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体操项目的特征与本质

2015-02-15 02:08卢星新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4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竞技特征

卢星新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论艺术体操项目的特征与本质

卢星新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1 艺术体操的概念

艺术体操是隶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一项艺术性较强的女子体育项目,是以艺术和优美为主要特征,以塑造健美体形、形成优美体姿、培养高雅气质为主旨,在自然体操的基础上,融入音乐、舞蹈、轻器械等元素,运用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段,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将各种优美的身体动作、巧妙的器械运用、动听的旋律以及协调的服装色彩等诸多美的因素融为一体,完美表现女性身心美与气质美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既是一项具有广阔创新空间的高难度、高水平的竞技体育项目,也是一项适合女子生理、心理和身体联系特点,能有效增强女子身心素质的大众性体育活动和表演艺术。

2 艺术体操的特征与本质

艺术体操作为竞技体育项目之一,也具备着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激烈的竞争性、广泛的社会性、高度的公平性、独特的观赏性、巨大的功利性和无止境的追求等。

2.1 从历史角度看艺术体操的特征与本质

艺术体操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欧洲在经历文化复兴、宗教改革和法国十月革命之后,各种思想、学派和争论相互碰撞,得到自由发展。在德国“体操运动之父”古茨.穆茨、瑞典体操学派创始人佩尔.亨里克.林、法国著名舞蹈家弗.德尔沙特等创新先驱者们的智慧下,将美学与自然体操相结合,艺术体操逐渐地孕育而成。20世纪40年代传入美洲,20世纪50年代传入亚洲。从20世纪60年代,艺术体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壮大。在我国,艺术体操起步较晚,从尝试探索阶段到如今的不断发展强大,中国艺术体操队逐渐取得骄人的成绩。2008年奥运会,集体项目取得艺术体操项目奥运奖牌零的突破,获得银牌。2013年第22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中,邓森悦获得个人全能第四的好成绩。在各类全国艺术体操赛事中,新人辈出,成绩优异,这足以说明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不断地向前超越,有着巨大的潜质。

2.2 从国际竞赛规则的视角看艺术体操的特征与本质

竞赛规则是竞技体育比赛的法宝,也是一把标尺,既规定参赛者的条件,又制约着参赛者的行为,是引领项目发展的航标灯。艺术体操作为一项独有的女子奥运项目,其规则也随着时代和项目自身的发展在不断地改善和更新,2013年艺术体操新规则出台,竞赛评分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难度评分体系由身体难度、舞步组合、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器械熟练性难度四个部分组成,最高分值为10.0分(见图1)。规则规定:在一套动作中,身体难度的数量至少6个,最多9个;舞步组合至少1个;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至少3个;对于器械熟练性动作的数量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其中舞步组合至少出现一次,且持续8秒,这一新规定导致身体难度之间的连接离不开舞步组合的艺术再现,赋予成套动作编排更高的艺术价值。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推动身体难度动作的升华,这样的评分体系的重组,强化了成套动作的高难度艺术性。对于器械熟练性动作的数量不设限制,足以看出新规则对于器械熟练运用的高要求和新的发展趋势特征,“舞步”与“器械”的不可分割性更加说明新标准将引导艺术体操身体与器械的双重艺术化。该项动作的艺术化又从属于难度体系,虽然分值只有0.3分,但仍说明了新周期难度艺术化的发展趋势。

2.3 项群归属及专项特征与本质

运动训练学理论将竞技体育项目的特征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特征、项群特征和专项特征。一般特征和项群特征主要是从基础和宏观的角度概括多个项目或一类项目的一般共性,在总体方向上为运动训练提供目标和依据。专项特征是一个具体运动项目的专门特征,在细节上对专项训练进行指导。专项特征分为外部特征和本质特征。外部特征包括技术、战术、体能等显性特征。而本质特征则指外部特征所蕴含的生物力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智能学等方面的特征。外部特征与本质特征的关系是表象和机制的关系。不同项群的运动项目特征可以从体能特征、技能特征、战术能力特征、心理能力特征与智能特征等清晰地将它们区分开来。

田麦久的项群理论将竞技运动项目以运动员竞技能力为主导决定因素、以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建立体系。根据竞技能力主导因素,艺术体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艺术体操项目强调器械与身体动作的完美结合,重视能够展现各项器械特性的基本技术组的运用,同时注重技术运用的多样性,提倡高难度、高价值技术的发展,鼓励复合及混合动作技术的使用。艺术体操项目更是要求技术准确、优美,并充分展示动作美、音乐美、形态美、空间构图美、服饰美等综合艺术性。根据运动项目动作结构分类,艺术体操是多元动作结构的运动项目,其组合类型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该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整地“再现”训练中千百次重复练习的动作组合。从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上来看,艺术体操显然是评分类项目,在评分类项目比赛中,裁判员按特定的规则和评分办法,对运动员所完成的动作质量给予评分。艺术体操评分从动作难度的构成和完成质量上进行评分,在难度上以10分为上限对已构成难度动作进行相应加分,在动作完成质量上以10分为基础对失误或失败进行相应减分,得分为最终难度分和完成分的总和。

2.4 生理生化特征与本质

目前,采用生理生化指标对优秀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检测和监督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不同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也有所不同。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的变化主要受训练负荷、恢复措施的影响,而常用的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生理生化指标为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方法和训练效果、营养等恢复措施的监控指标。艺术体操项目对运动员的形体有着特殊的要求,必须在高挑和纤瘦的形体基础上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水平,以保证科学的、适量负荷的和大运动量的训练。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艺术体操项目和运动员的特点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制定细致的强度分级,科学检测和评价有氧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有氧能力水平对专项成绩的影响,使有氧训练与有氧—无氧训练、无氧训练等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有机地结合,确定符合艺术体操项目和运动员具体情况的最佳运动负荷。

2.5 心理训练特征与本质

艺术体操的运动技能是通过无数次的训练和比赛,才能达到动作与形象完美结合的境界。在高水平竞技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得到最佳控制的状态下,才能稳定地发挥出技术水平并获得突出的运动成绩。心理训练在艺术体操的全面训练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与身体、技术、战术训练相辅相成。由于艺术体操属于技术类表现难美的项目,心理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战术训练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条件下,善于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运动表象是艺术体操心理训练可采取的重要方式之一,可分为积极的动作表象和消极的动作表象。积极的运动表象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运动表象不受场地、情景和时间的限制,也就是说运动员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运动表象,尤其是在运动员受伤后不能进行正常身体训练时,运动表象可以帮助运动员弥补正常训练的损失,因此培养运动员运动表象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初级和高级运动员都鼓励采用渐进性运动表象。

图1

树立运动员的自信是心理训练的关键,充足的自信心是运动员最大限度地完成和表现动作的保证。教练员每一句积极的语言都能维持和提高运动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应该尽可能多地表扬运动员高质量完成的技术动作,适时、积极地表达对运动员的满意和接受的关怀情感。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其内心情感的抒发并最大幅度地完成所有动作,帮助运动员的动作达到优美、舒展、协调等要求,促使其身体动作的表现力达到最佳的效果。

G834.1

A

1674-151X(2015)04-049-02

2015-03-14

卢星新(1990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竞技特征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优雅背后的艰辛
分析现代艺术体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径①
花与竞技少女
北京体育大学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编排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