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瀚调

2015-02-11 01:34王建中
老年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准格尔旗蒙汉歌王

王建中

漫瀚调

王建中

漫瀚调,汉语译意为沙漠调,民歌的一种形式。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等地。主要特点是:旋律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主,吸收了爬山调的特点;唱词以汉语为主,但又吸收了蒙语词汇,使两种风格的旋律互相糅合,两个民族的语言混合使用。如《王爱召》《栽柳树》,均属此例。其他还有《阿拉坦岱日》《扫帚花日》《毛主席带将幸福来》等。

漫瀚调的“漫瀚”二字,是蒙古语“芒赫”的译音,意为“沙丘”“沙梁”“沙漠”。漫瀚调发祥地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正是沙丘、沙梁、沙漠遍布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蒙汉人民,以漫瀚调为自己的歌种命名,是自然的、合情合理的,也是十分贴切的。准格尔旗是“漫瀚调”的故乡,“漫瀚调”是准格尔旗的特产。由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

早在100多年前,清嘉庆、道光时期一度对蒙旗实行“借地养民”政策,使大量汉族移民流入准格尔旗,形成了蒙汉杂居、农牧兼营的局面。移入汉民不但开拓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使蒙汉族之间文化艺术,特别是民歌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准格尔旗的“漫瀚调”便由此而产生。

但关于名字,当地也有另一种说法:清末时候,准格尔一带的蒙汉杂居已成气候,蒙汉人民经常在一起吹拉弹唱。起初蒙古族唱蒙古民歌,汉族唱晋陕民歌,时间一长,一些蒙古族短调被汉族接受,而且还按着即兴填词方法随意编词,听起来倍感新鲜,很快又被蒙古族人所欣赏。所以“漫瀚调”又叫“蛮汉调”,说白了,就是用蒙古短调做皮儿,汉族唱法做馅儿,包成了一个整体。

漫瀚调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而主要表现形式是对歌,男女对歌时,男女同腔,即男声多用假声唱法。

漫瀚调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旋律跌宕起伏,潇洒豪放。这不仅受蒙古族民歌很大影响,还吸收了汉族爬山调等民歌的旋律特点。鄂尔多斯高原地域辽阔,人民性格耿直爽朗、纯朴热情,这也孕育了漫瀚调的旋律特点。漫瀚调旋律多大跳,七八度大跳较多见,9度、10度甚至十一二度的大跳也时有所见。

“漫瀚调调脆个铮铮音,蒙汉兄弟越唱越惹亲。漫瀚调是那盘根根柳,笑声声唱出个手拉手。黄河水绕着准格尔旗流,流进蒙汉人民心里头。天又长来地又久,蒙汉人民的情谊万辈留……”在我国晋陕蒙交界、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交汇地区,诸如此类的漫瀚调歌词层出不穷,传唱了近200年,也唱出了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的心声。

追溯漫瀚调形成的历史,民族团结是其鲜明的特点。漫瀚调,也可以称为沙丘调、沙梁调、沙漠调。

在准格尔旗的历史上,长期以来蒙汉杂居、农牧兼营,蒙古族和汉族群众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天长日久,从生活方式到生活习惯上互相效仿,在文化艺术方面广泛交流,共同创造了漫瀚调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并流传至今。

漫瀚调歌王奇附林深情演唱《天下黄河》

漫瀚调腔调热情豪放,旋律朴实新颖,语言朴素无华,再加上句法整齐,节奏明快,又融合了准格尔乡音土语,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野风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准格尔旗及周边的山西、陕西等地久盛不衰。

在漫瀚调的表演形式上,有一种表现手法叫“风搅雪”,所谓“风搅雪”,就是演唱者在演唱漫瀚调时,一句歌词中同时出现蒙古语和汉语。例如,毛日呀呼奎(蒙古语,汉语译为马儿不走),拿上鞭子打(汉语)。努胡日依日奎(蒙古语,汉语译为朋友不来),捎上一句话(汉语)。

