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2015-02-11 11:47王洪宇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硬膜下肢麻醉

王洪宇

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王洪宇

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应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手术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全身麻醉;腰-硬膜麻醉

腰-硬膜联合麻醉是手术中常见的椎管内阻滞技术,一方面具有腰麻起效快、神经阻滞效果好的优点,另一方面兼备硬膜外给药以减轻术后疼痛的特点,有效提升了麻醉效果,延长了麻醉时间[1]。为了进一步探讨该麻醉方案在手术治疗上的效果,本文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该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33~68岁之间,平均年龄(54.6±2.3)岁。在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34~70岁之间,平均年龄(56.0±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要硬-膜联合麻醉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1.2.1 对照组 患者取平卧位,依次静脉注入0.07mg/kg咪达唑仑、4μ g/kg芬太尼、0.6 mg/kg罗库溴铵,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当患者肌肉松弛后进行气管插管,辅以机械通气,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

1.2.2 观察组 患者取平卧位,硬外腔穿刺选择在L2-3时间点,完成穿刺后使用硬膜外穿刺针置入阻滞麻醉针。当患者出现回抽脑脊液时,注射1.5 mL布比卡因(浓度为0.75%),退出阻滞麻醉针后在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术中备用,给予患者常规吸氧。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麻醉时间和效果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5.1±2.2) min,术后苏醒时间为(23.6±1.9) min,手术时间为(54.7±10.8) min。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6.4±2.5)min,术后苏醒时间为(37.5±2.4) min,手术时间为(56.2±12.6) min。经比较可知,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在术后疼痛程度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术后2 h为(2.5±0.4)分,术后12 h为(3.0±0.5)分,术后24 h为(3.6±1.1)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术后2 h为(3.5±0.5)分,术后12 h为(4.7±1.0)分,术后24 h为(5.8±1.3)分。经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在不良反应情况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低血压1例,呼吸抑制1例,共计占比10.0%;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3例,低血压3例,呼吸抑制2例,共计占比26.7%。经比较可知,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容易引发足部溃疡、下肢坏疽,严重者甚至要截肢。对于该类患者而言,其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术前观察患者表现,改善低血糖状况,从而减少手术风险[2]。从这个层面讲,局部麻醉要优于全身麻醉。区域阻滞能够防止出现误吸、反流等情况,同时在麻醉时要降低手术创伤刺激[3]。在蒋仁发的研究中表明,腰-硬膜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时间长的特点,能够满足手术需要,同时抑制了创伤刺激向神经中枢的传导,减少了机体的应激反应[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5.1 min,术后苏醒时间为23.6 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6.4 min、37.5 min。在不良反应上,仅有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各1例发生,占比10.0%,低于对照组的26.7%。综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手术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 陈岩,张景霞.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13,23(2):24-25.

[2] 李井华.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下肢血管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处方药,2014,4(10):99.

[3] 杜玉玲. 0.2%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8(23):2695-2696.

[4] 蒋仁发.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效果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11(7):1831-1832.

R58[文献表示码]A

1672-4062(2015)04(a)-0128-01

2014-12-25)

王洪宇(1970.5-),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牡丹江医学院,麻醉专业。

猜你喜欢
硬膜下肢麻醉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