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做 做中学

2015-02-10 10:20何淑芳
黑河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中学数学知识

何淑芳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数学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也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本文重点就“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应用思维能力培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学者杜威在1916年提出了“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倡导探究式学习与自主性学习,后来该方法在世界各地以及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学中做”则是对“做中学”教学思想的进一步延伸与升华,更加看重的是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的结合,所以说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数学基础还相对薄弱,创新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还相对滞后,所以迫切需要转变传统授课形式,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边做边学,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应用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实现“做”与“学”的有效统一,让学生在直接体验和主动思考中不断提高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二、在“学中做,做中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思维

乐动与好奇始终是小学生的天性,但是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教师主要是进行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应用思维都被禁锢在教室和书本中,没有实现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言听计从”式的听讲,只能导致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加上传统的数学教学氛围不够活跃,很多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无法实现对数学世界与认知规律的有效感知,从而制约了数学应用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数学应用思维和应用能力的逐渐形成。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制作几个五边形的纸片,然后让他们分别经过五边形的一个顶点、两个顶点和不经过顶点裁减掉一个三角形,必要时可以引导学生画出裁剪线,然后问学生剩下的图形分别是几边形?面对该问题,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的选择比较多,答案会是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教师可以一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欲望,一边引导学生将自己裁剪出的图形张贴在本上,进而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思维进行有效地培养。

三、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根本目的,重在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在动手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边做边学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小学数学的“测量”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学生学过的“周长”知识,测量一下课桌或书本的周长,这时学生会通过边数累加等方法获取答案,但是当学生面对不规则图形或物体时,利用常规方法很难进行测量,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使用缠绕法进行测量,这对学生动手意识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偏弱,对很多知识的掌握以及创新思维的形成都是在亲身实践和主动思考中完成的。借助“学中做,做中学”思想的正确运用,可以让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最终内化为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踢球、跳绳、做游戏 三项运动的受欢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先用“正”字统计每项运动的喜欢人数,然后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最后问学生还有什么需要补充或完善的。如此一来,学生可以边做、边学、边思考,进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学中做,做中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充分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到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应用活动中来有助于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养成。因此,“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教师应加大对这一教学思想的研究与推广力度,制定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案,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中学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在多解中学创新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