漫瀚调歌手在蒙古坐腔的基础上,融合了汉族爬山调即兴编词的方法,在曲子处理上融进了汉族民歌的演唱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蒙古曲一调一词的框框,变成了一词多曲,一曲多词,使原来的短调歌曲内容更加丰富,曲调更加舒展,节奏更加明快。在弘扬民族文化中,应注重保护和传承漫翰调艺术。

准格尔旗漫瀚调,是蒙汉人民共同培养、浇灌出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漫瀚调艺术的发展,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相依相伴。漫翰调的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也有反映爱情和风俗礼仪的。“城墙上跑马扭不回个头,甚时候能活在个人前头?”此段漫瀚调歌词,形象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前生活穷苦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盼。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用漫瀚调来表达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绿茵茵的韭菜炒鸡蛋,笑盈盈端给亲亲热腾腾的饭。小河河踏石大河河桥,小店店也能给亲亲解疲劳。如今政策放了个宽,到处是营生到处是钱。”

“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来眊亲亲你,半个月眊了你十五回,眊来眊去把哥哥跑成个罗圈腿。”这段漫瀚调歌词表现了过去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不太方便。“你爱我来我爱你,想我你就给我打手机。”现在,随着交通、通讯飞速发展,表现爱情的漫瀚调歌词也发生了变化。

在准格尔旗,几乎人人都会唱漫瀚调。这片热土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漫瀚调歌手。1955年,在第一届全国民族民间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准格尔旗漫瀚调歌手改利古以一曲《乌苓花》获得了个人一等奖。漫瀚调从此登上大舞台。1964年,漫瀚调歌手张美蓉、奇二秃在北京参加了全国业余文艺会演,这是漫瀚调首次在北京唱响,张美蓉等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国家文化部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农民歌手大奖赛中,准格尔旗漫瀚调歌手杨锁柱、杨毛毛都以较强实力获得奖项。2000年,由众多原生态漫瀚调歌手参演的漫瀚调剧《纳林河畔》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

现年60岁的漫瀚调歌王奇附林从10岁开始学唱漫瀚调,近年来,他获得了众多奖项,并跻身“中国原生态十大歌王”之列。他把漫瀚调唱到了大江南北,唱进了中央电视台。《音乐周报》一篇《西部歌王到京打擂》的报道说:“凡是听过漫瀚调歌手奇附林演唱的人,必定会为他中音明亮、高音尖锐的演唱所震撼。如果说通常意义上的男高音能达到高8度,那么奇附林可以称为超男高音,因为他能轻而易举地达到高11度。他久唱不衰的铁嗓子和朴实无华的表演技能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传统民歌那顽强的生命力和非凡的艺术魅力。”奇附林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如今他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为保护和传承漫瀚调这一文化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准格尔旗出台了文化艺术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设立了文化艺术乡土人才政府津贴,先后组建了漫瀚调艺术研究所和民间文化研究促进工作组。准格尔旗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漫瀚调艺术节,为进一步传承、弘扬、发展、繁荣漫瀚调艺术做出了贡献。在去年举行的第六届漫瀚调艺术节上,来自3个省区的漫瀚调歌手同台表演,特别是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人奇附林和歌手王凤英演唱的漫瀚调对唱《天下黄河》,赢得了观众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千年的河水万古的风,准格尔崛起一座太阳城,电气化的铁路昼夜不停地运,黑亮黑亮的煤炭一溜溜环保到天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准格尔旗的漫瀚调也一定会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走向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准格尔旗蒙汉歌王
基于PSR模型的准格尔旗生态安全评估研究
内蒙古一男子在办公室开赌场
西部歌王
203B广州柏力影音有限公司/广州歌王电子有限公司
《内蒙古艺术》(蒙汉刊)首届作者培训班掠影
简论蒙汉蛇文化比较研究
浅析关于蒙汉章回小说的结构
《跨界歌王》研讨会在京召开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草厂纠纷与蒙汉关系
李玟:我就是冲着歌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