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研究

2015-02-13 05:15何召颖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校史价值观核心

何召颖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610500)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是在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背景下高校改革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概括,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时代要求的需要。由此看出,高校校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背景具有时代的一致性。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建设高校校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高校校史文化的教育、凝聚和导向功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史文化的关系

高校校史文化承载了高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凝练概括,是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反映。高校校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密切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为高校校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的主题。高校校史文化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高校校史文化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才不会偏离其社会主义方向和其核心精神。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

(二)高校校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高校校史文化本身具有变化性,其发展过程贯穿于高校发展之中,并受高校组织体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既有时代发展的沉淀,又有自身具体情况的痕迹。所以,高校校史文化可以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校史馆中的纪念品、举办校文化活动的场地奖品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校史文化,统一了高校认识,凝聚了高校成员的思想,规范了高校成员的价值取向。

1.高校校史馆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场所。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区域,容易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年龄层次较单一人群的汇聚地,容易接受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本身的特点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便利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以高校为基点并形成核心,进而向全社会进行辐射,最终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各地得到贯彻和践行。

2.高校校史文化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媒介。高校校史馆是教育高校成员爱国爱校的阵地,对高校成员行为、思想等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媒介。校史文化的教育、引导、凝聚等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不断调节着高校群体彼此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高校校史文化建设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不同阶段的形式,例如:校史馆参观、校史宣讲、校史广播等,通过不同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方面得到彰显。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1.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高校具有知识传播、文化传承和创新、科学研究、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职能。高校校史文化记载着高校师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历史,所以校史文化的传播是形成校园乃至社会文明与和谐的动力。

2.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目的是在公正和法治的环境保障中,实现人们的全面、自由、平等的发展和完善。高校校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高校校史文化记载着高校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是高校进一步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新人的精神动力。又因为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的主体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维权意识,法律观念深入内心并不断赋以行动。

3.在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提供了道德基础。高校会在特定时间举行升国旗仪式,对高校全体人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这种范例载入校史首章,将爱国观念深入高校成员心中。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中不乏教师们兢兢业业指导学生的背影和学生取得成功的喜悦,这一切一切都离不开校领导们和教师们的指导和教育,高校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在校史系列成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教育部2015年1月14日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改进研究生教学,促进师生量型互动,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分流或者淘汰不合格的研究生,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在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中注重“学术诚信”,使不诚信者和诚信者均载入校史之册,在高校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或辉煌或耻辱的印记。高校校史记载了与兄弟院校在科研、就业、学术、文体等方面的交流和来往,一张张照片记载着彼此之间的友好合作和竞争。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校史文化不仅是高校的血脉也是高校历史的见证,所以高校校史文化对高校和社会均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但是,随着世界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彼此思想观念上的差异,高校校史文化的初衷被严重扭曲,主要体现在:

(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念的缺失

马克思主义是指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有所弱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有所弱化,主要表现为理论不自信、学校学科建设的歧视、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和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弱化。首先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自信。由于世界现代国家基本上处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马克思主义所确立的共产主义目标,有着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加之,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有些人对马克思的信仰也随之动摇。其次,学校学科建设的忽略和不重视。高校学科安排较偏重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对理论型、思想型人才需求不多,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不乐观的现状。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的弱化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的方向。

(二)高校成员对高校校史文化了解不深

高校学生对了解母校历史的兴趣不高,了解高校校史的渠道主要方式是入学早期在班级的组织下对校史馆的参观和校史工作人员在班会中的宣讲,个人了解校史的兴趣不高,仅仅停留在组织层面。由于本身对校史文化的不重视加上班级组织的活动有限,导致高校成员对校史文化的了解层次不够。

(三)高校校史文化没能与时俱进,失去其现代性和时代性

校史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固化,内涵匮乏,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校史文化活动缺少思想性。当前高校校史文化活动形式固化,无法突出自身特点,导致绝大部分师生只是盲目地参观校史馆和被动地接受校史文化,缺失对校史文化的思考,对校史文化活动没有独到的见解和质疑的头脑。第二,校史文化活动缺少创新性。高校校史文化的传承性造成校史活动举办人在校史文化活动举办中因循守旧,思维方式固化,在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方面缺少创新,导致与时代的脱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史文化建设的对策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积极作用,在日常行为和思想层面引领高校校史文化健康发展。

(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校史文化观念

高校校史文化是活跃在高校校园中具备丰富历史和内涵的包含学校建立、发展过程的文化。校史文化是高校师生更好地了解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窗口,树立爱校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校史文化功能的发挥。第一,在生活中,树立了解校史文化的意识,在校园中留意校史文化的痕迹,比如建筑、植物、雕塑等;第二,在教学中,设置校史文化选修课程,以丰富多彩鲜活的实例帮助高校学生关注校史,了解校史,牢记校史。

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而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所以在高校校史文化中必须充分体现高校人才在校史中的作用,记载人才为高校为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对核心价值观“富强”的传承。在高校贯彻民主机制,在高校建设中去行政化,让每个人树立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到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中,是对核心价值观“民主”的发扬。以文明为主线要贯穿到校史文化建设的始终。第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保证校园整洁、规划校园布局,将高校的历史沉淀和校风在高校基础设施,如建筑、景点、路标等中体现出来。第二,规范校园秩序。把校园的软性影响因子注入到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中。匡正高校不文明的风气,培养出学生好的习惯和精神面貌。在高校校史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是对核心价值观“民主”的渗透。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匡正高校校史文化思想

高校校史文化作为高校的灵魂和血脉,是先进文化的典范。培养以校史文化为纽带的积极的高校群体,引领高校风气的良性发展,塑造理性精神,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马克思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揭示体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体表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高校校史文化作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具有优先受到先进、正确思想浸润的条件。在当今高校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出现社会信仰摇摆、三观偏离社会轨道、思想道德滑坡等校园现象,例如:由于思想趋利化的禁锢,对人缺乏平等、公正的对待,对法律漠视或是无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承不仅可以纠正校园不正之风,而且能够匡正高校师生思想,对高校文化有潜移默化的的导向性,进而为高校校史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正能量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优秀的校史文化的先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校史文化具有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递出基本的爱党爱国爱校理念,表达出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流露出诚实信用的处事原则,引导着友好善待的为人底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为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传递着从小我到社会,从社会到国家的做人和处世方式,促进高校校史文化在正确的指导方向中得到发展。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是我国精神文化核心的向导,对高校校史文化的引导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高校校史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存在意义和特色发展的重要体现,在综合竞争力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史文化是塑造高校文化血脉的动力,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是高校发挥特色的源泉。

[1]井琪,崔宪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2]王晓峰,王饪慧.高校校史编研工作内涵与外延的拓展[J].兰台世界,2010(10).

[3]高福廷.加强校史研究是增强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措施[J].管理方略,2010(6).

猜你喜欢
校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