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重新定位中国地缘战略

2015-02-14 09:05
重庆与世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丝路经济带一带一路

外媒称,丝绸之路总会让人想起香料、帝国和沙漠。不过,假如中国政府计划的一项新战略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它可能会与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崛起联系起来。

据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2014年12月9日报道,11月8日,在北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以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中国证券报》报道说,相关部门正在指导筹建海上丝绸之路银行,初始资金约为50亿元人民币。

这家银行将与丝路基金一起为两个旨在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联系的项目筹资。一个是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项目,另一个是所谓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项目。

这些项目也可能受益于新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报道称,通过开发新市场来推动经济是中国投资海外的目标之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说:“以前,中国的经济战略主要是吸引外部资源,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不过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限度。”

杨希雨还说,两个丝绸之路项目都表明中国的政策发生了一种历史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重要性可与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相提并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格局

报道称,中国的另一个目标是减少对通过海上要道进口的能源依赖。2012年,约84%的中国石油进口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另外,中国希望陆上通道能有助于平衡本国不均衡的地域经济发展。中国的发展主要使沿海地区受益,而西部省份则被冷落了。

不过,只从经济角度看待新的丝绸之路是错误的,它的内涵还要多得多。欧洲政治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李·牧山浩石说:“简单地说,这是一次地缘政治的重新定位,其政治内容主要是地缘战略上的。”

向邻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将使中国拥有巩固其亚洲头号强国地位所需的影响力。圣安德鲁斯大学国际关系学讲师克里斯·奥格登说,经济合作往往是中国发展关系的第一步。

报道称,从这个角度来说,依靠多边接触将是个明智的选择。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黄靖说:“这些机构将使中国的资金输出不那么具有政治敏感性,当中国选择特定的国家投资一个昂贵的项目时,这个决定会立即被理解为是具有政治意义的。而如果该项目是由多国共同参与的丝路基金出资的话,就不会有问题了。”

猜你喜欢
丝路经济带一带一路
丝路•山海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不同开放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丝路新政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丝路遐思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