.的干燥全草[1-5,8-10]。有文献记载湘、鄂西土家族地区还将同属植物全叶马兰K.IntegrifoliaTurcz. ex DC.[11]和毡毛马兰K.shimadai(Kitam.) Kitam.[12]一同药用。其性凉,味辛、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积的功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等各种出血症以及感冒咳嗽、跌打损伤、痢疾、食积、产后腹痛、小儿疳积、胃溃疡、崩漏、月经不调、咽喉肿痛、疮疖肿毒、肝炎。本品治疗产后腹痛在国内主要药物学专著中未见记载。有文献[2,3]记载本品茎、叶气微,味淡。经实际样品鉴定,本品茎气微,味苦、微涩;叶气微、味微苦。

2.4 山鸡椒根

咸丰县中医院有使用。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cubeba(Lour.) Pers的根[1,8-11]。性温,味辛,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开胃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疼痛,偏头痛牵引牙痛,胃寒痛。鄂西地区也将果实及叶做药用,果实用于治疗胃寒痛、腹痛、食积、疝气,研末塞患处治疗牙痛,叶用于风湿痹痛。

湖南文献[11]记载其基源为木姜子及绢毛木姜子L.sericea(Nees) Hook.f.,经考证湖南省并无绢毛木姜子分布。还有文献[9]将本品误定为樟科植物牛筋树Linderaglauca(Sieb.et Zucc.) Bl.。

2.5 三百棒(见血飞)

咸丰、宣恩县中医院常用。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asiaticaLam.的根或根皮[1-4,6-10,13]。性温,味辛、苦,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收敛止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劳伤腰痛、风湿疼痛、外伤骨折、四肢麻木、胸腹胀痛、胃痛、吐血、衄血、痛经、闭经、崩漏、外伤出血。鄂、湘、黔等地土家族还用本品治疗疮疡肿毒[7]、肚肠出血[1]、劳伤吐血[10]。有民谣“浑身摔成伤,离不开三百棒”,说明本品为伤科要药。

有文献[9]误将三百棒来源订为芸香科植物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dimprphophyuum. Hemst. var.spinifotinmRehd. et Wils.,应予纠正。咸丰县中医院所用的三百棒为茎,茎是否有与根相一致的疗效,尚待研究。

2.6 白龙须

咸丰县中医院有使用。为百合科植物万寿竹Disporumcantoniense(Lour.) Merr.、宝铎草D.sessileD. Don、长蕊万寿竹D.bodinieri(Levl. et Vaniot.) Wang et Y. C. Tang的根及根茎[2,4,8,14]。具有润肺止咳、补益三元、舒筋活络、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咯血、热病后期虚热、消化道出血、烧烫伤、骨折、白带。

某些省级药材标准及文献[2,4,7,10]记载其基源仅有万寿竹、长蕊万寿竹和宝铎草中的1~2种。鄂西土家族还将大花万寿竹D.megalanthumWang et Tang同等药用,该种在国内主要药物学专著中未见记载。此外,不同文献将本品药性分别记载为性平[4,8,10]、性凉[14]或性温[2],但根据其功效,其“性温”值得商榷。部分文献[2,4,14]记载本品外表面黄褐色、光滑,根断面整齐,气微、味淡;经实际样品观察,本品外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有密集细纵纹,散有须根痕,根断面不整齐,气微,味淡、微甘、微苦辛,嚼之发黏。

2.7 白马桑(铁马桑)

咸丰县中医院常用。经样品调查及文献[7,9,11]考证为忍冬科植物水马桑WeigelajaponicaThunb. var.sinica(Rehd.) Bailey的根。性温,味辛、甘,具有祛风止痛、除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麻木、颈项痛、腰腿骨疼痛;外用熬膏治烫伤用于湿疮。

咸丰县中医院“白马桑”饮片的外表皮呈白色,易剥落,中央有白色髓部,说明药用部位为茎。本品在咸丰县中医院用量大,但茎能否代替根做药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8 吊扬尘

咸丰县中医院常用。为马钱科植物大叶醉鱼草BuddlejadavidiiFranch、巴东醉鱼草B.albifloraHemsl.的全株[1,8,11]。湘西土家族还用同属植物醉鱼草B.lindleyanaFortune。有小毒,具有止痛活血、祛风除湿的功效。根用于治疗风湿麻木、劳伤、跌打损伤、产后瘀血腹痛;根皮外用治骨折、跌打青肿;茎用于疱疮肿毒、腮腺炎等;叶或花穗主治皮肤溃疡、烧烫伤。湘西土家族用茎叶治疗酒色痨[1]。

有文献[9]将本品误定为唇形科植物鸡骨柴Elsholtziafruticosa(D. Don) Rehd.的根。此外,不同文献分别记载本品药性为性温[11]、性寒[1,8],根据其药效,应以性温为宜。

2.9 血三七

咸丰县中医院较常用,为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amplexicauleD. Don var.sinenseForb. et Hemsl.ex stew和抱茎蓼P.amplexicauleD.Don的根茎[2,8-10,13]。其性平,味涩、微苦,具有散瘀止血、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痛、骨折、胃痛、崩漏、痛经、月经过多;外用治外伤出血。

有文献[9]将本品误定为菊科植物土三七Cynurasegetum(Lour.) Merr.的根。部分文献记载本品有毒,内服用量为1.5~3g[2];但也有记载用9~15g煎服或泡酒服[6]。为规范用药剂量,宜进行“量-效关系”及“量-毒关系”研究,明确用量范围。

