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恩菲、湖北金洋共同完成再生铅项目达国际领先水平

2015-02-10 15:12
有色冶金节能 2015年6期
关键词:稀土能源

企业动态

中国恩菲、湖北金洋共同完成再生铅项目达国际领先水平

9月8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连续熔池熔炼工艺、装备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在湖北省谷城县召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成彦、中南大学教授郭学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家宽等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专家组。与会专家考察了生产现场,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鉴定材料,经质询和讨论,认定该项目开创了先进熔池熔炼技术单独处理铅膏的新工艺,整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快推广应用。

据了解,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连续熔池熔炼技术,是针对铅膏等二次铅资源开发的一项低温、连续、高效、清洁的熔炼工艺、技术和装备。该成果首次产业化应用于湖北金洋公司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再生资源园的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新技术项目中,规模为处理铅膏年产再生铅6万t,装置及配套设施投资7 000多万元。2010年底利用原有设备完成工艺试验,2011年完成该工业技术及装置的研发和设计;2012年10月完成工厂产业化生产线建设,2014年8月完成工业化试生产并投入正常工业化生产。

信发集团采用“超超临界机组”节能又环保

近日,山东魏桥集团和信发集团先后爆破拆除6台总装机容量18万kW和7台总装机容量68万kW的燃煤机组的凉水塔,正式宣告这些燃煤机组的落幕。此次爆破任务准备工作耗时近10 d,使用炸药112 kg,雷管3 000多发。同时也标志着信发集团“小火电”时代彻底结束,成为山东省第一个采用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企业。此次拆除的电厂严格意义上属于落后“违规”产能,不仅污染重而且发电成本高,新建电厂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超超临界机组”。

据了解,火力发电机组根据炉内工质压力高低可分为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炉内蒸汽温度不低于593 ℃或蒸汽压力不低于31 MPa被称为超超临界。而信发建设就是这种最先进的”超超临界机组”,这种发电机组可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平均减排达96.6%,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可有效实现废水的零排放。高效、节能又清洁的发电机组不仅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环保投入更有助于降低发电成本为整个铝、电产业链提供更大的生产成本优势。

中铝中州分公司氧化铝能源管理中心项目通过验收

9月1日,“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氧化铝能源管理中心”项目验收鉴定会在河南中州召开。中州铝业利用现有资源和前期基础建设,通过整合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管控一体化”节能新技术在中州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该技术的试验成功,实现了对企业能源生产、消耗等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并根据检测结果对主要耗能设备和耗能程序进行分析诊断、智能控制和工艺改造,从而实现了用能优化。同时,建立起了能耗预测模型和平衡模型,能够对系统能耗进行预测、分析、评价和优化,帮助企业达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目标。

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氧化铝生产系统生产工艺综合能耗主要是蒸汽、电力、水、压缩空气和燃料组成,而蒸汽、天然气煤气和电力三项能源占消耗能源总量超过90%,其中蒸汽消耗占能源总量的40%~60%以上。中州铝业从降低蒸汽和焙烧热耗这一关键指标入手进行工艺改进,使蒸发水量提高了45%,汽水比降低了20%,蒸发效率大幅度提高。

在溶出间接加热节能改造中,该项目成功实现了脱硅脱钛减缓结疤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将溶出机组运行周期提高了93%,并减少了检修次数及检修费用。同时,减少了直接加热造成的冲淡,整个运行周期苛性碱浓度平均提高了10 g/L以上。在溶出闪蒸节能改造中,该技术通过新增0闪及套管的投用,机组过程指标控制不断优化,溶出汽耗进一步降低,高压汽用量降低5%,直接用汽降低31%,闪蒸乏气加热套管预热温度比原来提高了7~15 ℃。

在焙烧烟气余热利用方面,该项目通过增加回收塔,利用直接喷淋方式将余热回收,焙烧炉排烟温度降低100 ℃,回收热量折合标煤20 000 t以上,并将烟气中30%的水分回收。在蒸发回水综合利用方面,蒸发回水使用量自年初到目前提高了65%。

中州铝业能源管理中心大厅的建成,实现了对生产数据、能源数据、重点监控设备数据及能源流画面的展示,实现了集中调度控制,满足了为管理者提供历史趋势显示和分析的功能,实现了监控系统的图形化参数分析功能,及自动报表、能源预警、分析等功能。能源管理中心能为操作者在第一时间找到能源高消耗点、浪费点提供最直观的报警提示,从而帮助判断生产流程中的泄漏点和事故点,确保能耗消耗达到最低。通过3个月的试运行,该项目经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节能量审核,中州铝业氧化铝产品单耗下降了2.31%。

铜陵有色金隆铜业公司节能技术攻关成效明显

近年来,金隆铜业公司围绕综合节能与能源优化不断开展攻关和产学研合作,成功改善了企业能源结构,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了整体单耗。其中对天然气稀氧燃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填补了国内有色冶炼行业天然气稀氧燃烧技术的空白,无论是对矿产粗铜的精炼还是二次铜精炼,综合节能都在50%以上、废气量减少70%以上,燃料单耗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节能创效明显。

