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学在防治艾滋病中的应用探讨*

2015-02-10 08:49陆中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艾滋病胶囊中医药

陆中云,王 莉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3)

中国传统医学在防治艾滋病中的应用探讨*

陆中云,王 莉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3)

探索中国传统医学在防治艾滋病中的临床实践经验,归纳研究艾滋病的辩证分型治疗,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单方、复方,及针灸治疗、心理治疗、食疗等非药物治疗,并从中得到启发,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用中医传统医学治疗艾滋病,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特色和优势。

艾滋病;中国传统医学;应用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基本特征的慢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与健康。目前,尚未有任何可以治愈艾滋病和清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方法,也没有有效的疫苗。目前较为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只能减慢或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并不能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病毒(HIV),而且这些药物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

1 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中医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的瑰宝,在千百年来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传统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是以“患病的人”为中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通过临床观察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纳和抽象概括,通过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而发挥作用。由于中医药是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长期服用不易导致药源性疾病及产生耐药性,还可以缓解HAART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历代文献中尚无艾滋病之名,但根据其传播方式、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来看,与中医的某些病症、病名(如瘟疫、虚劳、癓瘕、积聚、阴阳易等)有相类似之处。中医的治疗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包括中药、针灸、气功等疗法,整体调节,综合作用于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中医对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在疾病的早期,患者体质尚好,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在中、晚期,体质差者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2 中医特色治疗手段

2.1 中药治疗

2.1.1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 目前国内外已经对多种中草药进行了抗HIV病毒体外实验,结果发现上百种中草药有不同程度地抑制HIV的作用[1]。张仕满等早年筛选了27种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发现11种有抑制HIV活性作用,如紫花地丁、夏枯草、金银花、紫草、淫羊藿等。罗士德等[2]在700种中药中发现141种有抑制HIV活性作用,如桑白皮、巴豆、漏芦等。徐宏喜等人进行了抗HIV酶类的中药筛选,结果发现黄连、紫草、丹参、五味子、黄芩等22味中草药有抗HIV逆转录酶作用;知母、黄连、淫羊藿、白花蛇舌草、黄柏、桔梗、乌梅、石榴皮、鸦胆子、黄芩、丹皮等19种中药有抗HIV蛋白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最适宜治疗以免疫受损为主及增强机体免疫的中药有三类:即补气类人参、党参、灵芝、黄芪、甘草等;温肾壮阳类的淫阳藿、附子、肉桂、仙茅、巴戟天;滋阴类的枸杞、女贞子、地黄、旱莲草、首乌、玄参、黄精等;抗感染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

2.1.2 复方制剂 唐草片由老鹤草、金银花、瓜蒌皮、柴胡、香薷、黄芪、甘草、木棉花、鸡血藤、糯稻根、龙葵、白花蛇舌草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除湿化痰的功效。王江荣等通过研究发现,单纯唐草片治疗HIV/AIDS有效4例(占36.37%),稳定3例(占27.27%),无效4例(占36.37%),总有效率63.64%。合并HAART治疗组有效18例(占69.23%),稳定6例(占23%),无效2例(占7.69%),总有效率92.31%[3]。益爱康胶囊由红参、炒白术、防风、白蔹、黄芩等20多味中药组成。经水提为浸膏,烘干为粉末状,灌胶囊。具有建中补脾,兼有祛邪作用。治疗HIV/AIDS160例,结果显效20例(12.5%),好转62例(38.7%),无效78例(48.8%),总有效率51.2%。益艾康胶囊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病毒[4]。金龙胶囊由鲜守宫、鲜金钱、白花蛇和鲜蕲蛇组成,具有破瘀散结,解郁通络作用。吕维柏等治疗HIV感染者,可增强免疫功能,但对抑制病毒无明显作用[5]。康爱保生制剂由紫花地丁、黄芪、人参等药组成,具有大补元气,解毒散结,清热消痈的作用。王莉等对2005年12月至2010年3月期间云南省昆明、红河、文山、临沧、大理、德宏等地医疗机构收治的1038例服用康爱保生系列制剂、未行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结果提示康爱保生系列制剂对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就单项症状而言,改善最明显[6]。扶正抗毒胶囊由人参、白术、黄芪、黄精、女贞子、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滋肾健脾、清热解毒之功效。通过对62例患者运用扶正抗毒胶囊治疗半年观察,结果发现能升高患者的CD4细胞计数,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治疗目的[7]。其他复方制剂还有复方黄芪颗粒,复方SH,复方三黄散(SHS)胶囊,新世纪康保,三归片,爱可扶正片,乾坤宁胶囊,爱泰定,爱灵颗粒,爱通颗粒,艾可清胶囊,克艾特胶囊,安体维康胶囊,小柴胡汤,人参汤等等均在治疗艾滋病中取得一定成效。

