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思考

2015-02-12 14:18马骏
图书馆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化部中国科协职能

中国图书馆学会是由图书馆及相关行业或机构科技工作者自愿结合、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图书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图书馆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管理,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中国图书馆学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近年来,在中国科协的积极推动和文化部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图书馆学会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中顺势而为,抓住机遇,认真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学会拓展了业务范围和活动空间,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服务创新能力、服务政府和社会能力,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增强了对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 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背景形成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从新的战略高度,开启了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要求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相当一部分将交给有资质条件、能负责、能问责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让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于发挥社会优势资源,激发社会自治活力,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就为社会组织参与科技文化体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指明了方向,社会组织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自觉服从、服务改革大局,顺势而为,创新实践,有序承接好政府改革过程中转移出的社会化服务职能,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摆在社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中国科协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组织系统横向跨越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是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网络型组织体系。近年来,中国科协一直积极推动所属全国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2013年7月,中国科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中央领导同志提交了《关于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若干问题的请示》,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认为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有关职能,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有利于科技体制创新。要求有关方面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中统筹研究,做好衔接,发挥好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独特作用。同时,要求中国科协要统筹协调,加强对学会的具体指导,积极稳妥予以推动,更好承接政府转移的相关职能。2013年下半年,中国科协就所属全国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发函征求相关部委意见。其中,文化部相关司局回函明确同意将“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和“中国图书馆年会”两项职能委托给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担。

2014年6月开始,为了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批示和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座谈会精神,中国科协启动了首批试点工作,并在首批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上,按照工作程序,根据自愿原则,选择一批有较大潜力、有典型意义、有工作基础的项目,启动了专项培育工作,全国学会共有30个项目列入试点培育。通过试点培育,进一步完善学会基础条件,提升学会自身能力,建立健全学会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为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扩大工作奠定基础。其中,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接的文化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列入试点培育项目。

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在扩大试点阶段,围绕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科技创新等中心工作,以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国家科技奖励推荐等适宜学会承接的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职能的整体或部分转接为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突出学会特点,强化效果监督和评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建立完善可负责、可问责的职能转接机制,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示范案例。推动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激活学会活力,逐步形成好学会增多、强学会更强的整体格局,建设一流现代科技社团。其中,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接的文化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和“中国图书馆年会”被列入扩大试点项目。

2 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实践

近年来,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开展学术交流、行业协调、科普阅读、编译出版等日常工作,促进学术繁荣和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主动承担中国科协和文化部重要项目,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

2.1公共文化巡讲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人才保障,文化部组织开展全国公共文化巡讲活动,以巡讲和调研、指导的形式,带动各地的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水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示范区创建科学发展上水平。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接受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委托,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公共文化巡讲活动的通知》《公共文化司关于印发2014年全国公共文化巡讲活动安排的通知》要求,在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指导下在全国举办8期公共文化巡讲活动,包括“民国时期文献普查与保护”“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三个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中国图书馆学会充分发挥全国学会的专业优势和动员能力,合理规划,科学组织,完成了近两千人的专题性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基层图书馆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5年,本项职能依然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来承担,逐渐向常态化承接转变。

2.2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

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每四年一次,自1994年以来文化部先后组织了五次评估定级,“以评促建”效果显著。评估定级工作加大了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提升了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办馆条件,从而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2006年,在第三次评估定级工作中,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担了制定各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2008年和2012年,接受文化部委托开展了评估定级前的培训工作,在评估定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次评估定级工作将于2017年开展。

在文化部相关司局向中国科协回函明确同意将“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委托给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担后,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原有参与历次评估定级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将“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列入中国科协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培育项目和扩大试点项目。按照中国科协统一部署,中国图书馆学会在文化部和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和服务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学会专业优势和在我国图书馆界的公信力,广泛应用图书馆事业发展和信息管理的前沿理念与技术,建立起能负责、能问责的评估定级机制,强化评估定级效果的监督和成果应用,并在评估定级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在实施评估定级工作中实现标准公开、程序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奠定基础,为推动全国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做出积极的贡献。

2.3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

中国图书馆学会自1999年开始举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2011年,年会由文化部主办,参考借鉴了国际经验,结合实际,在丰富会议内容、创新会议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体现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结合的新思路。年会加强了议题的深度和广度,站位更高,视野更广阔,明确图书馆事业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在文化部相关司局向中国科协回函明确同意将“中国图书馆年会”委托给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担后,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其列入中国科协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项目。按照中国科协统一部署,中国图书馆学会在文化部和中国科协的指导下,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围绕服务改革需要,通过扩大试点项目,充分发挥学会在促进学术交流、带动事业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在我国图书馆界无可替代的作用。借鉴国际图联和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举办经验,对中国图书馆年会举办机制进行创新研究,主要包括创新和强化年会的职能作用、优化内容板块的科学设计、探索与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处理与文化事业及相关产业的关系,进而建立起适合学会特点和我国国情的年会举办机制,强化年会效果的评价和成果的应用,以期在政府对文化事业管办分离的背景下,通过年会的举办协调发挥政府、学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实现资源整合,不断提升年会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学术繁荣和事业发展。同时,在全国性大型行业活动举办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推动全国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做出积极的贡献。

3 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思考

当前,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较好的契合机会。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科作为交叉性行业和学科,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图书馆学(协)会在承担本行业学术性、专业性工作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在提供政府决策支持、推动社会教育培训、促进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合理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值得图书馆学(协)会认真思考和总结。

3.1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承能”准入资质,要能“争得来”政府转移职能

以广东、甘肃等地实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为例,通过政府确定和发布具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设立社会组织“承能”准入门槛。未列入目录的,不能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因此,图书馆学(协)会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中,应积极关注和正视存在的问题,注重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注重营造自身具有较强学术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的社会形象,积极创造和夯实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资质基础,顺利获取准入资格是基本条件。

3.2急需探索形成具有复制性和推广性的经验模式,要能“接得住”政府转移职能

中国图书馆界的行业组织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部建立有地方图书馆学(协)会。大部分学(协)会历史悠久、组织健全。而且,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创新,多数学会自身建设明显加强,服务能力得以较快提升。不少学会都已经积极探索和推动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工作,业绩显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承能”机制和模式鲜有建树,形成具有复制性和推广性的经验模式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对于中国图书馆学会,应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统筹协调下,将“承能”工作做出典型,对地方学会起到示范和协助的作用。

3.3以领域专家和职业化从业人员为基础打造人才优势,要能“办得好”政府转移职能

人才优势是学术团体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核心竞争力。领域内权威专家的覆盖程度和办事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会影响政府对学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中国图书馆学会作为全国学会,拥有理事175名,9个分支机构,4大专门工作委员会,成员覆盖全国各地区、各系统、各类型图书馆研究者、管理者、从业者,多为知名专家、图书馆馆长及业务骨干,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把握着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走向。地方图书馆学(协)会同样积极吸收本地区的优质人才。丰富的专业化、高素质人力资源,是提高政府和社会认可度、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根本。

猜你喜欢
文化部中国科协职能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职能与功能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喜迎新年
——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赴遵义春节慰问演出
中国科协关于表彰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获奖者的决定
中国科协领导到中国宇航学会调研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2011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在京举行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