该公司能源结构较复杂,能源品种多。其阳极炉采用的重油燃烧保温,环保效果差,能源消耗量大,蒸汽消耗不平衡,水浪费严重。针对这些情况,该公司与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合作,于2010年完成了《金隆铜业有限公司能源研究调查报告》,摸清了企业的用能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节能课题,确定了液化气、重油、柴油改天然气节能减排,蒸汽综合利用,以及工业用水平衡调研等项目。

经过三年的攻关,目前,该公司完成了项目计划的全部内容,达到了市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中的要求,解决了能源结构优化、低压蒸汽综合利用、水综合利用和电力消耗等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公司铜冶炼综合能耗逐年下降。

该项目研发的天然气稀氧燃烧技术,采用纯氧取代常温助燃风,研发出独特的稀氧卷吸性能结构燃烧设备,应用于阳极炉,实现了全自动安全在线控制,提高了冶金炉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消除了污染。

随着企业的发展,该公司将节能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项目完成后,又先后实施了制氧整合节能项目、硫酸循环水泵节能改造、PC电解谐波治理综合节能项目、清污分流工程等。今年,该公司又进行了节能降耗与技术升级,使阴极铜单耗减少3.3%。

中铝宁夏能源集团取得节能减排收益1.09亿元

中铝宁夏能源集团在积极发展绿色能源的同时,持续做好碳资产开发,成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办公室(简称为CDM项目),全面开展CDM交易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6年进行CDM项目开发工作以来,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28个CDM项目,其中风电项目22个,装机容量为1 118.3 MW;光伏项目6个,装机容量为130 MWp,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签发的减排量累计达228.5万t,碳资产开发收益达到1.09亿元。同时中铝宁夏能源集团还积极开展国内自愿减排项目的开发,其中两个风电项目已在国家发改委注册,并完成了核证工作。

西南铝助推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列车绿色发展

近日,中铝公司2014年度“社会责任实践十大优秀案例”评选揭晓,西南铝“重载列车变‘轻舟’,绿色发展通坦途”案例成功上榜。

“车辆轻量化”成为轨道交通发展的方向,承担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载列车更是如此。铝合金由于具有质量轻、成型优、强度高、耐腐蚀、可再生等一系列特性,是减轻重载列车自重、降低能耗、提高运输效益的最好选择。

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较发达的一些国家开始采用铝合金材料来制造铁路车辆。其中,美国是铝合金运煤敞车技术应用最早、最成熟的国家,从1989年开始,美国新造高速重载列车95%以上为铝合金车。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常被雾霾笼罩,大家对环境优化节能减排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然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重载运输列车主要采用钢制车体,这种车体受其自身重量的影响,导致能耗高、运量小、效率低,既不利于节能减排,也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因此,研究重载列车轻量化技术,推动铝合金在重载列车上的应用,对促进我国重载列车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世纪初,西南铝就开始了对重载列车用铝合金材料的研究。多年来,为突破重载列车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西南铝成立专项团队,由中铝公司首席工程师担任组长,与南北车合作,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工业试验和成果推广等工作,为加快铝合金材料在铁路机车、车辆及其零部件中的开发应用,推动中国铁路机车、车辆轻量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南铝开展的重载列车用铝合金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其中“高速重载列车用超大规格5XXX铝合金板材高效低能耗产业化应用技术”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速重载列车用5XXX大规格系列板材”通过重庆市战略性新产品鉴定。

目前,西南铝提供的铝合金材料生产了近13 000辆全铝运煤车运行在大秦铁路和神华铁路线上。与不锈钢车比较,每个铝合金车体轻700 kg。据测算,13 000辆全铝运煤车每年减少碳排放总量约9万t。

金东矿业选矿废水循环利用引领矿业经济绿色转型

近年来,金东矿业的废水循环技术一直是福建省铅锌业内的领跑者。早在2008年,金东矿业就投资1 000多万元,率先在福建省投资兴建选矿废水循环利用项目,由于当时没有成熟的系统可以参照学习,金东矿业的废水循环系统刚投入运行就遇到了运行不稳定、效果不理想等诸多困难,隔三岔五的停机检修使废水零排放大打折扣。技术人员通过全面调研及多方尝试,终于摸索出一套无底阀排除泵体内腔空气的实用技术,保证了泵的正常运转。小小的改动,成功解决了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大问题,并取得了无底阀抽水装置实用型专利。通过类似试验与改进,金东矿业在废水循环系统建设中不断积累经验,共取得排液式给药装置等实用型专利,逐步形成了独具金东特色的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在此基础上,金东矿业坚持卓越的创新精神和超前的环保理念,持续不断革新废水循环系统工艺流程,创新性地在全球范围内首度将JCSS废水处理工艺植入选矿废水处理系统,建立了选矿废水一体化循环利用系统,树立了金东矿业废水循环处理的又一里程碑,实现了废水的快速、高效、稳定、安全处理。