2.2 辩证分型治疗 目前在艾滋病的中医诊断上,主要采用主次症法,借用了西医的诊断标准:结合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加一系列相关症状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或HIV抗体阳性、CD4+T淋巴细胞数<200/mL,也可诊断为艾滋病[8]。中医艾滋病专家根据治疗艾滋病的成功经验,对艾滋病的辨证分型进行进行了探索。谢世平等[9]运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进行辨证论治,涉及中医辨证分型约30余种。危剑安[10]提出艾滋病中医分型分为三期十二型的观点,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吕维柏[11]按脏腑辨证分为肺型、脾型、肾型。王健[12]结合治疗艾滋病的经验,采用辨病为主,辨证为辅指导临床。李崇珍[13]提出艾滋病的治疗从虚损论治,气血阴阳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分为十二个虚损证候。

2.3 非药物疗法 面对药物滥用、耐药性、治疗过度等,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如针灸疗法、艾灸疗法、心理疗法、食疗等,彰显一定的优势。

2.3.1 针刺与艾灸疗法 甘子义[14]等在2008年9月组织医疗队赴赞比亚,采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艾滋病274例,观察其疗效和CD4水平变化。通过针刺合谷、曲池、外关、足三里、关元、气海、大椎等不同穴位,其发热、咳嗽、盗汗、纳呆、腹泻、乏力、体重减轻、肢体麻木、疼痛等主要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化验CD4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吴欣[15]采用针灸治疗43例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主要症状为本虚标实,湿热内蕴。穴取外关、阳陵泉、风池、三阴交、合谷、曲池、大椎、肾俞、足三里,其中外关、阳陵泉、风池用泻发,其余用补法,均留针30分钟,局部施以艾灸,隔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经过1-3个疗程,结果4例痊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86%。尹勇[16]采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23例乌干达HIV/AIDS病人,根据艾滋病腹泻有脾肾阳虚的特点,故选用培元养精的关元穴、肾俞穴、命门穴;益气养胃的中脘穴、胃俞穴,佐以艾灸以获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祛瘀、回阳固脱的功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腹泻等症状。

2.3.2 心理疗法也属于相对传统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在HIV/AIDS患者中出现情绪障碍是非常普遍的。感染HIV后的心理反应一般包括:吃惊、否认、生气、恐惧、孤独、沮丧、轻生、抑郁、内疚、罪恶感、接受和希望或者愤怒报复,而且构成了HIV感染者一系列心理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以任何时候出现,而且症状可以轻微,也可以威胁生命。对HIV/AIDS患者来说,理解、宽容、善待更显得重要。在相互理解的气氛中,以心理学的方法,通过交谈,使HIV/AIDS患者能倾诉内心的困扰、想法和情感。帮助其消除疑虑,获得支持、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适应现实,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应付面临的问题,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增强生存能力,使HIV/AIDS患者能够应付HIV感染带来的紧张压力。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情志疗法的论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在治疗HIV/AIDS患者时应积极运用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17]。

