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园孩子,当心功能性便秘

2015-02-11 18:39张思莱
为了孩子(3~7岁) 2015年1期
关键词:肛裂息肉功能性

一位妈妈的烦恼——

我儿子已经3岁了,刚上幼儿园。上幼儿园没多久,他的小内裤上总是有粪迹。以前在家还挺好的呀。带他去医院检查,说是功能性便秘。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是便秘,怎么又会不自觉地拉出便便来呢?这该怎么办呀?

孩子初入园,排便失控现象增多,95%伴有功能性便秘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常会出现大便干硬、排便哭闹、排便周期延长(3~5天)、粪便污染内裤等症状,如果去医院检查,这类孩子的肛管静息压往往比无便秘的正常孩子高,排便时肛门括约肌不能放松,甚至反而紧张;有的还存在直肠感觉功能的障碍,结肠造影检查无特征性改变;血清生化检查可以发现胰多肽水平升高、肠蠕动素水平下降等。

一般来说,失控的排便中95%伴有功能性便秘。

原因分析——

除去先天遗传因素,孩子便秘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膳食成分不当:⑴给孩子进食大量的蛋白质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或者补充大量蛋白粉,而较少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谷类食品,造成肠道细菌种类和分布发生改变,致使肠道发酵过程减少,所以大便呈碱性而干燥。⑵过量补充钙剂:造成钙与牛奶中的酪蛋白结合,使得大便中含有大量的不能溶解的钙皂,也会造成便秘。⑶食品中膳食纤维过少:一些孩子偏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和水果或用水果代替蔬菜,使得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减少,也会发生便秘。⑷有的孩子食物过于精细,也会造成便秘。

2. 生活习惯没养好: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按时排便习惯,难以形成或者不能形成良好的排便条件反射而引起便秘。

3. 生活环境不稳定:孩子生活不规律,如经常换生活环境,生活不稳定。

4. 药物原因:长时间使用泻药、补铁药、抗惊厥药、利尿药、抗胆碱能药、抗酸药物,使肠蠕动减少而致便秘。

5. 疾病原因:一些疾病造成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造成便秘,如佝偻病、呆小症、皮肌炎、先天性肌无力等。交感功能失调也会造成腹部肌肉无力或者麻痹而造成便秘。

6. 生理异常:一些孩子先天性生理异常,如巨结肠、肛门裂、脊柱裂、肛门或直肠狭窄、肿瘤都可以引起便秘。

7. 心理因素:突然环境或生活习惯改变、受到意外精神刺激、或去陌生的地方、初去幼儿园、换保姆或看护人等产生的紧张焦虑等等都可以造成便秘。

初入园孩子便秘环境和心理因素影响多

初入园的孩子,周围的一切,包括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小朋友、卫生间等对于孩子都是陌生的,这样的环境很容易使得刚离开父母的孩子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而有了大便,即使语言表达已经很好的孩子,也可能不敢向老师提出,或者害怕在不熟悉的卫生间大便,因此造成大便储留在直肠里,致使肠壁过度扩张,肠功能发生紊乱。孩子对扩张的肠壁丧失了感觉,难以形成有效的排便反射,会导致失控的大便留在孩子的小内裤上。

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合理调节饮食:对于出现便秘的孩子,家长要和幼儿园老师沟通配合好,注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调节饮食结构。

帮助关心孩子: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出现症状的孩子更多的关怀,使其早日熟悉环境。孩子心情舒畅了,陌生感消失了,排便的问题可能就会很好地解决。

注意留意是否有便血

血自肛门排出体外我们称之为便血,可以表现为粪便带血或全血便,可以是色泽鲜艳、暗红或柏油样便,量多少不等。如果鲜血是挂在大便外面,与粪便不混合,可能是结肠、直肠、肛门附近出血,如息肉、肛裂等。

息肉引起的便血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大便,少量带血。医生通过直肠指检多发现在直肠后壁上触及有蒂或无蒂的肿物;比较高位的息肉需要用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本病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不大。低位的息肉可以在门诊手术摘除,高位的息肉可以用专用器械摘除。

肛裂引起的便血多发生在肛门后正中,也有的发生在肛门的任何一点,浅肛裂表现为肛门有一纵行红色裂隙,可有少量分泌物。深的肛裂可能有慢性炎症。

【专家建议】

对于肛裂需要注意:

* 不要用泻剂或机械刺激肛门(如用开塞露等),以免加重肛裂。每次排便后要清洗肛门。

* 最好在清洗水中加上黄连素0.3克,将孩子的屁屁放在水里坐浴,坐浴后肛门涂上少量的金霉素软膏。一般浅肛裂经过这样处理都可以痊愈。

* 深肛裂需要到医院去处理,可以用10~20%的硝酸银涂灼裂口,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用黄连素溶液坐浴。

【提醒家长】

如果宝宝的大便是全血便、柏油样便或者果酱样便就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功能性便秘如何预防?

o 尽量保证孩子生活规律,逐渐培养和训练孩子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

o 多做户外运动。

o 让孩子多饮白开水,提醒孩子在幼儿园也要记着喝水。

o 保证每天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o 适当添加粗粮,食物不要过度精细。

o 减少高蛋白饮食。

作者简介:张思莱,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原卫生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国家级专家,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陪伴成长”项目特聘专家,擅长新生儿专业、儿童保健、儿童疾病治疗以及儿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在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研究,已出版多部育儿著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肛裂息肉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30例肛裂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肛裂防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