2.10 赶山鞭

咸丰县中医院有使用。经样品调查及文献[1,3,7-8]考证,为百合科植物九龙盘(褐黄蜘蛛抱蛋)AspidistraluridaKer-Gawl.和蜘蛛抱蛋A.elatiorBlume的根茎。性平,味甘、苦、辛,具有祛风除湿、消食止痛、活血化瘀、清肺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腰痛、经闭、食积腹胀、“走气”(痛无定处)、肝气犯胃引起胃痛、心胃气痛、肺热咳嗽。本品用于“走气”、肝气犯胃引起胃痛、心胃气痛在国内各主要药物学专著中未见记载。湘西土家族还用本品治肾精亏虚的无子症[1]。

有文献[14]将本品原植物误定为大盖珠子草PeliosanthesmacrostegiaHance.。也有文献[9]误将吉祥草Reineckiacarnea(Andr.) Kunth当作本品。本品的药性有性温[1,8,11]、性寒[3]不同记载。本品内服用量文献通常记载为9~15g,鲜品30~60g;但《土家医毒气病学》[11]记载九龙盘AspidistraluridaKer-Gawl.根茎有小毒,用量为3~6g。此外,有文献[3]记载本品外表面棕色,易折断。经实际样品观察,本品外表皮为灰黄色或棕黄色,难折断。

2.11 接骨木

咸丰县中医院有使用。本品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和骨折的主药之一,故称“接骨木”。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Hance的茎枝[1-4,8-10,12]。性平,味甘、苦,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风湿筋骨疼痛、骨折、跌打肿痛、水肿、肾炎、腰痛,外用止血。鄂、湘土家族还用本品治疗脚气湿痹、偏瘫[7,9]、皮肤瘙痒[1]。此外,多文献[2-4]记载本品髓部为白色,味淡。经实际样品观察本品髓部为白色至浅黄棕色,且多为浅黄棕色,味苦。

2.12 猪腰子藤(双肾藤)

咸丰县中医院常用。为豆科植物湖北羊蹄甲Bauhiniaglauca(Wall. Ex Benth.) benth. ssp.Hupehana(craib) T.Chen的根、藤茎[1,7-10]。性温,味苦、涩,具有祛风活络、补肾强腰、止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劳伤腰痛、痢疾、血崩、咯血、吐血、衄血、疝气、睾丸肿痛、阴囊湿疹、遗尿、尿频、白带、便血、疮疖肿毒。湘西土家族还用其治气颠病[1]。

有文献[1]记载本品基源还有多脉叶羊蹄甲B.pernervosaL.Chen.,该种现已改订为显脉羊蹄甲Bauhiniaglauca(Wall. ex Benth.) Benth. ssp.Pernervosa(L. Chen) T. Chen,仅产云南南部,在土家族地区无分布。

2.13 雷公高

又名狗骨头树,树皮为黄色,似死去,又称“假死树”。咸丰县中医院有使用。为樟科植物山胡椒(牛筋树)Linderaglauca(Sieb et. Zucc) Bl.和狭叶山胡椒LinderaangustifoliaCheng 的根、叶[1,8-9,11]。后者主要在湘西应用。根辛、苦,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消肿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麻木、腰腿疼痛、胃痛。叶辛、苦,性寒,鲜叶捣烂外敷治痈肿疮毒、外伤出血。

咸丰县中医院的饮片样品中除有根外,尚有一定量的地上茎。其茎的药用是否合理,尚待研究。此外,有文献[9]称本品定为樟科植物香面叶Iteadaphnecaudata(Nees) H. W. Li的根。香面叶多分布于云南及广西局部,在湖北土家族地区无产,可能系误定名。

3 讨论

通过对实地收集到的药材(饮片)标本及野外采集的对口原植物标本进行鉴定,结合近30年来土家族用药品种的调研成果及出版的相关文献专著的考证,明确了首批13种药材的基源与药用部位,整理与规范了各药物的功能主治,纠正了个别品种医院使用及文献记载某些方面的疏误,指出了一些尚需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这对于上述民族药材的鉴定、保障临床疗效及用法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上述药物具有深入研究及推广利用的价值。

[1] 杨德胜.土家族药学[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2]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S].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南省中药材标准[S].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S].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6] 万定荣,陈家春,余汉华.湖北药材志[M].第一册.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 方志先,赵晖,赵敬华.土家族药物志[M].上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8] 湖北省恩施地区中草药研究小组.恩施中草药手册[M].内部印刷性出版物,1970.

[9] 祝均辉.风湿病苗药本草荟萃[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10] 朱国豪.土家族医药[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

[11] 彭芳胜,彭慧娟.土家医毒气病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4.

[12] 方志先,赵晖,赵敬华.土家族药物志[M].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13] 袁德培,彭芳胜.中国土家族医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4] 湖北省卫生局.湖北中草药志[M].第二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6-02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2013Z-Y02);武陵山区特色资源植物种质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发课题;湖北省民族药物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2015ZD003)

贺雅琴(1993-),女,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民族药资源及品质研究。

万定荣(1958-),男,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民族药资源及品质研究。E-mail:wandr666@163.com

R282.5

A

1673-2197(2015)21-0015-03

10.11954/ytctyy.201521006

猜你喜欢
性温本品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叮!这有一份“颈椎使用说明书”,请查收
仙鹤草:止血 止咳 补气力
艾草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暖胃可饮桂花茶
中药食疗
春节吃豆腐加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