中铝青海分公司研发宽幅PS版基一次试制成功

日前,从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铝板带公司传来好消息,经过3个月的攻关,该公司自行研发试制的1 690 mm宽幅PS版基一次试制成功并实现规模化生产,铸轧家族喜添“新丁”。截至发稿,该公司已经在试制成功的基础上连续生产该型号产品84卷,共计780 t,合格率达到93.5%。此次研制成功对该公司占领市场高地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自2014 年年初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铝板带公司生产指标不断提升和优化,铸轧卷的单月产量最高达到每月8 000余吨,铸轧产品合格率在今年6月份达到了96%。

但是,面对这个成绩,铝板带公司经营团队和技术人员却高兴不起来。

“目前,市场对宽幅PS版基的需求量大,但是长期以来1 110 mm版基是我们的主导产品,1 400 mm以上宽幅PS版基一直是我们生产的瓶颈,合格率还不足60%。”该公司综合部经理张红安告诉笔者,克服技术难题,在现有生产线上生产宽幅PS版基,就成为铝板带公司进一步拓展盈利空间的重要举措,“经过深入市场调研,我们将目标锁定在宽幅1 690 mm PS版基。”

该公司组织精兵强将,成立宽幅PS板基攻关小组,从窄板入手,一边分析比对一边进行总结和工艺改进,并召开专题会,采用“人机料法环”PDCA循环分析法,找出了影响产品质量的要因,确定了轧机辅助辊、循环水等四个大项进行专项整改。

“我们经过严密分析,制定了包括入料、熔炼、扒渣、转炉要求等21项内容的宽幅PS版基试制大纲和工艺标准,还解决了十几项影响生产的小问题。”该公司生产部经理索宝生介绍说。

该公司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大纲和工艺标准的培训,对生产宽幅PS版基的机列人员进行了调整,还抽调了包括生产部、综合部专业技术人员随岗位职工一起倒班,便于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降低了质量风险,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郴州市铅冶炼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无焦炼铅技术”在郴州市金贵银业有限公司一次投产成功,每吨粗铅冶炼成本下降至360元。

金贵公司与中南大学进行校企合作,将原“底吹炉+鼓风炉”炼铅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底吹炉产出的1 200 ℃液态高铅渣的热能,加入本地产的煤作为还原剂,在用氧气充分搅拌的条件下直接还原成粗铅及其它可高效利用的锑、铋、铜等有色金属,年节省焦炭达12 000 t。同时,公司将还原冶炼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用于“余热发电”,年发电量可达4 000万kW·h,达到企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本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市铅冶炼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无焦炼铅技术”的成功应用,重点解决了原“底吹炉+鼓风炉”炼铅工艺中底吹炉产出的1 200 ℃以上的液态高铅渣需冷却铸锭后,再投入鼓风炉用焦炭升温,再溶化还原的热能白白浪费之不足;更重要的是焦炭价格昂贵,该技术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金属回收率。

另一方面,原底吹炉余热锅炉所产生的蒸汽没有被合理利用。原鼓风炉与烟化炉没有实现余热回收,热量浪费严重。公司为了改进上述不足,投入大量资金对原有工艺进行改造,采用先进的富氧侧吹炉替代原有鼓风炉,将底吹炉所产生的高温熔渣在侧吹炉进行直接还原,并采用烟煤代替原来的冶炼焦、用富氧空气做助燃剂。由于以侧吹炉内为熔池还原,随还原渣损失的铅、锑由原来的4%和2%以上均降至1%以内。

通过上述改造,还原过程中粗铅成本由原来的1 306.26元/t-铅大幅降低至360元/t-铅。

余热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到7 500 kW,每小时可发电6 000 kW·h以上,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均十分明显。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为公司增加年利润1亿元以上。

北方稀土集团完成内蒙古6家稀土企业整合

9月11日,北方稀土集团对外通报,目前该集团已完成对内蒙古地区6家稀土企业的整合,其余3家正在按计划推进,预计年内逐步完成。

消息指,今年初包钢稀土在整合了内蒙古部分稀土企业后更名为北方稀土集团。目前,该企业通过股权收购,完成了对内蒙古自治区内6家企业的整合,相应企业已纳入北方稀土集团框架内运行。公司对区内其它企业的整合及与甘肃稀土的合作也在推进中。

据官方媒体报道,2014年,包钢集团提出《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实施方案》。方案获得内蒙古政府批准后获得国家工信部备案同意。工信部回函要求包钢集团整合内蒙古全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综合利用企业以及甘肃稀土集团,并以包钢(集团)公司控股的包钢稀土为主体,组建北方稀土集团。

据悉,北方稀土集团的稀土原料产品和稀土功能材料产品的销售,是中国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

北方稀土集团透露,对于未来的稀土原料端业务,该集团在稀土功能材料方面,以发展五大稀土产业链为重点。此外,公司还将有选择地进行下游应用领域拓展,提升产品附加值。

猜你喜欢
稀土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2022年5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2年2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2年3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1年11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1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我家换了绿色能源车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废弃稀土抛光粉的综合利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