2.3.3 食疗 中医历来认为药食同源,许多食品完全可以死起到药的作用,食疗是非药物疗法的重要内容,正确运用食疗辨证施膳对防治艾滋病有独特的作用。方旭等认为,治疗艾滋病的潜伏期配合中医饮食疗法,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缓解各种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对气血亏虚型感染者用乌鸡汤治疗,并让感染者吃含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多的食物用以增强免疫系统。因食物中维生素A与锌连用,可加强胸腺,而胸腺能产生克制艾滋病毒的淋巴细胞,维生素B12可减缓艾滋病毒的复制[18]。

除了针刺、艾灸、心理、食疗,还有几种常见的非药物疗法来治疗艾滋病,如拔罐疗法、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推拿疗法、气功等也有好的疗效。

3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医学防治艾滋病的方法众多,切入点不一,均有较好的疗效和潜在优势。传统医学治疗艾滋病的特色在于个体化治疗,针对机体的整体状况辨证论治,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HIV病毒,从而减轻和缓解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达到带病生存的目的。

4 问题与展望

中医传统疗法防治艾滋病目前的主要切入点是感染早期的治疗、免疫功能重建不全、HARRT治疗的毒副作用、病毒储存库的清除、机会性感染。我国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吸取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艾滋病病理学、症状学特点,制定出一套统一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医药治疗与非药物疗法连用的治疗方案,以其独特的方法,简、便、廉、验的特点,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在现有中医药防治的基础上,发掘新的传统治疗方法,如中国麦粒灸,借艾火之力触发机体自我调整功能,具有奇特效应机制的疗法,数千年来一直吸引针灸界探索它防治疾病的临床规律和适应病症,古为今用。如果能综合作用于HIV/AIDS患者,在增强艾滋病患者免疫力、减少机会性感染方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阻断病情发展,延缓发病,减轻症状,消除体征,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将有更大突破。

[1]刘振杰,胡伟飚.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4):228-231.

[2]罗士德,鞫鹏.“中式鸡尾酒疗法”防治艾滋病[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3-7.

[3]王江蓉,齐堂凯,郑毓芳,唐草片治疗HIV/AIDS患者37例临床观察,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14(11):176-177.

[4]徐立然.益艾康胶囊治疗HIV病毒感染和艾滋病(AIDS)160例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3(2):4-6.

[5]吕维柏,王健,李建生,金龙胶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治疗作用[J].北京医学,2005,27(9):552-553.

[6]赵竞,王莉,柳陈坚,马克坚,方路,段呈玉.康爱保生中药制剂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6):32-35.

[7]王莉.导师张震研究员经验方扶正抗毒胶囊治疗HIV感染者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7):1-3.

[8]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试行)[S].2001.

[9]谢世平,刘爱华,潘万旗,等.艾滋病中医药诊疗标准化研究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259~261.

[10]危剑安,孙利民,王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C].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

[11]吕维柏,“八五”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总结[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17-26.

[12]王健,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治疗经验[J].中国中医药,2004,16(12):6-8.

[13]李崇珍,李静,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理论的建立与临床应用[J].实用内科杂志,2002,16(2):62-65.

[14]甘子义,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艾滋病274例疗效和CD4变化观察[J].沈阳部队医药,2009,22(5):336-337.

[15]吴欣,中医治疗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43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0):429-431.

[16]尹勇.段丽萍.刘玉生.针灸治疗艾滋病23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2):29-30.

[17]王丹妮.非药物疗法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7年9月上半月:118-120.

[18]方旭.艾滋病的中医饮食疗法[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6,1(23):67.

云南省科技计划青年项目,针灸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NO:2015FD066)

陆中云(1987.7-),女,安徽人,本科,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

R512.91

A

1007-2349(2015)12-0078-03

2015-10-26)

猜你喜欢
艾滋病胶囊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 世界艾滋病日》
时光胶囊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时光胶囊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